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別讓藥丸綁架了你的中年

別讓藥丸綁架了你的中年

節後開工,今天,你吃藥了嗎?

還沒來得及補覺呢,假期就完了。該加的班還得繼續加,該掐的架還得繼續掐,無他,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隨份子刷爆的信用卡能不能還上,取決於接下來三個月能不能完成KPI拿到年終績效獎。有多少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對活寶的吃瓜群眾,恨不得一睜眼先嗑下一粒痛痛不見丸一劑十全大補丹,才能忍著渾身腦袋疼起身,打著雞血面對喧囂而慘淡的又一個工作日?

GIF/432K

拿我來說吧,這篇稿子,就是約會潘神之後的產物。只不過,這潘神不是希臘神話里愛跟美女廝混的吹笛子牧神,而是Panadol——主要成分為對乙醯氨基酚的非處方止熱鎮痛葯。在我生活的大土澳,甭管是感冒發燒牙疼頭痛,還是大姨媽電腦腰,基本上就靠這味神葯。花幾十刀挂號看醫生,醫囑八成是多喝熱水加一潘,自己搞定,無非也是多喝熱水加一潘。

說來也巧,跟阿潘約會之餘看新聞,一個樂觀派的網紅經濟學家說,中國人和美國人生活方式之間的差距,正在前所未有的趨同,消費升級時代,滿地是錢,英特納雄耐爾的幸福世界,眼瞅著就要實現。然而,或許是出於學院派科學記者根深蒂固的懷疑論,或許只是因為頭痛欲裂的時候和樂觀主義根本沒法保持一個頻道,手拈藥丸,面帶冷笑,我只能報之以呵呵:你怎麼知道這天下大同,不會是大家一起「錢不能省、葯不能停」?

在最新一期的《健康事務》(Health Affairs)雜誌上,密歇根大學的內科醫學教授崔慧珍(HwaJung Choi,音譯)和勞動力經濟學家羅伯特·舍尼(Robert F. Schoeni)分析了美國老齡化研究所和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多年收集的人口健康數據後發現,如今美國中年人的身心健康狀況,並沒有隨著自身經濟狀況的改善和近半個世紀來醫藥技術的進步而變得好起來。事實上,如果單看這群人的個體自我健康評價和求醫問葯的頻率及支出的話,甚至可能還要比他們父母當年時更接近「垮掉一代」的表面定義。

要理解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先得知道討論的這群人是哪些美國人。他們是所謂的X世代(Gen X),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普遍沒挨過餓、沒打過仗、受教育程度遠遠高於上一代人,但又比下一代人擁有更多的自由和機遇。他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繁榮和文化熱潮,即使不見得所有人都能成為信息時代的新經濟英雄,但多數人還是藉著騰飛大勢完成了大規模階級跨越,物質上十分富足,文化消費豐富,幸福感因此通常被認為要遠遠高於他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

GIF/1001K

然而,按照這項新研究和羅伯特·舍尼此前在多本學術專著里披露的分析結果,以為這得天獨厚的一代從此就可以像童話里的公主和王子那樣「永遠特別快樂幸福地生活下去」,實在是圖樣圖森破了。

雖然仍正當壯年,但這些人卻比上一代同齡時更多地為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下降所困擾,更多地抱怨沒力氣起床上班、沒精力日常購物,也更早更多地依賴各種各樣的藥丸兒——止疼的,抗過敏的,晚上幫助睡覺的,白天提神醒腦的,暴飲暴食後控制食管反流的,節食減肥時補充營養物質的,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生髮的去皺的增肌顯瘦的……與此同時,記得定時定量服用這些藥丸兒,本身又構成了一項史詩級任務,讓許多人覺得應接不暇,中年危機感進而乘三。

雖然在本項研究中並未涉及,但值得對照參考的是,最近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先後爆出的鴉片類止疼劑濫用危機,儘管在新聞中出現的受害者形象通常為叛逆的年輕人,但根據各國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官方統計數據,45歲到54歲的中年人,才是因此類止疼劑濫用而死亡率最高的一群人。研究指出,他們更容易因慢性疼痛而從醫生手中獲取處方,有經濟實力保證藥物的充足供應,但卻也因此更容易成為藥物成癮和過量致死的犧牲品。

但你知道讓整件事變得荒謬起來的是什麼嗎?

