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教育觀察:三評雙一流:數據透視、遴選標準和人才貢獻

教育觀察:三評雙一流:數據透視、遴選標準和人才貢獻

導讀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正式對外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這是自1952年院校調整,繼1954、1959、1960、1978、1984、1991、1995(211工程)、1998(985工程)後,國家第九次確定「重點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勢必對今後高等教育發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以下分三個部分解析「雙一流」。首先,從入選學校及學科概況、歷史沿襲、隸屬關係、區域布局等多角度對入選高校和學科進行「數據透視」;其次,基於2012年學科評估數據,從學科評價和戰略考量兩個角度分析雙一流「遴選標準」;最後,考慮學科與人才之間可能存在的強關聯,分析雙一流與長江學者關係。三評「雙一流」,以圖呈現雙一流高校整體狀況和發展脈絡,為有關決策者參考。

撰文 | 楊家福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一、數據透視

1、36所A類一流大學共入選318個學科,平均每校入選學科8.83門;6所B類一流大學共入選12個學科,平均每校入選學科2.00門;98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入選135個學科,平均每校入選學科1.38門。

2、頭部效應:入選學科數前10%的高校貢獻了48.8%的學科數,接近一半。

3、學科分布:共有108門學科,465次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平均4.3次;理工科入選74門學科,359次;人文社科入選34門學科,106次。

4、隸屬關係:93所部門高校(隸屬於教育部、工信部等各部委)入選412門學科,平均4.43門;47所地方高校入選53門學科,平均1.13門。

5、向地方傾斜:相比211工程,雙一流新增25所高校,其中部門高校6所,地方高校19所,地方高校比例提高近10%。

6、東部優勢:入選高校佔62.1%,入選學科佔71.2%。

7、省份分布:覆蓋了31個省份,北京、上海、江蘇處於第一方陣,各有34、14、15所高校入選。

8、城市分布:入選高校分布在4個直轄市、26個省會城市、4個計劃單列市和8個普通地級市共42個城市,省會城市僅石家莊無雙一流高校。

9、城市等級與平均每校入選數量:直轄市4.21個、省會城市2.94個、計劃單列市2.17個、地級市1.25個。

二、遴選標準

(一)概況

1、雙一流遴選六個關鍵詞分為兩類:學科評價基礎(第三方評價、中國特色學科評價、國際評價)和戰略考量因素(國家戰略、行業區域急需、不可替代性)

2、此次雙一流確定465個學科分屬於108門:其中446個學科屬於2012學科評估95門學科範圍;另外19個學科屬於13門新設前沿交叉為主學科。

3、360餘所高校4200餘學科參加2012學科評估,校均參評12門;140所雙一流高校中134所高校參與此次學科評估,參評學科為2468個,校均參評18門。

4、446個學科中417個參加2012學科評估,雙一流學科在2012學科評估中參評率為93.5%。

5、雙一流遴選學科以卓越為導向,排名前10學科占入選雙一流學科總數84%。95個排名第1的學科,全部入選;94個排名第2的學科入選雙一流;47個排名第3的學科入選雙一流,入選率僅為49%,50%以上的學科必須做到「數一數二」才能入選。

(二)學科評價:中國高教界「奧運會」

6、將95門學科劃歸3個領域:核心領域(入選9次及以上,共10個學科,佔10.5%);重點領域(入選4-8次,共29個學科,佔30.5%);普通領域(入選2-3次,共56個學科,佔59%);三個領域比例約為1:3:6。

表1: 三大學科領域入選學科清單

7、領域熱門度與入選學科數差異:核心領域93所高校參評2012學科評估,重點領域為61所高校,普通領域為27所,核心領域每學科參評高校是普通領域3.4倍。

8、學科門類與入選學科數差異:理工農醫等自然科學國際化程度高,且部分學科領域處於世界一流,更受青睞,自然學科大類各一級學科入選高校數是人文社科1.5倍。核心領域、重點領域、普通領域的自然科學佔比分別為100%、72%和71%。

表2 三大學科領域自然科學學科入選比例

9、首位高校與入選學科數差異:中國高教界「雙子星」北大、清華排名第1學科共29個,佔全部95個學科31%;分布在三個學科領域,核心領域佔比70%(7/10),重點領域佔比41%(12/29),普通領域佔比18%(10/56)。

圖1 三大學科領域首位高校為北大或清華統計

10、核心高校與入選學科數差異:本學科領域排名前8的高校中A類高校數量差異明顯,核心領域每學科平均7.1所,重點領域每學科平均5.5所,普通領域每學科平均4.0所。全部學科平均4.8所。

11、學科排名與三大學科入選概率:要想入選雙一流概率超過80%,核心領域10個學科需要做到排名前6;重點領域29個學科需要做到排名前4;普通領域56個學科需要做到排名前2。

12、「奧運會」:如果把雙一流評選比作「奧運會」,把學科比作「比賽項目」,把高校比作「參賽選手」,把入選雙一流比作獲得「觀眾關注」,各學科入選數其實與「比賽項目」是不是熱門領域,成績最好的「參賽選手」是不是超級明星,「核心選手」是不是明星緊密相關。對於大熱門的核心領域,取得「奧運會」參賽資格就會受到「觀眾關注」;對於熱門的重點領域,則需要進到決賽,才會受到「觀眾關注」;而對於普通領域,只有成為冠亞季軍才會受到「觀眾關注」。

