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新專輯雖不會大熱,卻很輕鬆
【漲姿勢】
陳奕迅的新專輯《C"mon in~》,是一張完全由香港音樂人及團隊打造的國語專輯,是一張完成度很高的復古專輯,但卻註定不會是一張大熱的專輯。究其原因,像《披風》這樣的首發主打,就旋律方面來講,完全撐不起市場對陳奕迅這個品牌的期待。
這是一張
「港樂化」國語專輯
陳奕迅的新專輯《C"mon in~》,是一張國語專輯,卻又是一張港樂化的國語專輯,這種製作方式,在華語樂壇並不多見。
通常來講,香港歌手發國語專輯會採取三種模式。一種是將粵語歌重新改編成普通話版本,像張國榮的《拒絕再玩》就是如此;另一種是請中國台灣地區或者大陸地區的音樂人,進行完全的量身定造,以國語歌手的標準來製作專輯,比如謝安琪的《第二個家》,陳奕迅的《Rice & Shine》等。當然,前兩者有時候也會以混合的方式出現,比如張學友的創紀錄經典專輯《吻別》,就是以兩首國語原創歌,加八首粵語改編曲組成的。
而這次陳奕迅的《C"mon in~》,則是一張完全由香港音樂人及團隊打造的國語專輯。如果不是因為葛大為和易家揚的歌詞,而換成香港詞人用粵語填寫,這就是一張標準的粵語專輯。要知道,雖然我們叫喚了港台歌曲很多年,但實際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流行樂,是有很多音樂屬性的差異的。
如果只從這點來講,《C"mon in~》就是一張可以保證音樂質量的專輯。這麼說,並不是認為中國台灣和大陸地區的音樂人,無法提供高質量的作品。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香港歌手其實在音樂上,還是具有一定的水土依賴性的,無論林憶蓮、林子祥、張國榮、楊千嬅、古巨基還是陳奕迅,他們的粵語專輯整體質量,遠遠超過國語專輯,都是不爭的事實。
這次《C"mon in~》的主創音樂人是陳哲廬。陳哲廬這個名字,對港樂歌迷來講,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曾經和另一位音樂人郭偉亮,共同組建過Swing組合,其復古的音樂風格,在香港樂壇也是獨具一格。而其實在五年前,他和郭偉亮就共同為陳奕迅創作過專輯《…3mm》。
這是一張
完成度很高的復古專輯
《C『mon in~》不是典型陳奕迅的國語專輯,畢竟陳奕迅牌的國語專輯,歷來的重任就是市場、就是主打歌。但《C"mon in~》更多還是一張完成度很高的復古專輯,曲風既是陳哲廬擅長的放克、藍調和爵士那種黑人音樂律動,也是那個人來瘋的陳奕迅最喜歡的鬆弛狀態,一如他在舞台上自創舞蹈時的輕盈自在。
整張專輯其實在第一首歌《放》中,就已經奠定了基調。《放》在音樂中是放克(Funk)律動的放,但在情緒上,則又是英文歌名Relax那個放輕鬆的放。其實對陳奕迅來講,他和周杰倫有著同一個命題,即作為迄今為止,華語樂壇最後一代的兩位「天王」,他們身上總是背著超越音樂本身的包袱,人們總是會以巔峰的他們,去要求他們的新作品,這也使得他們在寫歌、唱歌時,難免會有一種緊繃的感覺。而陳奕迅比周杰倫有利的是,他不用背上自己創作的包袱,而可以依賴團隊的調整,來轉換自己的音樂方向。
與此同時,《C"mon in~》這張專輯裡,通過填詞人的筆,也可以從細節處,把握陳奕迅如今的心境和狀態。典型如《收心操》,呈現的就是一種現代版的過盡千帆,雖然結局是「陪你到老」的愛情故事,其實何嘗不是對理想生活的一種傾訴。這種感覺,就像羅大佑在不久前推出的專輯《家III》——批判歌手不見了,但羅大佑卻通過音樂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家。不能讓所有的歌迷滿意,卻能夠在音樂里自在自如,其實也挺好。
整張專輯在律動部分,做得相當具有質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放克舞曲,老派但絕不落伍的電音,雖然比不上現在EDM那麼音色密集,但更有一種舊時代的紳士、儒雅感。無論是節奏還是音色,陳哲廬也都處理得比較溫和。
在慢歌部分,專輯同樣也用了很統一的製作方法,藍奕邦創作的《零下一分鐘》,雖是一首港樂味道十足的慢歌,卻因為有了酷爵士的小號,讓作品平添了一抹暗藍色的背景;《披風》同樣是以柔爵士的編曲,為作品披上了一件質感的披風,聽來不落俗套。
BUT
主打歌缺乏話題和傳唱性
但《C『mon in~》這張專輯,卻註定不會是一張大熱的專輯。究其原因,像《披風》這樣的首發主打,就旋律方面來講,完全撐不起市場對陳奕迅這個品牌的期待。而且整張專輯無論是傳唱性還是話題性,都缺少一首扛鼎市場的作品。只能說這是一張從陳奕迅角度來講,讓他唱起來輕鬆自如的專輯;從陳哲廬及團隊來講,也是做得鬆弛自在的專輯。但對歌迷來講,拋開對陳奕迅的認知或情感,單純從直覺的角度來聽,《C』mon in~》至少在這個要求主打歌醒目的時代,並非一張爆款性的良品專輯。
□愛地人(樂評人)


※底價28億 首創集團擬出讓「京津高速」60%股權
※融創中國9月份合同銷售額增長218%
※揭秘鹿晗財富版圖:名人榜第二 近一年收入超2億
※精神疾病的這些誤區該糾正了
※燕郊傳銷清零戰:建百人規模的打傳辦 明確清零時間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