在上面提到的那項新研究中,對生於不同年代的人進行的身體功能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如果以爬樓梯、舉重物等客觀標準評價的話,代際之間根本就沒什麼顯著差異。這其實和近年來多項觀察性人群研究的結果保持一致:在一個國家或地區跨越溫飽階段之後,雖然人的預期壽命顯著延長,個體和政府在醫療健康上的開支也會不斷增加,但幾乎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現在的中年人一定會比其父母一代在同年齡段更加健康。當然,反過來看,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好消息:擔心這一代人會比上一代人更不健康——無論假想敵是PM2.5、地溝油還是在電腦前久坐——至少從現有的大規模證據來看,恐怕亦是杞人憂天。

GIF/336K

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關於老齡化與健康的全球報告》中,專家小組指出,當談起老年歧視的時候,人們通常都會一下子聯想起把老人視作負擔和消耗的成見,但事實上,「40歲是新30」、「70歲是新60」這一類看起來積極樂觀的說法,也代表著老年歧視的另一面。這一面或那一面,照見的,都是我們在進步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影響下,內心妄念對現實力場的滑稽扭曲。事實真相是,同齡人彼此間遺傳基因、生活環境和機遇、決策、行為可能相差巨大,而相當一部分與衰老相伴的病苦與窘境,是由伴隨個體整個生命過程的日積月累的健康不平等所導致。用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話翻譯一下,你富或不富,補或不補,生老病死就等在那裡,不增不減,不離不棄。

那麼,為什麼看上去,我們都跟《西廂記》里的張生似的,一下子有了一副「多愁多病身」呢?

GIF/996K

有一層健康研究者通常不願意捅破的窗戶紙,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那份報告中以相當巧妙的委婉方式被闡述出來:「老齡化對於衛生支出的影響遠遠小於一些其他因素。例如,美國1940年到1990年間(迄今為止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階段)老齡化對衛生費用增長的貢獻僅占約2%,而同期由技術變革導致的衛生費用的增長佔38%-65%」。

這又是在說啥?

舉兩個小栗子:有多少同學知道,萬能潘神Panadol,就是小時候門診大夫開的幾分錢一片兒的撲熱息痛、國貨大名必理通?又有多少同學知道,漫天種草的神奇天然木瓜膏,主要有效成分,乃是學名礦脂、源自石油、藥店里恨不得論斤賣的白凡士林?

再送上兩把大實錘:在過去10年中,越來越多設計嚴謹的循證醫學系統綜述(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表明,支撐起數萬億美元市場的營養補充劑產業和常規腫瘤篩查,不但可能對促進人群平均健康水平沒啥作用,在特定情況下,還反而對使用者有害——比如大量攝入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的β-胡蘿蔔素補劑,已經被證實與肺癌及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再比如在英美澳由國家醫保重金資助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篩查,被證明至少半數以上情況存在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問題。

GIF/1.3M

尤其引人深思的,還包括日前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篇關於「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的論文。事實上,隨著年齡增長,對健康的關注增加,很多人願意花大價錢給自己或所愛之人買補品、做體檢、吃好葯、接受昂貴治療,很多時候,本質上追求的是一種安慰劑效應——寧可信其有,希望總是好的。但德國漢堡-埃彭多夫醫學中心的研究小組卻發現,當志願者被告知或暗示所試用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時,大腦前額葉皮質和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的痛覺感應通路,會在使用較昂貴的那種產品——雖然實際上只是安慰劑——時變得活躍起來。

同樣的藥膏,裝在貴婦范兒的瓶子里,塗抹後報告出現疼痛等副作用的幾率,就會高達30%,是村姑版的近10倍。這實際上又與近年來一系列關於疼痛的研究結果內中暗合:把作為身體和情緒報警信號的疼痛當成疾病本身來治療,很可能意味著打開了一個軍備競賽不斷升級、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潘多拉盒子。

當然,拉拉雜雜說了這一大堆,並不是在宣揚醫學虛無主義——有病得治,該吃的葯得吃,三五不常會個潘神沒啥大不了,要對過去一百年中醫學進步為整個人類帶來的福祉心懷感激。但與此同時,前車之鑒,他山之石,也在提醒身處全球化時代、站在人生半途的我們,比中年危機和老年焦慮更兇險的,往往是對這兩者的無端恐懼,以及在恐懼情緒主導之下的無病亂求醫。

不要隨便讓本應由自己主導的健康,變成別人的KPI。

也不要讓所謂的「生活方式藥丸」,綁架了你下半場的人生。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建築師李虎:古典者的現代信仰
一座沒有書店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
它們很可能是今年最好的五部國產紀錄片
被叫停的安徽歙縣祠堂拍賣:「異地保護」之爭
讀書 名人的枕邊書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