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你身處黑暗,堅持就是光明

當你身處黑暗,堅持就是光明

「人生的成功就是在一片灰暗中尋找那一抹亮色,如果大家都持有耐心、一起努力,是可以將那一抹亮色釀成滿天的朝霞的,在這個方面,投資亦是如此。」

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72歲的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上的貢獻。

今年的經濟學諾獎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摺合735萬元人民幣)。

理查德·塞勒是何許人?

1945年理查德·塞勒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曾先後在羅徹斯特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決策研究中心主任,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主要貢獻在於為個人決策的經濟和心理分析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樑,行為經濟學是一個正在快速擴張的新興領域,而塞勒的實驗結果和理論洞見對於這個領域的誕生至關重要,他的實證研究和理論觀點幫助行為經濟學創造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領域,對許多經濟研究和政策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回顧他的整個學術生涯,你會發現,他常年被視作學術叛徒,他的研究常年得不到學術同儕的認可,甚至往往得到的是知名期刊的否定。

但塞勒一面堅守自己的學術觀點,一面以樂觀態度示人,不啻為人生的真正贏家。

學術生涯飽受詬病

塞勒希望能探索人類不合乎經濟理性假定的各種行為,他提出的行為經濟學也改變了社會科學。

但在塞勒的學術生涯中,他長年被視為學術叛徒──而且情況頗為嚴重,有些影響深遠的論文當初曾遭到多家期刊退稿。曾有學者指出,塞勒在羅徹斯特大學的博士論文提出不少想法與作法,如今廣獲英美政府(與全球各國)採用,但是當時他的指導教授羅森倒不太看好他:「我們先前對他沒多少期待。」

當塞勒取得聲譽卓著的芝加哥大學教職時,諾貝爾獎得主、同時也是芝大經濟學教授莫頓?米勒(Merton Howard Miller)相當不滿,他被問到為何沒擋下人事任命案時說:「每代人都會犯下自己的過錯。」法律經濟學的奠基者暨聯邦法官波斯納(Richard Allen Posner)某次旁聽塞勒的演講,最後卻大吼:「你們根本完全違反科學!」場面一度相當難堪。

經過了30多年,行為經濟學已經從當初一小撮人所熱衷的「歪門邪道」(這是塞勒自己的說法),成為經濟學研究的新典範,有許多學者前仆後繼為這個學門建立起更紮實的理論與實證基礎。塞勒亦在2015年擔任美國經濟學會主席,在過去,包括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經濟學大師都坐過這個位子,他曾多次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熱門人選。

塞勒能清楚地洞悉人性的弱點,他認為,當傳統智慧犯錯,推翻它的第一步就是睜大眼看看周遭的世界。如今我們從結果來看,這個想法無比理性。

當塞勒把調查結果給指導教授羅森看時,羅森叫他別再浪費時間,但是塞勒沒有放棄,仍沉迷於這個議題。根據塞勒最後提出的論證,人們對這兩題的不同答案反映出「稟賦效應」,此為當今行為經濟學的核心:同一樣東西,自己擁有時會覺得價值較高,別人才有時會覺得價值較低

如果要你放棄一項權利(例如免於冒生命危險的權利),你要求的報酬會高得多;如果要你花錢購買這項權利,你肯花的金額則少得多。稟賦效應隨處可見,包括馬克杯、糖果、彩票、舒適環境(例如乾淨的空氣),還有各式各樣的法律保障。

塞勒開始搜集反常現象,最後列出他所謂的「清單」。這份清單反映理性經濟人(經濟學家常討論的一個虛構物種)與真實人類(我們這個物種)之間的差異。

舉例來說,丈夫在聖誕節收到了太太送的克什米爾昂貴羊毛衫。他當時曾經在店裡看過,但是狠不下心購買。不過既然是禮物,他就很高興地收下了。然而,這對夫妻的所有財產都是共有的,兩人都沒有可以自行支配的金錢來源!

