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發展推動留學潮湧

中國發展推動留學潮湧

4年前,來自山西一個小縣城的小陶從本省一所大學本科畢業。她了解到自己所學專業在英國的研究水準位居世界前列,便努力準備,踏上了赴英留學之路。

「正是由於中國的快速發展,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條件變好了,才使得像我這樣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有可能出國留學。」小陶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留學機會,「希望每一分鐘都有收穫。」

小陶只是近年來中國出國留學大軍中的一員。黨的十八大以來,出國留學規模穩步擴大。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5萬人,比2012年增長了36.2%。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留學生輸出國,大批的優秀留學歸國人員已成為我國科技、教育、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領軍人才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生力軍。

公派留學

調控引領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公派留學生共107005人。其中訪問學者占派出總人數的41.88%;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占派出總人數的58.12%。

2013年,就讀於武漢大學的劉源輝成功申請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赴法國巴黎六大攻讀腫瘤醫學博士。「很幸運得到國家公派資助,基本可以覆蓋我在法國的開銷。」劉源輝說。

劉源輝所學的專業正在國家發展建設需要的學科之列。數據顯示,從學科分布看,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主要選擇了國家發展建設急需的理、工、農、醫等學科,其中攻讀工科的佔36.54%、理科佔15.47%、醫科佔6.68%、農科佔3.17%、人文社科專業佔38.14%。

在由牛津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建立的微信群——牛津訪問學者聯盟OXCSSA中,近400名來自中國的骨幹學者、優秀交換生一起交流學術訊息、分享學習所得。他們中不少人獲得國家公派資助在牛津大學學習,研究領域覆蓋化學、地質學、材料、人工智慧、人類學等。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公派留學生共107005人。其中訪問學者占派出總人數的41.88%;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占派出總人數的58.12%。

通過各類公派項目,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能力的緊缺人才和戰略後備人才。比如,2015年創設「未來科學家」項目,重點面向國家急需、薄弱、空白、關鍵領域,培養頂尖創新人才、領軍人才和大師級人才。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派留學始終立足國家戰略全局最重大最緊迫的需求來謀劃,特別是人才培養在已形成「面上鋪開」格局之後,強化「高端引領」,在若干關鍵領域形成「人才高地」。

據介紹,國家公派留學目前通過9大類1679個公派項目渠道選拔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包括為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暨東部崛起戰略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繼續實施西部地區人才培養特別項目和地方合作項目。通過「西部項目」派出的絕大多數留學人員都回到了西部地區工作,並很快成長為教學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的領頭人,為西部教育和經濟發展培養了一批有水平、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

隨著中國的發展,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國家留學基金委先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新簽、續簽了226份合作協議,為國家公派留學人員進入國際組織和世界一流教育科研機構交流學習搭建了平台。

留學格局

日漸形成

由於中國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家庭有實力送孩子出國留學。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許多家庭不僅基於孩子的未來發展考慮送他們出國留學,而且也受到身邊人的推動,希望孩子走出國門接受教育。

中國出國留學群體中,自費留學占較大比重,其中不少學生憑藉優秀的成績申請到了校方的獎學金。2016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中,自費留學共49.82萬人,占出國留學總人數的91.49%。2012年以來,自費留學的比重持續保持在92%左右,已初步形成公派留學為主導、自費留學為主體的留學工作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留學生群體中,留學低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由於中國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家庭有實力送孩子出國留學。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許多家庭不僅基於孩子的未來發展考慮送他們出國留學,而且也受到身邊人的推動,希望孩子走出國門接受教育。」留學美國的熊楚鈺說。

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去年11月發布的「2016年國際教育交流開放門戶報告」顯示:2015-2016學年,中國依舊是美國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地,達到328547人,其中有41.3%是本科留學生,37.5%是研究生留學生;法國高等教育署的數據顯示,目前在法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人數近4萬。2014年,中法兩國政府達成一致,希望在2020年將在法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增加到5萬人;根據澳大利亞移民與邊境保護部發布的數據,從2012年至2016年,澳大利亞政府發放給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數量翻倍增長。

為獎勵優秀自費留學生,2003年教育部設立了「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項目資助了2501名自費留學生。數據顯示,共有來自28個國家的501名博士生獲得2016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

作為2016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趙正陽先後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莫納什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讀博士期間,他的專業方向是以應用為導向的酶在多種納米材料上的固定化,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獲得了莫納什大學的論文發表獎學金。他研發的可降解抗生素的生物納米膜獲得了「贏在蘇州」創業創新大賽澳新賽區二等獎。

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舉行的2016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頒獎儀式上,劍橋大學博士生劉秀雲代表獲獎者發言時表示,祖國給予的支持是對留學生最好的鼓勵。

國家軟實力

漸進提升

在世界各地訪學的中國科研工作者,因其在自身的研究領域已有建樹,在與國外師生交流時,能更有代表性地展現中國目前的科研狀態和成果特色。

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明確提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新時期留學工作方針,為做好新時期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2016年2月,《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份全面指導我國教育對外開放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留學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留學是多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國家開放包容的重要體現;是培養高層次人才、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赴海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對此感受深刻。

「因為祖國的發展成就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作為最直接的民間友好使者,留法中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向法國人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中,有關中國發展的內容越來越多。」擔任全法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主席的劉源輝已在法國留學4年。他感受最深的是,普通的法國民眾開始想去了解中國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他們對中國的認識也在一步步加深。

在劉源輝看來,中國的發展,給在海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潛在的積極效應。「留學生不斷增強的愛國熱情也成為留學報國的不竭動力,促成了近年來的歸國潮。」劉源輝說。

如何將中國的發展變化介紹給老師、同學,甚至海外民眾,讓自己成為溝通中外的橋樑,很多留學生思考日深並付諸實踐。

熊楚鈺認為,留學生可以通過平時的表現,比如在學校做課題、寫論文等具體的場合中舉一些中國的例子,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給大家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

2015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學讀大四的李涵深踏上了飛往日本福岡的航班,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雙碩士項目」的一員。留學期間,他積極融入當地的留學生群體,加入了福岡縣留學生會。「通過這個平台,我努力向其他留學生展示中國留學生的形象和風采。」李涵深為此特別自豪。

在世界各地訪學的中國科研工作者,因其在自身的研究領域已有建樹,在與國外師生交流時,能更有代表性地展現中國目前的科研狀態和成果特色。以牛津大學為例,中國訪問學者通過辦講座、參與座談等多種方式,讓海外同行和學生們了解自己的研究領域,合理展示相關領域的科研水準,讓他們進一步了解中國。(趙曉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大學生輪滑567公里進京 5天半磨損12個滑輪軸承
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31085億美元 連續8…
國慶期間一家人9口人7人被毒蜂蜇咬 用化妝品的要小心
《英倫對決》:不一樣的成龍,不一樣的合拍片
常年頭痛精神不好 頑固性頭痛用土茯苓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