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眼之父憾64歲病逝,謝謝您在我心裡埋下了愛和快樂,願美好都永垂不朽
10月6日,著名設計師,倫敦眼之父David Marks,與病魔鏖戰多時,不敵死神,遺憾病逝,享年64歲。沒有他,就沒有倫敦眼。
感謝他,給我們帶來了倫敦眼。
倫敦眼陪伴了遠在海外的我們經歷了多少個日夜
走過了多少個春秋
它見證了多少遊人,市民的愛情
親情
陪我們一起度過了聖誕節
煙火璀璨的跨年夜
還記得第一次來倫敦,終於看到傳說中的倫敦眼時的激動嗎?
還記得第一次登上倫敦眼,看到各個地標,俯瞰泰晤士河時的喜悅嗎?
在倫敦的時候,倫敦眼給了我們最長情的陪伴。
不在倫敦的時候,倫敦眼總能勾起我們對英國思念和回憶。
老爺子的家人在正式悼念聲明中表示:「他改變了天際線,他的作品將繼續為後代提供靈感和愉悅。」
作為倫敦的地標,倫敦眼已經成為了泰晤士河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倫敦之美的象徵。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高,最著名的觀光摩天輪。
倫敦眼高135米,遊客在上面可以看到25英里外的景色,每年可以接納1800萬人。
它的32顆膠囊艙代表了倫敦32個行政區,編號1-33,因為去掉了「不幸數字」13。
作為倫敦南岸最靚麗的風景線,它當初幾經波折才得以長期佇立在此。
故事要追溯到1993年,《星期日泰晤士報》和建築基金會聯合舉辦了一個創意比賽——為倫敦設計一個千禧地標,以慶祝新千年的到來。
當時David和妻子Julia Barfield提交了自己的設計方案:在倫敦心臟地區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觀光摩天輪。
然鵝,主辦方否定了所有提議,這次比賽甚至連獲勝者都沒有公布。
David和他的建築團隊卻並沒有因此氣餒,他們決心成立公司,把這個項目變成現實。
在接下來的6年時間裡,他們四處遊說,耐心地去獲得金融界、政治界和公眾的支持。
後來,《旗幟晚報》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於是英國航空公司成為了項目主要贊助商。
之後,凝聚了1700名專業建築師的心血,克服了各種工程和後勤困難。
在經歷了一次安全檢查不過關豎立失敗後,終於在18年前的今天成功將倫敦眼豎立起來。
1999年12月31日倫敦眼正式開幕。
一開始的時候,倫敦眼並不是固定駐紮在泰晤士河邊的,它只是一個只有5年使用許可的可拆卸和運輸到新地點的臨時結構。
後來因為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倫敦市議會決定長期保留倫敦眼。
直到2005年11月英航仍與另兩家公司控股。之後默林娛樂集團公司買下管理權並設立了可口可樂倫敦眼有限公司經營。
多虧了David和團隊的不懈努力,倫敦眼才得以與我們相見,帶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領略倫敦之美。
建立了這麼一個不巧地標的David的前半生其實非常普通。
1952年12月15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父親是曼徹斯特的一位博學者,記者和電影製片人。
David在日內瓦上完高中後,在倫敦金斯頓理工學院(現在是大學)就讀,然後進入了建築師協會學校。
他在那裡遇到了妻子和搭檔Julia。
他一直特別關注簡單、有創意和對社會有用的建築。
老爺子曾說:「建築師永不停歇,他們只會一直一直地建東西,直到用盡最後一口氣。」
正如他所說,老爺子雖然與世長辭,但是他留下了許多可以永遠陪伴著我們,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作品。
David老爺子似乎特別喜歡讓人們享受身在高處的愉悅。
除了倫敦眼,他還設計了西倫敦Richmond的樹頂棧道
讓人們可以漫步在樹冠上的世界。
還有布萊頓的Airway i360,世界上最高的可移動眺望塔。
讓人們可以眺望大海和城市。
曾和David共事的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表示:「我會想念David的——那個有著迷人笑容的英俊男人。」
倫敦工程公司AKT II的一位工程師表示:「David是一位溫潤如玉的巨人,儘管人們大多隻記得他的作品倫敦眼和i360塔。他的耐心和決心改變了我們行業的價值。
我總是能從他的話里學到很多東西,受到啟發。我將非常的想念他。」
沒有老爺子,就沒有倫敦眼。
沒有倫敦眼的泰晤士河畔,該是多麼寂寞啊。
感謝老爺子帶給了我們愛與快樂,讓我們的英國生活更加絢麗而難忘。願美好都永垂不朽。
歡迎關注最懂英國的微信號
「英國大家談」(ukdajiatan)
— The End —
文/Freya, 編輯/Cassie
文章參考 BBC, Culture Trip, Architect s Journal,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英國畢業生如何才能最快的獲得英國綠卡?
2017年畢業生保簽證計劃推出:


※13歲成英國最年輕選美皇后,她慘遭同齡人霸凌毆打
※狂愛中餐竟讓這英國妹子暴增60多斤,發生了什麼?
※生前沒拒絕=默認死後醫生可摘除器官移植,英格蘭計劃新政引巨大爭議
※奶爸想給兒子換尿布被罵變態趕走,嬰兒更衣室只有母親能用?
※馬德里時裝周最美pose,一群「先天愚型」兒童模特實力搶鏡!
TAG:英國大家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