你付了1000美元的室內網球場會員費,兩個月後卻罹患了網球肘,一打球便疼痛不已,不過你還是忍著痛繼續打,因為不想浪費已繳的會員費。但是當朋友邀請你到另一個球場免費打球,你會因為手肘疼痛而婉拒。

堅持終有轉機

1976年,塞勒與指導教授一起去加州參加研討會,遇到一位名叫費施霍夫的年輕心理學家,對方跟他提起丹尼爾·康納曼(Daniel·Kahneman,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Tversky)這兩位在經濟學界罕有人知的心理學家。

塞勒拜讀了他們的論文,裡頭詳細整理出不符傳統經濟理論預測的各種現象,康納曼和特維斯基並未宣稱人類是「不理性的」。恰好相反,他們極力主張我們的經驗法則通常運作良好,經驗法則只是偶爾失靈,結果導致系統性誤差。

1980年,塞勒發表第一篇行為經濟學的論文,標題為「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大幅採用康納曼和特維斯基的論點,強調稟賦效應,卻屢遭大型期刊退稿,後來才獲一份名為《經濟行為暨組織期刊》的新刊物採用。

如今,這篇論文是他極常獲引用的論文,目前引用次數高達4096次,在2014年居於首位。塞勒從此開始往前飛奔,寫下一系列論文,根據列表闡述真實人類與理性經濟人的差異,其中許多篇躋身經典,成為當代社會科學的重要基礎。

對投資人的啟示

塞勒在行為金融研究學的研究方面貢獻頗豐。在股票溢價之謎這個問題上,塞勒給出了解釋,當投資者經常性地評價他們的投資組合時,短視的厭惡損失就會令很大一部分投資者放棄股票投資的長期高回報率,而投資於具有穩定回報率的債券,因為股票收益在短期內具有很大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

根據弱勢有效市場假說,一個投資者無法利用過去的價格信息來獲得超額收益,也就是說股票價格純粹服從隨機遊走,但塞勒曾發現了「輸者贏者效應」,即投資者對過去輸者組合過分悲觀,對過去的贏者組合過分樂觀,導致股價偏離其基本價值,待一段時間之後市場自動修正,前期的輸者將贏得正的超額收益,前期贏者的超額收益則為負。

據此,他們提出了預測股票收益的新方法:採用反轉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買進過去3至5年內輸者組合,賣出贏者組合,這一策略可以使投資者在未來3至5年內獲得超額收益。塞勒認為過度反應產生於投資者並沒有使用貝葉斯法則(Bayes theorem)對客觀信念和行為進行調整,而是在忽視歷史概率的情況下高估新信息的重要性,導致市場價格與基本價值產生過高或過低的偏離,這個結論也激勵了更多的學者來研究和解釋均值回歸現象。

可以說,塞勒的成功來自於對自己認可的理論和從事的事業的堅持,這和投資行為倡導的理念頗為吻合,在投資行為中,堅持同樣重要,堅持自己的投資模式、堅持理性的分析、堅持通過第三方做資產管理,只要模式是有效的,且自己的能力和資源都匹配,就應該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堅持終能換來回報

瀚亞資本作為一家資產管理綜合服務平台,一直致力於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全面的"私人定製"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目前,瀚亞資本已經建立以穩健與價值為核心的投資策略,構建投資、研究、市場、風控、運營和服務的綜合管理體系,形成綜合型資產管理公司的優勢平台。旗下全資子公司擁有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牌照和中國保監會頒發的保險經紀牌照。

通過前瞻的視角、嚴格的風控手段和先進的資產配置理念,瀚亞資本以不斷幫助客戶實現資產的持續增值為目標,為高端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

想要了解更多"投資"相關信息,

歡迎致電

瀚亞資本投資顧問

進行諮詢!

文章來源:部分內容來自網路

版權聲明:文章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通過微信公眾號與我們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瀚亞資本 的精彩文章:

從全球1650萬高凈值人群的共性,判斷未來投資趨勢
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行為,是怎樣一種策略?
瀚亞資本邂逅北京時裝周:感受一場時尚與文化交織的視覺盛宴!
各大品牌引領換機潮,「看臉」時代下的投資方向
查理·芒格:那些人性中的「誤判」,是如何左右投資的?

TAG:瀚亞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