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壞得讓人心痛,純得讓人心動
今年艾美獎的最大贏家是《使女的故事》。
狂攬五項大獎,而且個個都是重量級:劇情類最佳劇集、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由於這部劇的大火,它的原著作者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她就是加拿大文學女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描寫的是在未來的美國,女性被當成「行走的子宮」,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被控制起來,稱為使女。
看上去是個反烏托邦社會,但阿特伍德表示這事情並不是瞎編的,而是在歷史中都有相應的原型。
川普上台之後,阿特伍德的小說又一次成為了暢銷書。
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是一部接一部。
而網飛最近的新劇,就是根據阿特伍德的另一部小說改編——
雙面格蕾絲
Alias Grace
《雙面格蕾絲》改編自阿特伍德的長篇小說《別名格蕾絲》。
小說在豆瓣讀書上也有較高分數。有人認為這是阿特伍德最好的小說。
原著講述了19世紀40年代發生在加拿大的一樁謀殺案。
當年,這起謀殺案轟動全國。
主人公格蕾絲在16歲時,與另一名男僕人合夥,殺死了男僱主和女管家。
男僕人已經被判定絞死。
女兇手也就是女主格蕾絲,被判終生監禁,她被認為是加拿大最臭名昭著的女人。
她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阿特伍德在收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之後,進行了自己的創作。小說介於虛實之間。
作者沒有刻意為這個女人證明什麼,而是通過這一個著名的謀殺案,讓人們看到當時社會中女性的身份和地位,還有她悲劇的深層原因。
而本劇比較忠實於原著,所以影像的文學性較強。
豆瓣目前8.2。
開頭,是格蕾絲的自述。
她已經被判入獄多年,但社會中關於釋放她的聲音一直都存在,而且越來越強。
因此,有一位精神科醫生不遠萬里從美國趕來,想要證明格蕾絲的清白。
不同的人對她有著不同的描述。
有人說她是一個慘無人道的女魔頭。
有人說她是一個惡棍的無辜受害者。被迫無奈且生命受到威脅。
也有人說她是一個過於愚昧,以至於不知道如何應對的女人。認為對她判死刑雖然合法,但不公正。
還有人說她穿著得體,是從一具女屍身上偷的。
說她性情陰鬱而脾氣暴躁。
說她的外表要優於她卑微的身份。
說她是個甜美單純的好女孩,人畜無害。
說她狡猾奸詐。
說她頭腦遲鈍,僅比白痴強一點。
以上這些,都是報紙和人們給她的標籤。
格蕾絲想知道,自己是如何能集這萬千不同於一身的。
扮演女主格蕾絲的是莎拉·加頓,開場這一系列的表情完全證明了她的演技。
僅靠面部神態的變化,演繹了殺人魔、無辜小白兔、白痴等多種人物標籤,簡直絕了。
格蕾絲已經在監獄服刑15年了。
被判謀殺罪時,她還是個小姑娘。
每天她都被帶到獄長家裡,對外說是做家務,但大多數時候是因為人們對她特別好奇。
因此,在一旁偷偷觀察她。
人們好奇,是因為她是一個著名的女謀殺犯。
她覺得這個標籤很有意思,人們常說著名的歌手,著名的演員,一個女謀殺犯有什麼好著名的?!
儘管她在審判席上已經招供了,儘管她已經服刑了15年,但仍然有一些人們對給她翻案十分執著。
不停找醫生來為她診治。
有些時候,一些精神診治會讓她抓狂。
醫生西蒙·喬丹,是不遠萬里從美國趕來的精神醫生。
典獄長指望著他的一紙報告,這樣就能將格蕾絲釋放。
兩人第一次見面,喬丹醫生給格蕾絲帶了一個蘋果。
格蕾絲說它散發著外面世界的味道。
喬丹想要利用聯想法,來開啟格蕾絲的記憶。
他問道,一個蘋果你能想到些什麼?
