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竇唯。天才的特權是「可以不成功
1
昨天,竇唯破天荒的主動在知乎上透露了近況,
這是他近年最高調的一次「宣傳」了。
這條底下,還有一個評論,問:這就是王菲的EX吧。
恩,不怪他。
在大眾的視野里,竇唯是熟悉又陌生的存在。
人比歌紅,八卦比作品紅,記憶比當下紅。
大部分小眾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艷陽天》。
大部分大眾的印象止於94年魔岩三傑的紅勘現場。
而復古的人們還固執的沸騰在《 Don『t break my heart》
當初王菲和竇唯。
蠢媒體說王菲下嫁。
而既成事實是,從一個出色的歌手到華人天后,竇唯才是王菲的關鍵一步。
很多年之後,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里,
竇唯定義了什麼叫:真正的流量體質。
坐個地鐵,上頭條。
吃碗面, 上頭條。
而同樣上個頭條,鹿晗的代價是脫百萬粉,薛之謙的代價是被撕碎。
都是需要特別用力的。
我們竇唯,毫不費力,
什麼是天才,這就是。
凡人剝皮磨骨萬人博弈。
而他站在那裡,梳個丸子頭,世界就是他的。
人們樂於傳播和評價自己認知中的他。
竇唯這個名字是一口井,容納著世人取之不盡的幻覺,和無邊際的想像空間。
被同情,被解讀,被歌頌,被讚美,被神化。
出世,初心,不媚俗,自由,樸素。
所有大詞兒他好像都能扛的住。
怎麼標註,怎麼定義,都成。
這個時代是人類已知的最好時代,諸神毀滅,萬物生長。如果說它有荒謬的成分,那就是這類微妙的錯位——
人們消費他的生活,窺探他的日常,關注他的體型,
自顧自的為他加冕,爭先恐後做他的人格粉,人人都愛他的靈魂。
竇唯莫名其妙的被活成了一個圖騰,一個信仰,
他是神,他是光,他是常人不可觸及的遠方。
而最少被提及的恰恰是,他是音樂人竇唯啊。
2
在過去的23年里(離開黑豹單飛之後),
竇唯總共出了26張唱片。
這個數量是什麼概念呢,以勤奮聞名的汪峰出道至今出了20張,崔健16張。
竇唯是中國搖滾音樂圈歷史以來最高產的一位。
他不是地下音樂人,每一張唱片都公開發行,在主流音樂平台統統有上架,非常容易獲取。
他從未隱退,也從未沉默。
周迅的《李米的猜想》全片配樂是竇唯,
還有豆瓣5.3分的《甜蜜18歲》的配樂也是他。
誰說他遠離商業了?
作為一個藝人,以這樣的密度產出著這樣數量龐大的作品,在主流的商業軌道里,緊鑼密鼓的向世界呈現,收穫共鳴。
是的,竇唯也需要共鳴,不然自己在錄音棚里玩得了,不需要發行的。
高山流水覓知音。
不刻意取悅大眾,不等於不需要迴響。
這種與世交集的高能活躍度,
他到底哪裡出世了?
音樂人的基本輸出方式不就應該是音樂本身嗎,
不然呢。
還是說我們已經默認了流量鮮肉們在各種平台曝光,
靠衫,靠顏,靠整容,靠緋聞,靠撕逼,靠段子,
唯獨不靠作品,
才是常態。
竇唯只是不參加活動不露臉不爆私生活不和粉絲互動而已,
他用得體、正常的方式,盡著一個優秀音樂人的本分,反而顯出了違和的邊緣感。
我們可以天天吃鳳梨罐頭,可還是應該記得活的鳳梨是什麼味道。
3
很多年前某一個時間開始,大家習慣說竇唯成仙了。
這個節點有人覺得是《山河水》,有人覺得是《幻聽》。
總之他音樂里的人聲越來越少。
沒有了歌詞的介質,與主流視聽習慣之間,有了遙遠的縫隙。
音樂是拿來愉悅感官的東西,聽得懂並不算是前提,聽著爽就好了。若能越過頭腦和審美,直達身體,簡直是最完美的。
我閨蜜說:手活比口活高級。對呀,沒了語言的」干擾「,音樂可以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個人覺得竇唯後半場的作品,比前期的,厲害多了。是質的躍升,而不僅僅是風格不同。
對於品位,我們還有一句永不出錯的道理,叫見仁見智。