(三)戰略考量:優化中國高等教育資源布局

將95門學科按2012學科評估排名抽取出高校組成「應該」入選雙一流學科名單,再和實際公布的雙一流學科名單進行比較。

13、隸屬關係:部門高校應入選學科數為415個,實際入選393個,少入選了22個學科,少入選5%,地方高校應入選31個學科,實際入選53個學科,多入選了22個學科,地方高校入選學科數提高71%。

14、東中西部:東部高校學科數少入選5%,中部、西部高校入選學科數提高4%、32%,東部補貼中部、西部

15、七大地區:華北、華東、華中、東北入選學科數分布減少2%、6%、6%和7%,西北、西南和華南分別提高53%、5%和58%。東北地區共減少2個學科,其中大連理工大學減少3個學科。雙一流專家組以新設綜合學科「工程」統帥其化學工程與技術、力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四個學科,促進交叉融合發展;以基礎學科「化學」支撐其相關工科發展。華南地區入選學科數為七大地區最低,對其適當傾斜,以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圖2:七大地區高校實際入選與應入選學科情況

16、各省市分布:實際入選學科分布在全國31個省市,應入選學科僅分布在21個省市,新增10個省市入選雙一流,新增32%,新增省市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山西等7個西部省市,2個中部省市,1個東部省市,90%新增省市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在中西部省份布局雙一流,有助於發揮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科技創新和文化燈塔的作用,引領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17、各城市分布:實際入選學科分布在42個城市,應該入選學科僅分布在28個城市,新增14個城市入選雙一流,新增33%,新增城市包括10個省會,地級市3個,計劃單列市1個,其中13個省會和地級市均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18、各等級城市分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少入選9個和1個學科,省會和地級市多入選8個和2個學科,具有政治優勢地位且教育資源豐富的直轄市補貼省會

19、戰略考量的重大意義:通過入選雙一流學科的微調節,縮小部門高校和地方高校、東部與中西部、七大地區、各省市、各城市的差距,讓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覆蓋更多的省份和城市,讓教育資源分布更均衡,特別是在西部省份落後地區布局雙一流,有助於發揮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科技創新和文化燈塔的作用,引領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和穩定大戰略。

20、以學科評估「真實力」定格局、以戰略考量「微操作」促均衡

三、人才貢獻

1、歷年共有來自210所高校的3492名教師入選長江學者;140所雙一流高校入選長江學者3320名,佔比95.0%。

2、36所A類一流大學共有2535名教師入選長江學者,占雙一流高校的76.4%,平均每校70人;6所B類一流大學共有80名教師入選長江學者,占雙一流高校的2.4%,平均每校13人;98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有705名教師入選長江學者,占雙一流高校的21.2%,平均每校7人。

表3 不同類別雙一流高校入選長江學者情況

3、北大、清華「雙星」閃耀雙一流高校長江學者排行榜,北大共入選41個一流學科,入選255名長江學者,均位居高校第一;清華共入選34個一流學科,入選254名長江學者,均位居高校第二,與北大伯仲之間。

4、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華東4校入選學科排名第3-6名,入選一流學科均在15門以上,當選長江學者均在130人以上。

5、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等6所學校入選學科排名第7-12名,入選一流學科均在10門以上,當選長江學者均在50人以上。

6、入選人數前10%的高校產生了50.7%長江學者,超過一半;排名後50%的高校當選長江學者比例不足10%。

7、部門高校入選學科佔比88.6%,低於入選長江學者人數的佔比95.2%。地方高校入選學科則高於長江學者比例,雙一流學科設置向地方高校適當傾斜。

8、東部地區入選長江比例達到68.3%,高於學校數所佔比例62.1%,但略低於學科數所佔比例71.2%。

9、北京、上海的學科佔比和長江學者入選人數佔比均超過10%,西安市、武漢市、成都市、上海市、大連市、天津市、濟南市七個城市入選學科比例落後於其當選長江學者比例1%以上。

10、140所雙一流高校當選雙一流學科數之間與入選長江學者人數相關係數為0.94,擬合優度為0.89,即長江學者入選人數這一單一指標能解釋入選學科差異的89%,得人才,得雙一流!

11、應用回歸方程,58所高校實際入選學科數低於預測學科數; 8所學校基本持平;74所高校實際入選學科數高於預測學科數。

(作者介紹:楊家福,就職於中國農業大學,從事高校管理與院校研究,歡迎微信交流:jeffyang1986)

製版編輯:徐 可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前沿:上海交大師詠勇等人發現中國人精神分裂症的新基因
為什麼醫學需要信任? | 吳家睿專欄
如何避免成為受害者:章瑩穎案心理分析|罪案遺蹤
師生之間:一個有望問鼎諾獎的發現與爭議
CAR-T為白血病及其他癌症患者帶來的希望和挑戰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