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闖入230多年的橫江鐵索,打通紅軍生命線!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到今天整整九十年了。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毛主席率領的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瑞金中央蘇區、長征等革命實踐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今天起,我們將一起聆聽歷史的腳步,回顧那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
上一篇說到紅軍一日一夜行軍240里山路,還要擊潰阻擊的敵人,架設被毀掉的橋樑,結果真的創造了奇蹟,按照預定時間趕到了瀘定橋。
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境內,建於1701年,沒有橋墩,由十三根鐵索構成,全長近一百零二米,寬兩米半。兩邊各有兩根鐵索,作為橋欄,地下並排九根,覆鋪橋板,作為橋面。鐵索有碗口粗,以三十多厘米的鐵環相扣而成,鐵索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岸的鐵樁上。整個鐵索橋懸空於距河面三十多米高的高空,西岸是雪峰高聳的貢嘎山,東岸是岩壁陡峭的二郎山,下面是濁浪滔滔、濃霧升騰的大渡河谷。水聲轟鳴,鐵索搖晃,人行其上,耳聾心悸。橋畔立有石碑一塊,上書兩行詩句:「瀘定橋邊萬重山,高峰入雲千里長。」
紅4團到達時,橋上只剩十三根光滑的鐵索。不要說是爬上鐵索過河,就是看一眼都頭暈目眩。對岸的川軍見紅4團到達,將機槍在橋頭密集擺開,瘋狂向紅軍射擊,迫擊炮彈也不時地落到了河西岸。他們根本就想像不出紅軍會有什麼辦法「飛」過瀘定橋,高聲喊道:「有種飛過來吧!你們要能飛過來,我們就繳槍啦!」紅軍官兵被喊得火起,也對喊道:「老子不要你的槍,要你的橋!要了橋,再繳你們的槍!」
紅軍必須奪取瀘定橋,否則紅軍主力就無法搶在國民黨「追剿」軍之前渡過大渡河,就會陷於萬劫不復的險境。紅4團以破釜沉舟的無畏氣概,發起了奪橋之戰。黃開湘、楊成武到橋頭仔細觀察對岸情況後,在河邊的天主教堂召開營連幹部會,決定組成奪橋突擊隊,在強大火力支援下,攀鐵索爬到對岸,打開通道;以一個連攜帶木板,隨突擊隊後鋪設橋板。奪取鐵索橋後,兩個連立即過河,奪取對岸的敵軍橋頭工事,佔領瀘定城。另以兩個營組成活力支援隊,以稠密的火力封鎖河對岸通往橋頭的道路,制止敵軍增援橋頭。同時,以軍團配屬的教導營部署於打箭爐方向,警戒康定方向的敵軍。
組成突擊隊的任務交給了第2連,共選出二十二名勇士作為突擊隊員,2連連長廖大珠擔任突擊隊長。每人配備一把馬刀,一支衝鋒槍,十二顆手榴彈。
在紅4團進行奪橋準備的時候,右岸行進的紅1師先頭第2團已在距瀘定橋二十五公里的鐵絲溝與川軍第4旅第11團展開了激戰。這裡地勢非常險要,左側是咆哮的大渡河,右側是高聳入雲的高山,只有一條小路在山半腰通過。川軍佔據險要,擋住了紅軍的去路。劉伯承親自指揮奪路之戰,令鄧華率紅2團2營翻山繞到敵軍側後,令肖華率1、3營正面強攻。正在左岸紅4團後跟進的紅1軍團主力也以隔河火力支援紅2團進攻。激戰幾個小時,紅2團在隨後投入戰鬥的紅3團一部協同下,突破川軍陣地,並一路追擊,攻佔川軍第4旅旅部與預備隊所在地龍八鋪,殘敵向化林坪潰退。紅2團的作戰行動,不僅打開了由右岸通往瀘定橋的通道,而且有力地牽制並打垮了川軍第4旅主力,極大地減輕了紅4團奪取瀘定橋的壓力。
