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中最美的重逢
我問佛:
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
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
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很早就聽過這些詩詞,一直沒問出處,自從看了《紅塵中最美的重逢》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純凈凄美的詩詞出自轉世活佛倉央嘉措之手,很長的時間腦子裡滿是關於這個情僧神秘的一生,凄美的愛情和傳奇的命運。。。。。。
《紅塵中最美的重逢》—聶曉陽著
讀這些文字的時候,彷彿只是輕描淡寫的道白,可細細品味,詩中卻流露出穿越生死輪迴的凄美。你會看到一顆矛盾的心靈,一個執著的性情中人,讓人黯然神傷,一個入世的活佛,出世的凡夫俗子。
身為西藏的第六世達賴喇嘛,他最終讓世人驚嘆的成就,不是他在禪宗佛法上的修為,而是他在文學領域上的成就。與宗教無關,於政治無關,卻與愛情有關,這顯然與他的身份悖,因此一直倍受爭議。左手佛經,右手情詩,徘徊在青燈古佛與紅塵情愛之間,傳聞倉央嘉措日間為活佛,夜則四入獵艷,但世人都寧願相信他是一個痴心情聖,否則又怎麼能寫出如此真摯動人柔腸寸斷的美麗詩句?只能說,他是真的愛過!
歲月無情,流年日深,歷史的許多章節都被刪改。歲月亦有情,它做了時間的信差,傳遞了三百年前的故事,每一個讀過倉央嘉措情詩的人,都會陷入那滔滔的情海里,難以自撥。
西藏,那個離天很近,離夢很遠的地方,這些年,多少人為了這方神聖的土地一路風塵,對這遙遠的天邊倍感陌生,卻依舊一往情深,只為看一眼布達拉宮,觀望一次天葬,藏地那裡充滿神奇的秘密,飄搖的經幡,身披袈裟的僧人,伏下身軀的信徒,看著遠處的佛塔,不為修行,不為追問前生,卻對這裡充滿宿命般的好奇!
對於西藏,我亦充滿好奇和嚮往,只知道,這片土地的所有風景,都像是一本難以解讀的經文。神聖而耐人尋味,內容精深,蘊含著無以言說的禪意,人死了真的有轉世輪迴嗎?倘若有了轉世,今生要為前世負責,又要為來世積善,如此循環下去,又如何有個終了?我不止一次的這樣問自己,以前去瀘沽湖時聽過轉世靈童,只當聽了一個美麗的傳奇故事,可再看了倉央嘉措,我對這轉世亦是感覺更加的神秘莫測。
關於他的死因,流傳著種種不同的說法,成了一個神秘的謎;但這位特立獨行的達賴喇嘛的詩卻傳遍了整個雪域高原,到今天,已經傳至古今中外的大江南北。
無論倉央嘉措最後的結局如何,哪怕布達拉宮裡也沒有他的靈塔,但他的詩歌和他的名字得到一種永生。三百多年之後,他的性靈依舊縈繞在雪域高原上空。
如果可以,每個人都應讀一讀倉央嘉措,每個心中尚且還有愛的人,都應讀一讀倉央嘉措的詩,我始終相信,能夠寫出如此絕美詩歌的人,都有著最為赤誠的靈魂!
在西藏,那麼多轉世的活佛,為何我們偏偏記住的是倉央嘉措?
若你喜歡看書,
若你喜歡寫讀後感,
可以把你看過的書,
寫好的讀後感發給我們,
我們幫您分享出來,
和愛書的大家一起分享
一本好的書,
一個好故事!


TAG:那年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