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死後八個月,白居易才被任命為宰相?

為何死後八個月,白居易才被任命為宰相?

非常重視人才的唐宣宗繼位後,面臨的另一件大事,是決定宰相人選,標準只有四個字:唯才是舉。他首先想到的,是大詩人白居易。

唐宣宗

眾所周知,白居易不但文才杠杠滴,從政之才也不差,比如擔任杭州刺史期間,他主持疏浚了年久失修的六口古井,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組織群眾整修西湖堤壩,蓄積湖水,以利灌溉,並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於湖邊,供後人知曉」;再比如擔任蘇州刺史時,他主持開鑿了一條長達7公里的河,為便利蘇州水陸交通作出了巨大貢獻,離開蘇州時,捨不得他離開的蘇州人民,無論是士人還是普通百姓,皆「涕泣相送」。

可惜,這樣一位人才,卻因性情剛直得罪了權貴,慘遭貶謫,一生未得重用。白居易的政績,是有目共睹的,也為世人所知,李忱更是心中有數。然而,當他有權決定白居易的命運,下詔任命他為宰相時,白居易已經病死洛陽8個月了。

白居易的死,令唐宣宗十分震驚,也十分悲痛。他滿含淚水,寫下《吊白居易》一詩,表達痛惜和懷念之情——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白居易,造化無為子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這首悼亡詩,對白居易的文學貢獻進行了高度讚揚,無論是文學水準還是藝術水準,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白居易若泉下有知,除了感動之外,是不是還會吃驚?

唐宣宗愛惜人才,但並不是什麼人才都愛,有的人才,他不但不愛,反而毫不留情。比如有一個叫羅程的音樂工作者(樂工),琵琶彈得很好,通曉音律的唐宣宗很喜歡他。他卻仗著皇帝的寵愛,「恃才橫暴」,因為一件小事與人起了衝突,就把對方給殺了。

這不是目無法紀,仗勢凌人,欺壓無辜嗎?沒說的,必須嚴懲!

羅程被捕後,其他樂工紛紛跪倒在宣宗面前,痛哭流涕地求情,羅程雖然辜負了陛下您的厚愛,罪該萬死,可惜這傢伙身懷絕技啊,是個人才啊,他若一死,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勝任宴遊時為大家演奏的工作啦(羅程負陛下,萬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絕藝,不得復奉宴遊矣)。唐宣宗的回答很乾脆:「汝曹所惜者羅程;朕所惜者高祖、唐宗法。」

你們可惜的是這個人,朕可惜的是祖宗,是大唐的宗法!

結果毫無疑問,處死。

唐宣宗不但愛惜人才,還善於納諫,在這方面,甚至和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拼,不然,他也不會有「小太宗」之稱。

可惜,這個「明察果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的「小太宗」,雖然致力於勵精圖治,力圖恢復盛唐太平盛世,並有所作為,讓病入膏肓的大唐多少恢復了一點元氣,後來竟然也妄圖長生不老,因服用金丹過量而一命嗚呼。(唐三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時刻準備打仗,1960年代初的練兵場
清朝版「經紀人」私通主婦害主
唐朝這麼有錢,為啥不修長城?
1914年的內蒙古,鐵騎雄風已不在
中國最早的彩照,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