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輕井澤往事

輕井澤往事

(本文首發於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1886年,距離日本結束幕府統治並開始推行明治維新,已經過去了十九年。這一年春,一位加拿大傳教士攜友前往日本長野縣。他們從東京上野站出發,先搭乘私營鐵路「高崎線」至群馬縣高崎市,再換國營鐵路「中山道幹線」抵達橫川站,隨後乘坐馬車,走碓冰新道(現在的國道18號線),經過整整一天的旅途顛簸,終於平安抵達目的地。這位傳教士叫亞歷山大·克羅夫特·蕭(Alexander Croft Shaw),而他到達的地方便是後來日本家喻戶曉的避暑勝地——輕井澤。

輕井澤漸漸成為國人度假勝地,當地的溫泉酒店在四季流轉中呈現出不同「姿態」,但是,輕井澤的歷史被只顧著泡溫泉的遊客所忽略。(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驛站小鎮之興衰

在江戶時代,輕井澤地區原是中山道(江戶時代,連接江戶日本橋到京都三條大橋的驛道,途中共有69個驛站,全長約530公里)上的一個驛站小鎮,包括輕井澤(現在的舊輕井澤)、沓掛(現在的中輕井澤)和追分(現在的信濃追分)三個驛站。這是輕井澤歷史上的第一次繁華期。過往旅人甚眾,客棧茶館林立,還有不少被稱為「食賣女」的暗娼在附近討生活。此外,當時幕府實行「參勤交代」,即各地藩主須定期前往江戶(現在的東京)替幕府將軍執行一段時間的政務再返回各自領地。每次出行,必是人多馬眾,喧鬧非常。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進一步推動了沿途驛站的興盛發展。然而,到了江戶末年,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交還天皇,持續260餘年的德川幕府統治落下帷幕。參勤交代就此成為歷史名詞。到了1872年,東京新橋至橫濱之間的日本首條鐵路開通,中山道各驛站的驛馬制度遭到廢止。曾經繁華一時的輕井澤地區隨之落寂衰敗。

其實,在傳教士蕭抵達輕井澤之前,當地風光明媚的傳聞早已流傳於旅日外國人之間。時任英國駐日公使館同傳的薩道義(Ernest Mason Satow,後任英國駐日公使、駐華公使)編寫了首部面向外國人的旅遊書《中部及北部日本旅行指南》(A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Japan),並在書中推介輕井澤,稱其「夏季涼爽,無蚊,旅館設施齊全,適合漫步、登山、賞花,是難得的避暑勝地」。該書於1884年由英國約翰·默里出版社(John Murray)重版發行,深受在日外國人歡迎。當時橫濱發行的英文報紙還盛讚「此書是關於日本的百科辭典。如不攜帶該書進行日本國內旅遊,便如同赤腳攀爬富士山一般」。此外,保留至今的各類外國人遊記以及輕井澤當地旅館的投宿記錄都表明,早在蕭之前,便已有數百名外國人到訪過輕井澤。

早在十九世紀晚期,輕井澤已經成為旅日歐美人士的避暑勝地。(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到了1878年,明治天皇巡遊北陸地區(富山、石川、福井三縣),途中下榻輕井澤。一行八百餘人,浩浩蕩蕩,隨行的還有右大臣岩倉具視和參議兼大藏卿大隈重信等股肱之臣。對當時的明治政府而言,如何拓展從太平洋到日本海的交通要道,是擺在眾人眼前的一個重要政治課題。遺憾的是,大家似乎都未能將輕井澤的自然美景與重現當年驛站時期的榮光聯繫起來。而最終改變這一切的,正是後來這位來自異國的傳教士。

傳教士重振避暑地

1846年,亞歷山大·克羅夫特·蕭出生於當時大英帝國加拿大自治領的多倫多市。祖父與父親原是蘇格蘭陸軍軍官,後舉家從蘇格蘭遷至加拿大。蕭自幼家境殷實,衣食無憂。大學畢業後,他成為一名英國教會職員,並趕赴倫敦工作。1873年,伴隨著日本明治政府廢除禁教令,英國外邦福音傳教協會(SPG)立即著手向日本派遣傳教士。是年9月,蕭與另一位傳教士一起乘船抵達橫濱,開始了自己在異國他鄉的佈道生活。很快,他便在福澤諭吉府上謀得家教一職,還在慶應義塾(現在的慶應義塾大學)執掌教鞭,教授英語和基督教倫理學。身為一名公派傳教士,蕭在東京赤坂的曹洞宗陽泉寺管轄區域內開設了禮拜堂,第一個接受他洗禮的日本人是後來成為日本聖公會理事的島田弟丸。

在東京,與前來團聚的女友完婚成家後,蕭一邊經營著小家庭的幸福生活,一邊兢兢業業地佈道授業。當旅日生活進入第十三年時,他決定前往長野縣。雖然當時明治政府已廢除禁教令,但外國傳教士若要外出佈道,須事先提交申請書及自己的履曆書。獲得允許後,方可出行。在那個年代,別說外國人,就連日本人想在國內自由移動也並非易事。日本的貴族階層「華族」如要離京遠行,須提前向統管皇族各項事宜的宮內廳交付申請書。而進行國內旅行的普通民眾在途中投宿旅店時,經常會受到當地警員的密切監視。因此,關於蕭的首次長野之行,後世史家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次為了尋找避暑地的私人出遊行為。

