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洗盡鉛華,歲月留痕
北京時間10月5日19時,瑞典文學院宣布,同拉什迪、奈保爾一起被譽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的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榮獲201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今年諾獎頒布之前,不少人都在猜測誰會奪得這一頭銜,而石黑一雄作為一匹半路殺出的黑馬更是讓許多人頗感意外。就連石黑一雄本人在得知自己獲獎後也戲稱這「是個被嚇到的驚喜」。
但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石黑一雄的名字雖不家喻戶曉,但卻實至名歸。他幾乎每部小說都曾被提名或得獎,並且在他28歲的時候就已享譽文壇。因此,瑞典學院在頒獎詞中提到,石黑一雄的小說「具有強大的情感力量,展現了我們與世界緊密相連的幻覺之下,其實還存在深淵」。
石黑一雄,1954年1月8日生於日本長崎,父親是一名海洋學家。5歲隨父親移居英國並在薩里一所男子文理學校接受教育,後在英國肯特大學學習英語和哲學。大學畢業後,石黑一雄做了幾年社會工作者,然後開始在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學習創意寫作研究生課程,在這裡,石黑一雄結識了給了他很多啟發的導師、英國最具獨創性的女性主義小說家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在日本裔和正統的英式教育熏陶的雙重文化背景下,石黑一雄不僅骨子裡保留了日本文化中滲透的含蓄和沉穩,還獨具英倫紳士腔調,但也讓容易他陷入一種「邊緣化的文化身份狀態」。正是因為石黑一雄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的矛盾和衝突使他在文學作品彰顯出了一種別具一格的筆調。
石黑一雄說過,「人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經歷。有的人活到一百歲也沒有經歷過什麼什麼事」。
在他看來,生命的力量不在於長短,而在於閱歷。誠然,石黑一雄的許多作品都以主人公的回憶為線索,以個人的周遭來映射歷史的長河,通過個人的心理速寫來穿梭徜徉於時空之間。
在他的第一本小說《遠山淡影》(A Pale View of Hills)中,作者極力塑造了一位飽受滄桑的日本孀婦,內心嘶吼著、哀嘆著繁華褪去和世事變遷。
在他的第二本小說《浮世畫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名身處荒蕪社會的老畫家,沉思著那些斑駁記憶並娓娓道來。
而最為大眾所熟知和享譽世界的長篇小說——《長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更是向世人展現了一位從炮火硝煙中走來的最為經典和傳統的英國管家形象。
石黑一雄也憑藉此部小說獲得了1989年的英語「布克小說獎」,而後《長日留痕》又被翻拍成了電影,英國著名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和艾瑪?湯普遜主演,並大獲好評。
後來,石黑一雄以每四年左右的速度,先後又出版了《無可慰藉》、《上海孤兒》等作品。
細數石黑一雄在文學領域的累累碩果,布克獎、法國藝術、英帝國勳章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和聲譽已經足以證明他優秀的文學底蘊和文學價值,但他仍然輟筆不更,2005年,石黑一雄出版《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他運用豐富的想像力,精雕細琢的言語和細膩的寫作手法,再一次獲得了布克獎提名,後又相繼拍成影視作品並獲得一致好評。
除了喜愛閱讀,石黑一雄還是一名搖滾樂的愛好者,並且十分欣賞萊昂納德·科恩和鮑勃·迪倫。《I wishi I could go taveling again》就是石黑一雄填詞的一首歌曲,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搜出來聽一聽,來靜靜感受下諾獎大師填詞的韻味哦!
石黑一雄作品佳句摘選:
1、我的餘生在我面前展現的只是一片虛無。
——《長日留痕》
2、我只等了一會兒,然後鑽進車裡,駛向我應該待的地方。
——《長日留痕》
3、這片土地似乎了解自身的美麗所在,亦知道自身的宏大,它才感到無需招搖。
——《長日留痕》
4、回憶,我發現,可能是不可靠的東西;常常被你回憶時的環境所大大地扭曲。
——《遠山淡影》
5、人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經歷。有的人活到一百歲也沒經歷過什麼事。
——《遠山淡影》
6、當一個人辛勤工作,並不刻意追名逐利,只是為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時,名利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找上門來。
——《浮世畫家》
7、畫家有希望捕捉的最細微、最脆弱的美,就漂浮在天黑後的那些娛樂場所里。而在這樣的夜晚,小野,那種美也會飄到我們這裡。可是掛在那裡的幾幅畫,它們沒有表現出一點那種虛幻、轉瞬即逝的特徵。
——《浮世畫家》
文:王玥
圖:來源於網路
排版:王瑛
校審:史福雙
值班部長:董建業


TAG: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