你當然有權利認為《無地自容》是他的人生巔峰,有權覺得後期的那些迷幻到不知所云。
如果聽不下去,覺得不好聽,很正常。
可是你不能僅僅因為你聽不懂就說人家是神仙。
這樣不動聲色的展示身在主流的優越感,
並不高級唉。
我們可是覺得竇唯的純音樂是很煙火氣的。
他的音樂圖景里,鋪展著奇妙的紅塵萬象,
從盛唐的繁華到老北京的街巷,
有歷史的洶湧,有現世的溫柔。
飽含熱情,風情萬種,從不冷漠。
只是不再是《高級動物》那樣聚焦的情緒表達。
的確,他背離了最初的那個竇唯,遠遠拋開了那個屬於他的」黃金時代「,
他毫不留情的剝離了華麗的影子,不遺余力為天賜的才華去擴展邊界,去抵達更寬闊浩蕩的緯度。
當年的魔岩三傑和那個搖滾盛世,只是經典記憶。
只有竇唯,現實主義者竇唯,始終熱氣騰騰的活在今天而不是止步於絕對安全的往昔。
謝謝竇唯,不稀罕做被封存的神。
持續用音樂,
表達他的念念不忘,他寂靜的瑣碎,他入世的靈氣。
我們生而有幸,可以被分享這樣的靈氣。
4
那幾張著名的照片。
一邊的聲音說他窮,衰老,落魄,強調他是個普通人。
另一邊聲音說他的靈魂高貴,不流世俗,守望內心。
要麼把天才拉下神壇,用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笨拙倉皇去對位他,這樣我們可以陷在自己的平庸里獲得一點詭異的安慰:看,再牛逼的人也有和我重合的片段。
要麼把乾脆把他推向宇宙恆星的高度,賦予他神性的光輝,這樣就可以跳出人類的比較級,更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平庸的人設:我就是個被慾望裹挾的普通人啊,這種高逼格的內心和我無關啊。
可是,竇唯既不是神,也不是普通人。
他至此走過的人生,明明符合世俗意義上的贏家頂配模式:
先天是這樣的:
基因優越,絕世容顏。
老天爺賞飯吃,音樂才華天賦異稟。
成名路徑也是精英系的:
18歲考上北京青年輕音樂團。
19歲成為黑豹樂隊主唱和靈魂主創,
單飛之後,25歲點燃紅館的舞台,開啟一代音樂盛世。
交往過的女性都是美貌和才華的極致:
王菲之前的女朋友叫姜昕,當時很紅很紅。
王菲之後的高原,是著名的攝影師。
然後,還擁有一個酷到天際萬人迷的娃:
再拉回到現在。他是沒多少錢,可他財務自由。
你知道多少企業哭著喊著找他做演出做代言嗎?
只要竇唯點頭,預算是沒有上限的。
別再扯什麼精神富足,精神的門檻太模糊了,
明明他在物質上早已超越富足。
他擁有一流的變現能力,他是一個超級大IP。
這比豪宅存款彪悍多了。
而且價值穩定性超越任何一個流量鮮肉,
不信過幾天你再看看鹿晗的身價。
而最重要的是,這一切的按鈕,在他自己手裡。
沒有KPI,沒有經紀人,沒有嗷嗷待哺的粉絲。
不愛錢,就不賺,不愛熱鬧,就自己呆著。
唱片賣的不好,不好就不好唄。
一切的選擇權,都在他這裡。
想成功就成功,想落魄就落魄。
海闊天空,比起他持有的自由,我覺得他已經很克制了。
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只忠於自己的慾望。
靠的從來不是內心強大,而是實力強悍。
他從來沒有拋棄過世俗,
而是世俗的阻礙在他的power面前顯得太微弱了。
而我們不能衝破世俗做自己,
不是因為勇氣不夠,而是能力不夠。
竇唯坐地鐵吃刀削麵,是選擇,
我們坐地鐵吃刀削麵,是生活。
不要誤會這中間有什麼關聯。
所以,請收起悲天憫人的心好嗎,
不用再費勁心疼了好嗎。
我也不知道怎樣才算偶像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只是覺得,粉一個音樂人,多聽聽他或許比盯著他、了解他,更有意義和誠意吧。
推薦這張《我最中意的雪天》,是竇唯做的一部電影原聲。溫柔的要命。
聽完真的想要去北京了。
潮水紀∣提供有趣的偏見


TAG:潮水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