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雪明:冷凍電鏡史話-2017諾貝爾化學獎解讀

李雪明:冷凍電鏡史話-2017諾貝爾化學獎解讀

報告人: 李雪明 研究員,清華大學

時 間:2017年10月13日(星期五)下午2:00

地 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M樓234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

李雪明研究員2009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2009-2013年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2014年至今進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京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任研究員。李雪明研究員主要從事冷凍電子顯微學理論和方法研究,著重於開發和利用最新的電子顯微學技術,以提高冷凍電子顯微學三維重構的解析度到原子水平;同時致力於將電子顯微學應用到結構生物學研究中去,以解決與結構相關的重要生物學問題。在生物方面,從事細菌外膜分泌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報告摘要:

冷凍電子顯微學三維重構技術,簡稱冷凍電鏡技術或cryoEM,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結構生物學中的一個重要結構解析手段。最近幾年,在幾個頂級科學期刊中幾乎每期都能看到冷凍電鏡的身影。隨著技術方法的不斷的進步,冷凍電鏡技術正在基礎生物學、人類疾病的分子機理以及分子藥物設計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和發展潛力。或許也是因為冷凍電鏡技術的巨大影響力和潛力,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冷凍電鏡技術的開創者,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用於表彰他們在冷凍電鏡生物大分子結構解析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相對於其他學科,冷凍電子顯微學的發展歷程並不算長,但是作為一個跨越多個學科的複雜技術,其中凝結了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以及對理想的堅持,才獲得今天眾人矚目的巨大成就。李雪明研究員自物理所博士畢業後,從材料高分辨電子顯微學轉到了冷凍電鏡技術研究,恰逢其時,有幸見證了冷凍電鏡技術從取得突破到崛起的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本次報告,他將與大家一起交流冷凍電鏡背後的故事以及心得,也希望藉此機會讓大家更了解冷凍電鏡,吸引更多的優秀學者參與到這項令人耳目一新的技術研究中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理所所友總會 的精彩文章:

TAG:物理所所友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