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結伴共成長 「同泛過湖船」

結伴共成長 「同泛過湖船」

■中國好校長·名校長工作室系列

「中國好校長·名校長工作室系列」,圍繞領航著力,集中反映這些教育家型校長如何通過名校長工作室平台,發揮種子的作用,實現在領域內和區域內的逐級傳遞和領航。——編者

同一個工作室內,兩名校長同時入選廣州市教育局啟動的廣州市教育家培養工程。這一消息不久前在廣州市校長圈子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師徒二人同時入選,真了不起!」「師徒」二人分別是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校長柯中明和從化區希賢小學校長陳志輝,而這個工作室則是柯中明主持的名校長工作室。這也正契合了柯中明所一直倡導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工作室工作理念。

事實上,自2015年校長工作室成立後,柯中明一直在思考名校長工作室的核心使命是什麼,在區域教育乃至全國基礎教育領域中它應該承擔什麼責任,扮演何種角色,主持人與入室校長之間的關係如何定位?面對這些問題,柯中明和工作室的全體成員給出了他們自己的回答。

角色轉換:從實踐導師到同伴同學

柯中明和陳志輝的「師徒關係」,從2013年廣州市啟動卓越校長培養工程時就結下了。柯中明作為該項工程的實踐導師,帶領陳志輝進行為期兩周的跟崗學習。跟崗期間,從學校管理的基本流程、行政團隊的培養使用、集體備課的落實檢查等常規工作,到學校的發展規劃制定、學校核心文化的培育、課程體系的建構、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學校管理的優化以及辦學資源的整合等核心工作,柯中明悉心給陳志輝講解,同時把他帶到學校教師、學生當中,進行現場教學。

兩個星期如影隨形的跟崗結束後,柯中明還帶著學校的核心團隊和骨幹教師到陳志輝的學校交流,以便讓他把跟崗階段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深化,進行校本化轉換。經過「師徒」及雙方團隊的努力,陳志輝所在的希賢小學從一所位於城鄉接合部的薄弱學校,辦成了社會認可的一所好學校。陳志輝本人也入選了廣東省名校長的培養對象,並進入由省教育廳成立的柯中明名校長工作室研修學習。

進入柯中明校長工作室後,陳志輝的主要研修重點是「凝練辦學思想」。他們「師徒」二人經過多輪思想碰撞,確定希賢小學從念好「農」字經、做好「賢」文化為切入點來辦學,並提煉自己的辦學思想。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的希賢小學已經成為了廣州市特色學校。同時,經過層層選拔,陳校長和柯校長同時入選廣州市教育專家培養對象。於是,柯中明和陳志輝從導師與學員的關係變成了同班同學。

作為工作室主持人,柯中明最大的願望就是入室校長能得到成長,而在現實中,他確實完成了由「實踐導師」到「同伴同學」的華麗轉身。

定位精準:幫扶從「漫灌」走向「滴灌」

校長工作室的一項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利用學校品牌優勢、學校文化感染、學校團隊建設、學校課程實施等優勢,使其經驗與做法能在兄弟學校之間進行有效的校本化實施,這是一種最有效的幫扶。

說到幫扶,柯中明總是想起鄉民灌溉農田的情景。他認為,校長辦學在一定的程度上像農耕。有的校長可能在條件優越的學校工作,有的校長則在條件欠缺的薄弱學校,在好學校的就如同是一塊水田,在薄弱學校的則像是旱田。要保證所有的學校都有發展,都完成教育育人的基本任務,因此學校間的幫扶就必不可少。

而且,他認為鄉民在農耕方面的智慧,校長也可以借鑒。他們會根據節氣、地形、作物等不同,科學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在掌握了現代技術後,他們不再採用水利用率低的「漫灌」,而是轉向「滴灌」這種精準給水、精準施肥的科學、有效的灌溉方式。

作為校長,尤其是承擔領航任務的校長,柯中明覺得學校的幫扶也應該由「漫灌」走向「滴灌」。「滴灌」式的幫扶,不是想當然地把自身學校的經驗做法在受幫扶學校進行簡單複製,更加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有針對性地在其「根部」用力,在精準上下功夫,力求讓幫扶在效果上得到保證。

在這一理念下,柯中明入室校長在幫扶前,首先要對受幫扶學校進行科學分析,找到其薄弱的根本原因,這是進行「滴灌」式精準幫扶的前提。在幫扶實際過程中,再根據受幫扶校的具體問題,如設備不新、課堂不活、學風不濃、人心不和、理念不新等,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工作室的幫扶會根據對方的現狀和意願,在不同的階段,根據不同的情況,始終抓住學校發展的根本,在設備、課堂、學風、人心、理念等「根部」進行精準的「滴灌」,由點及面,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的進行,逐步推進。同時,激發受幫扶學校的校長和教師的潛能,讓他們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來進行精準式「滴灌」。

成長轉型:從一枝獨秀到互為榜樣

作為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柯中明認為工作室的追求是:結伴同行,互為榜樣。對於工作室校長,最有效的成長方式不是教他們如何做,命令他們怎麼做,而是和他們一起做。正如古詩所言「壺中春色飲中仙,騎鶴東來獨惘然。猶有趙陳同李郭,不妨同泛過湖船(蘇軾《次韻趙德麟西湖新成見懷絕句》)」,要泛過那寬闊的水面,就一定結伴同行。因此,每次工作室集中學習時,柯中明和入室校長一道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把工作室建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實踐的共同體、創新的共同體。

在工作室內部,他鼓勵入室校長從其他校長身上尋找閃光點,互為學習榜樣。這樣,工作室成員校長無論是在能力上還在師德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和收穫:用高尚道德、健康人格或正確的價值觀去影響師生,用豐富的專業知識、高超的教育技能去啟發師生,用自己的豐富的學術素養、嚴謹的工作態度、醇厚的人格魅力去帶動師生。

在工作室這個舞台上,柯中明始終堅持,一定要清晰地找准努力的方向——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施行。因此,經歷過柯中明工作室洗禮的校長,在管理過程中重視、尊重並發展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並針對學生的個性,在制度層面、課程層面、課堂教學層面實施「全人」教育,如陽春市春州小學校長陳奕傳推行的「春之教育」、廣州市開發區第二小學校長李悅新施行的「微笑教育」等。在柯中明校長工作室這個平台上,他們凝練自己的辦學思想,漸漸成為各區域擁有精深專業素養、卓越教育創新能力的領航校長。

(本文由校長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培養基地提供)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1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微笑教育以學生為視角
建構學習空間生態圈
在中國人民大學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一所沒有垃圾桶的學校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