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米芾《苕溪詩》點畫技巧分析

米芾《苕溪詩》點畫技巧分析

總第904期;歡迎關注。

點在行草書中有提神、貫勢的作用,所以行書中,點比楷書多變化。作點之法,其勢要重,如高峰墜石。落筆速度要快,落點後,迅速將毫鋪開並取勢,乘機稍作頓挫,然後反折而疾收,自然勁健。行書的點分為:獨立點、橫兩點、豎兩點、三點水、橫三點和四點等。

獨立點

以下五字,不算以點代畫的點,共有八個點,這些點雖都不完全相同,然而用筆方法相近。

交」——上點與右點起筆筆勢一致,不過上點收筆時,頓筆後迅速從腹中出鋒,而右點收筆則為藏鋒,戛然而止。

「主」——其點起筆處多一個小鉤,此為承上一字筆勢,這種點多了一層曲折。以收筆出鋒來看,「交」字的首點靠近起筆處,「謳」字稍後,「主」字在中後段,收筆均有啟下之意。

「宮」——左點粗重有力,「米字」的「^」均變化不同。

「病」——上點起筆藏鋒,收筆微出筆鋒,故圓渾。

橫兩點

橫行兩點都強調呼應,在形狀上又要注意變化。

「八」、「花」——點為「S」形用筆,但前者跳躍大,點不相連,後者兩點以遊絲相連。

「茶」——上面的兩點與下面的兩點均相對,然後一橫一豎以求其變化。米芾的「艹」基本上分四筆書寫,這是他的特徵,可從此處辨別米書真偽,如《離騷經》中的「苗」、「芷」等字皆露出馬腳。

「興」——下面兩點相對,左點飽滿而穩定,右點瘦健而流暢,形成對比。

「巢」——下面兩點代撇、捺,筆勢與「興」字一致,然後以遊絲連成一弧絲,妙在遊絲輕盈而兩頭重,這也是「米字」的獨特筆法。

豎二點

豎二點比橫二點在字中運用得少,橫二點常常距離遠,而且中間要隔筆畫,豎二點則反之。

「情」——「月」中二小橫變為兩點,筆勢不同。

「滿」——其右下「入」可寫成兩點。

「自」——合兩點為一筆。

「有」——前為兩點合筆,後為一長點代表兩點。

三點水

以下五種寫法,各個不同,可見其善於變化。

「酒」——這三點水是「米字」特殊的筆法,第二點的筆法多細微轉折,頗具風致。

「流」——二、三點並為一豎長點。

「源」——二、三點瘦長,似豎挑筆畫,左右形成疏密反差。

「漫」——三點雖無遊絲相連,然筆斷意連,多體會能知其筆法、筆勢之妙。

橫三點

「浮」——豎三點水不連,故橫三點相連,以示變化。

「浮」——豎三點水不連,故橫三點相連,以示變化。

「留」——前為四點寫法,筆斷意連;後為三點寫法,一筆連寫。

四點

「留」——前為四點寫法,筆斷意連;後為三點寫法,一筆連寫。

「點」、「為」、「熱」——「點」字四點筆筆清楚,「為」字四點相近相連,「熱」字四點連成一筆成波浪式

「米字」橫畫不平,向右上傾斜,而且是起筆略重,可藏可露,行筆要逆勢快進,收筆要回顧,頓筆不可過重。

「春」——三橫變化豐富。上二橫短而有曲度,第三橫長而直。第一橫起筆承上一字筆勢,故無折鉤,僅露鋒向上,第二橫接第一橫筆勢,故有折鉤,三橫亦然。上二橫收筆藏鋒,第三橫出鋒上鉤,以連豎撇起筆。

「枚」——逆筆出鋒,有欲右先左之勢。

「無」——三橫畫極可玩味,可見相背之變化,最長橫畫起筆帶有側鋒橫「刷」之意。

「舊」、「不」——兩字橫畫一方一尖,提按的痕迹鮮明。「不」字一橫可見米芾行筆的變化之妙。

@本文來源:網路。內容觀點僅供書友參考。

@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以便更正或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芾 的精彩文章:

原創 米芾的這幅字潦草放縱,有失往日水準!
原創 米芾對聯集錦,以後逢年過節就貼這個了!
米芾撰寫《硯史》,以方城石硯為「質量標準」
最癲狂的書法家,你知道多少?
取法米芾,又得王羲之、孫過庭之精髓,一手好書法每逢國展都獲獎

TAG:米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