格蕾絲想到了她與好朋友瑪麗一起扔蘋果皮預言婚事的歡樂時光,不過她沒有說出來。
而是說,自己想到了蘋果派。
喬丹說,有沒有什麼蘋果是不能吃的?進一步想要引誘她往另一方面遐想。
第二次見面又隨手拿出一顆甜菜,問她有什麼聯想。
格蕾絲想到謀殺現場將人推向地下室時滾落的甜菜,但是她卻說,一頓周日的烤肉大餐。
當喬丹表明自己是專治精神方面的醫生後,格蕾絲又聯想到自己曾被關押在精神病醫院的痛苦經歷。
因為過去種種,她並不想配合喬丹醫生的調查,更何況她聲稱已經完全失去了那部分的記憶。
她不想被再次送回精神病醫院,不想被單獨監禁。
為了給格蕾絲自由,喬丹醫生要求她一切從頭講起。
格蕾絲一邊縫製被子一邊說,當她還是女僕的時候,經常晾曬被子。
每個女人都應該在結婚之前親手做三種被子,天堂之樹,花籃和潘朵拉之盒。
之後她就在想,為什麼女人要縫製這樣的被子,讓它們成為屋子裡最顯眼的東西。
因為,這是個警告。
你可能認為床是最安寧的地方。
但是,有很多危險的事情都可能在床上發生。
我們在床上出生,那是我們人生中第一次劫難。
女人在那裡進行生產。那通常也會害她們死亡。
那也是男人與女人那一幕的發生地,有人稱之為愛,其他人稱之為絕望。不過是她們必須經受的一次屈辱。
說到底,床是我們睡覺的地方,我們也通常在上面結束一生。
她能有這樣複雜的想法,都跟自己的經歷有關。
格蕾絲身世悲慘。
她來自愛爾蘭北部,他的酒鬼父親是英國人。
家裡很窮,她還有四個弟弟妹妹需要照顧。
在去往加拿大的船隻上,她的母親去世了。
沒有了母親,她的生活更加難熬。家裡所有重擔都壓在了她的身上。
一大早上,她就被父親吼起來準備早餐。
動作稍微慢一點點,還被父親摔向牆壁。使她直接昏迷。
在她昏迷的時候,還差點遭到父親的猥褻。
沒多久,父親就把她趕出家門,讓她出去賺錢回來。
她被派到一個大戶人家做傭人。
在那裡,她結識了瑪麗。
瑪麗是個熱情的年輕女孩,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主見,無所不知,還是個政治上的激進分子。
她像是打開了格蕾絲的另一扇門,讓她看到了不一樣的生活。
根據小說的內容,瑪麗的死亡,如同格蕾絲母親的死亡一樣,給予她很大的打擊。
這兩位女人的死亡像鬼魂一樣,纏繞著格蕾絲。
格蕾絲的案件聞名全國,在一百年間有無數流傳版本。人們對格蕾絲的態度隨著事件發展也在不斷變化。
當時的人們認為,她是女人,又年齡太小(犯案時16歲),又被認為有精神問題,所以沒有被判死刑。
但是,一直以來人們對她的本質有不同的態度,也反映了人們對女性的不同態度。
「格雷斯是個女魔,女誘惑者,煽動犯罪的人?還是個不能自主的受害者,迫於麥克德莫特(男兇手)的威脅和對自己的生命的擔憂而對謀殺知情不報?」
現在我們跳出當時的時代,很容易看出,她的成長環境、她的家庭和父母,當時的社會,都是她謀殺行為的一個原因。
揭示了她悲劇的根源。
因此,在醫生為她診治的過程中,通過她的自述,我們走進她的生活,通過她的夢境和現實,我們對這個女人有著跨越時間長河的認識,甚至共鳴。
在當時,她的生活不由她自己決定,她絲毫沒有反抗的力量。
不管是《使女的故事》,還是本劇講述的一個著名女謀殺犯的故事,關於過去,我們不該忘記。
因為過去也沒有過去很久。
畢竟,在自詡為文明的現代,沒有丈夫的簽字同意,疼死也得自己生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逆天9.9,又來一部爭議大片開播沒幾集就下架的國產良心劇,看到就賺了國產女性劇的鼻祖重拍,勾起了我「粉紅色」的回憶豆瓣9.8,這就是今年的「劇王」


※大家好,這是魚叔第100期視頻
※被國產翻拍毀掉的經典,我最捨不得的是這一部
※逆天9.9,又來一部爭議大片
※國產女性劇的鼻祖重拍,勾起了我「粉紅色」的回憶
※開播沒幾集就下架的國產良心劇,看到就賺了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