不似酷暑難耐的東京,輕井澤位於海拔一千米的高原地帶,四周為淺間山、鼻曲山、碓冰嶺等山峰所包圍,年平均氣溫不足八攝氏度。入夏後,氣候涼爽,環境宜人。當地植被豐富,玉球花、紫羅蘭、君影草、鳳尾草隨處可見。而漫山遍野的落葉松與冷杉更是令傳教士蕭見物思情,憶起家族發源地蘇格蘭高地的舊風光。是年7月,蕭攜妻將子,重訪輕井澤,在那裡度過了兩個月美好的夏日生活。兩年後的1888年,他在當地的大塚山山麓搭建別墅。這是輕井澤歷史上首棟私人別墅,同時也揭開了輕井澤第二次繁華期的序幕。

傳教士亞歷山大·克羅夫特·蕭的紀念教堂。(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在明治初期,旅日外國人如逢假期,多會選擇素有「日本溫泉之鄉」美譽的箱根或自古被文人騷客稱頌的伊香保。而像蕭這樣在輕井澤自建別墅度假的,尚無前例。除了與家人一起前來避暑之外,蕭還呼朋喚友,極力推薦身邊友人同來輕井澤小居休憩。在此風潮的影響下,從大正時代開始,以日本皇室成員為首,各界名流雅士紛紛在當地建造度假別墅。其中不乏原熊本藩主細川護立、末代幕府將軍之子德川慶久公爵、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等貴族及政界人士,還有室生犀星、有島武郎、川端康成、堀辰雄、井上靖等文藝界大家。當地別墅的數量更是從明治末期的200棟直升至後來的逾萬棟。

明仁天皇夫婦定情於此

與此同時,困於營生的當地旅館也迎來了新的生機。輕井澤有一家盛名在外的百年老店「三笠酒店」。這家全西洋風格的酒店位於三笠山腳下,設計者是畢業於倫敦大學的建築家岡田時太郎。1906年開業伊始,「日本帝國最後一位元老」西園寺公望還曾專門到場祝賀。三笠酒店後因經營困難,於1970年閉門謝客。十年後,作為日本僅存的木結構純西式酒店,三笠酒店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成為日本擁有該稱號的僅有的兩家酒店之一,還有一家是以前的帝國飯店。

三笠酒店外觀。(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三笠酒店內部設計走的也是西式風格。(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而在三笠酒店附近的高地之上,曾坐落著一處「凈月庵」,這是小說家有島武郎從其父處繼承而來的私人別墅。1923年6月,45歲的有島與已嫁為人妻的《婦人公論》年輕記者波多野秋子在此處自殺殉情。兩人的屍體在一個月後被別墅管理人發現。日本媒體聞聲而動,對此進行了大肆報道。一時間輿論紛紛,而隨之頻頻見諸報端的「輕井澤」也進入了更多普通日本民眾的視野。如今,凈月庵早已被遷移至「輕井澤高原文庫」域內進行妥善維護,而關於「大正文壇寵兒」有島武郎的種種,如同隱於綠意下的凈月庵一般,靜默地散落在歷史記憶之中,以待後人評說。

有島武郎作品。(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至1952年,美國對戰敗國日本實施佔領管制。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維寧夫人(Elizabeth Janet Gray Vining)受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邀請前來日本,成為明仁皇太子(現在的日本天皇)的英文家教。1949年夏,皇太子初訪輕井澤,借宿於維寧夫人在輕井澤租賃的三井別墅中。明治末期以來,網球和自行車早已在輕井澤的避暑客當中流行起來。於是,維寧夫人推薦皇太子去附近三笠酒店的網球場,與同來輕井澤避暑的學習院大學同窗們一起打網球。自翌年起,皇太子每年都會前往輕井澤度假。1957年,剛從聖心女子大學畢業的日清制粉集團董事長千金正田美智子參加財團法人「輕井澤會」在當地舉辦的網球比賽,與同來參賽的皇太子相識相戀,從而成就了一段廣為人知的美好姻緣,而美智子也因此成為首位嫁入日本皇室的平民皇后。如今,當人們信步於各處商鋪或文化設施時,不經意間還會看到牆上桌前擺放著明仁天皇夫婦當年情定輕井澤的留影合照。

明仁皇太子在輕井澤網球場邂逅後來的平民皇后美智子。(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明仁天皇夫婦故地重遊。(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俱往矣,一百三十年前,傳教士蕭和迪克遜教授足足花費了一日光陰才抵達的輕井澤,如今從東京站搭乘北陸新幹線,卻不過區區七十分鐘光景。除了日本年輕人嚮往的婚禮聖地石之教堂之外,當地還有千住博美術館、繪本之森美術館、大賀音樂廳等星羅密布的藝術文化設施。此外,輕井澤還坐落著小說《起風了》的作者堀辰雄的山莊、夏目漱石唯一的女弟子野上彌生子的書齋、室生犀星紀念館……這些沉澱著歷史的建築物都在無言地訴說著,日本近代文學的光輝曾經閃耀於此。時至今日,詩人伉儷與謝野寬、與謝野晶子最愛的星野溫泉依舊是冬訪輕井澤的旅人們的心中首選。而當年約翰·列儂穿著拖鞋,騎著腳踏車,帶著妻子小野洋子和兒子西恩頻頻光顧的咖啡館「離山房」也仍在開門迎客。從2002年開始,每年夏季舉辦的輕井澤國際音樂節(Karuizawa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更是吸引了大批音樂愛好者趕赴這座「自然與音樂之城」一窺究竟。《青銅時代》里有一句話,說「人僅僅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也許,這個世界就在四時流轉之間的輕井澤吧。

四季流轉中的輕井澤。(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男女大腦顯著不同嗎?
我喜歡的四部電影
冷凍電鏡有什麼用?——2017諾貝爾化學獎簡析
大銀川有天下人
他何以製造美國最慘槍案

TAG: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