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電磁彈射露了「一條縫」:和美軍比落後多少年?
近期,中國軍事網路上出現了轉載我軍內部報紙內容和照片,披露中國電磁彈射器的最新進展情況。有知名網友在論壇上貼出一張經過處理的拼接黑白照片。上面一張顯然是今年7月份出現的疑似殲-15在2016年11月進行陸上電磁彈射的照片,只不過場景更加完全能夠看到整個殲-15戰機的形狀,但顏色細節損失很大。
疑似殲-15在2016年11月進行陸上電磁彈射的照片
下邊這張圖則是新出現,上面有4名疑似中國航母地勤人員,在進行飛行前的場地檢查,而他們中間則是類似航母彈射器的溝槽,背景則可以看到一架殲-15戰機。這張照片據推測和上面的是在同一場合拍攝。目前在公開媒體找不到這兩張照片的出處,應該是來自我軍內部報紙和刊物。
此外,還有網友轉載中國海軍內部報紙對海軍試飛大隊首任大隊長程海林的典型報道,稱程海林擔任航母建設某核心技術試驗試飛現場指揮部試飛指揮組組長兼首席試飛員,首飛實現了中國航母建設領域世界領先的重大突破。這被解讀為中國航母陸上電磁彈射殲-15取得圓滿成功。
不過相比較而言,中國航母電磁彈射的發展速度,仍然遠落後於美國。2010年12月美軍陸上電磁彈射F-18,這就是相差6年。有傳聞中國的003型航母,即國產第二艘航母將採用電磁彈射系統,該艦最快也得在2020或2022年服役,這意味著中美相差3-5年的差距。中國的陸上航母電磁彈射裝置仍然處於保密狀態,但美軍卻在10月份公開了大量最新福特級航母電磁彈射器和先進電磁阻攔裝置的測試畫面。
與蒸汽彈射器不同,電磁彈射器能把飛機加速到起飛所需的精準確速度。所以彈射更平穩,機身所承受的壓力和磨損更小。此外,電磁彈射器還具有重量輕、運行和維護費用低廉等優點。
然而電磁彈射器在美軍福特號航母上發展並不順利。艦載機彈射試驗的時間卻比原計劃推遲了兩年多。美國軍方在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稱,「福特」號電磁彈射器平均240次彈射就會出現嚴重故障,遠達不到設計要求的4000多次平均無故障間隔。此外先進阻攔系統的平均無故障間隔甚至只有20次。其阻攔阻攔裝置的水力渦輪機構存在問題,導致著艦的時候阻攔裝置僅僅能吸收50%的衝擊力,這意味著艦載機很有可能停不下來,結果就是衝進大海。
航母彈射和回收系統的可靠性是戰鬥力的基礎保障,美軍福特號出現如此重大問題就意味著戰鬥力的大幅縮水。難怪美國總統都在視察福特號時都公開批評其電磁彈射器、先進阻攔索等裝置不好用。可謂是奇恥大辱。為了證明自己,2017年7月28日福特號航母完成了首次F-18艦載機電磁彈射和先進攔截索著陸的測試(上圖)。這次測試成功標誌價值129億美元的福特號航母距離正式服役作戰又近了一步。
電磁彈射沒了水蒸氣
在10月初美軍公布的視頻中,福特號航母艦載機進行了數次甲板彈射和降落測試。和蒸汽彈射相比,電磁彈射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了甲板上雲霧繚繞蒸汽,似乎少了點浪漫色彩。另外美軍的電磁彈射還沒有進入攜帶實彈階段,F-35戰機也沒在福特號上實現起降。
這個阻攔距離長不長?
不過美軍艦載機在福特號航母的降落距離,似乎和尼米茲核動力航母相比似乎更長一些,這從某種程度上驗證了外界對其阻攔裝置的批評。雖然不至於說艦載機衝進大海,但勢必會影響福特號實現正式服役的進程。
相比美軍航母,中國海軍航母部隊還是一個小學生。但中國也在奮起直追,攀登航母技術發展的最高峰。我們相信,在馬偉明等中國專家「領先就領先美國」的精神帶領下,中國航母必然會在未來趕超世界頂尖水平。


※喬治亞軍隊也開始走向西化之路 但單兵裝具還差點意思
※世界第一坦克曝光並非99式:這國想讓中國永遠追不上
※31年前中國航天走向國際:一小國雪中送炭一大國下黑手
※中國1天曝兩種武器「黑科技」:為何美國看到大驚失色?
※中國造半潛船好牛:把美軍挨撞9000噸大驅送日本修理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