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針灸大成》 薦書

《針灸大成》 薦書

一部兼具實踐和理論價值的中醫典籍

一部集中反映中國傳統針灸學的力作

《針灸大成》

作者:[明]楊繼洲撰,李勤璞、俞曉暘整理

書號:978-7-101-12783-6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定價:128.00元

內容簡介

《針灸大成》十卷,明人楊繼洲撰。卷一先列舉並解說《大成》所徵引的各書,以「針道源流」為題目;其下開始摘録《素問》《難經》等書關於針灸的綱領性理論,並加批註以疏通整理,明確周身經絡、穴位和中醫的診斷方法。卷二、卷三大體完備地集録歷代名家各據心得編成的針灸歌賦,著者對其中部分歌賦詳加批註,闡明醫理名物。其後各卷,分論各種疾病的針灸療法,徵引名家和著者自己的醫案,作為治療事例以為驗證。

內文插圖 一

此次整理,以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所藏的萬曆二十九年(1601)木刻本和天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等處所藏的補刻本為底本點校而成。

內文插圖 二

作者簡介

楊濟時,字繼洲,浙江三衢(衢州市衢江區廿里鎮六都楊村)人。約生於明嘉靖元年(1522),卒於泰昌元年(1620),享年約九十八歲。楊氏幼年學習儒學,後改習歧黃。楊濟時精於針灸,曾任太醫院御醫。主要著作為《針灸大成》十卷。

李勤璞,江蘇省連雲港人,浙江農林大學文化學院教授。專攻亞洲腹地(Inner Asia)的地域研究(Area Studies)。著有《八思巴帝師殿——大元帝國的國家意識形態》《追隨奇異的神:清朝西藏佛教建立史研究》等,整理有《大隱樓集》等。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蒙古史研究》《歐亞學刊》《中華醫史雜誌》《文史》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俞曉暘,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

簡明目錄

序言(石學敏)

點校者的話(李勤璞)

衛生針灸玄機秘要敘

刻針灸大成序

針灸大成卷之一

針灸大成卷之二

針灸大成卷之三

針灸大成卷之四

針灸大成卷之五

針灸大成卷之六

針灸大成卷之七

針灸大成卷之八

針灸大成卷之九

針灸大成卷之十

附錄一《針灸大成》明代刊本新考(俞曉暘)

附錄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跋(石學敏)

內容摘選

序 言

回憶二〇一三年九月,中國針灸學會學術年會在成都召開,浙江衢州市衢江區汪群、俞雲龍二位連夜趕到會場,說他們來自一代針聖楊繼洲的故里,受區委指派,專程邀請我到衢江考察,幫助指導發展中醫針灸健康事業,由此我與衢江結緣。區里近年建起了衢江區中醫院、楊繼洲針灸文化館、楊繼洲文化公園,拍攝了全國第一部中醫針灸題材的微電影《神針》,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中醫針灸院士工作站,舉辦世界針灸周暨楊繼洲紀念活動,並籌劃國內一流的楊繼洲中醫針灸康養小鎮暨中醫針灸創新發展試驗區。如今又組織力量點校出版《針灸大成》新本,作為針灸醫療繼承發展的基礎。區黨委和政府對針灸事業的連續努力,我非常欽佩!

楊繼洲是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針灸大師,博學濟時,壽民仁心,針到病除,所著《針灸大成》被奉為圭臬,推動了針灸醫學的總結、繼承與發展。二〇一〇年十一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將中醫針灸和京劇同時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〇一四年十二月,楊繼洲針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楊繼洲一生對家鄉念念不忘,無論是早年《衛生針灸玄機秘要》還是晚年《針灸大成》,都標明自己是「三衢楊氏」。三衢是現在衢江區的前身浙江衢縣雅稱,因處在浙閩贛皖四省交通要道,近代以前衢縣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商業繁華,文化發達,因此醫家匯聚、醫學興旺,境內尚有神農殿、藥王山、楊家巷、徽州會館諸舊跡,提示本地醫學史事。元明清三代,此處流行徽州新安學派、婺州丹溪學派。元至元間,邑人劉光大就廷召醫學策問,以五運六氣闡述精深,甚稱帝意,名噪一時,授衢州路醫學提領,後升本學教授,在神農殿設講堂,算是首創本地專門醫學教育,子孫皆為名醫。又創惠民藥局,其子劉咸創濟民藥局。其後明代有楊繼洲世代業醫,祖父為太醫院御醫,著有《集驗醫方》。清代名家有雷豐,著《時病論》,其高足有江誠、程曦及其子雷大震,三人合著《醫家四要》。現代醫家葉伯敬為上海名醫王仲奇器重,精通中醫典籍,為中醫教材寫過《箋注深見》,對中西醫治療乙型腦炎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當代有雷鶴明、周明耀、汪文產、葉彥恆、邱茂良、王樟連、張玉恢等針灸名家,深受民眾尊敬。

「醫關民命,其道尚矣」,衷心希望針聖故里衢江繼續致力於醫療事業,並成效卓著。

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學敏

二六年十月二十日

天津中醫藥大學

(統籌:啟正;編輯:麵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 的精彩文章:

劉磊:讀《詩》淺見
吳魏:我近期喜讀的幾本書
天涼好個秋,看看世界名畫里的秋天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才是「中國家教第一人」
張立敏:詩無達詁與正解——以朱熹《春日》為例

TAG: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