在瀘定橋,紅4團一切攻擊準備就緒。5月29日下午4時,總攻開始。紅4團數十名司號員一齊吹響衝鋒號,所有武器一齊向對岸開火。剎那間,瀘定河谷槍彈如疾風驟雨,喊殺聲震天動地。二十二名紅軍突擊隊員,衝上懸空搖晃不止的鐵索,向對岸爬去。緊跟在突擊隊後面的是連長王友才率領的3連,除攜帶武器外,每人夾著一塊木板,邊鋪橋邊衝鋒。
面對攀索而來的紅軍突擊隊員,對岸的川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嚇得一時竟不知道該做什麼,直到紅軍突擊隊員爬出一段距離,方開始放槍,輕重機槍射出的子彈打得鐵索火星四濺。黃開湘眼睛冒火,喊道:「給我把敵人的機槍壓下去!」紅4團的特等射手們集中火力,迅速打啞了敵人的火力點。
紅軍突擊隊員爬過鐵索橋中段,動作越來越熟練,前進速度不斷加快,距對岸橋頭越來越近。對岸工事中的川軍已經被紅軍突擊隊員的無畏氣概所震懾,被紅軍的強大火力所壓制,魂飛膽破,完全喪失了抵抗的勇氣,紛紛從工事里鑽出,掉頭逃命。
紅軍突擊隊員終於爬過了最後一段鐵索,站起身來,準備衝鋒。川軍營長周桂山見紅軍衝過橋來,聲嘶力竭地向嚇得呆若木雞的部下喊道:「快點火,快點火!」原來川軍怕紅軍過河攻城,把從橋上抽下的橋板全部堆放在城門前,並澆上煤油,準備一旦「水」擋不住紅軍,就用「火」繼續擋。
西城門烈焰衝天,一片火海。已經衝到橋頭的突擊隊員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給搞愣了,停了下來。對岸的楊成武見狀,焦急地喊道:「衝過去,莫怕火!廖大珠,快衝啊!」黃開湘和其他人也一起喊道:「同志們,衝過去!敵人垮了!」
廖大珠高喊一聲:「跟我沖!」端著槍第一個沖了上去,其他的突擊隊員也一擁而上,沖入了火海。沖在前面的廖大珠帽子著火了,眉毛燒沒了,把帽子和上衣一甩,光著膀子,左手端槍,右手持刀,衝到了城門旁。守衛城門的川軍還沒來得及關門,就被迎面衝上來的「火人」消滅。紅軍突擊隊趁勢沖入城內。
川軍第38團團長李全山見紅軍沖入城內,連忙組織預備隊在城內進行反撲。紅軍突擊隊員個個如「烈火金剛」,遠了用手榴彈炸,近了用槍掃,川軍雖然人多,但被他們沖得七零八落。突擊隊員彈藥用完了,就掄起馬刀,與敵人殺作一團。王友才帶著3連鋪好橋板後沖入了城內,楊成武帶著二梯隊沖入了城內,黃開湘率領後續部隊也迅速過橋投入了巷戰。激烈的肉搏戰在全城各個角落展開,川軍被紅軍馬刀砍得鬼哭狼嚎,四處逃竄。
李全山再也頂不住了,給位於龍八鋪的旅長袁國瑞打電話求援。袁國瑞的旅部此刻正遭到紅2團的猛烈攻擊,自顧不暇,剛說幾句,電話就中斷了。李全山心知不妙,擔心繼續打下去,會被左右兩岸殺來的紅軍合圍,帶著部下倉皇逃往天全。
戰鬥進行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勝利結束。英雄的紅4團再次建立殊勛,勇奪瀘定橋,佔領瀘定城,為紅軍擺脫險境殺開了一條血路。奪橋的二十二名紅軍突擊隊勇士,三人光榮犧牲。為了表彰紅4團所建立的功勛,中央軍委向紅4團頒發獎旗,並給二十二名突擊隊員和黃開湘團長、楊成武政委頒發獎品:每人一套印有「中革軍委獎」字樣的列寧服、一支鋼筆、一個日記本、一個搪瓷碗、一雙筷子。這在當時,已經是最高的獎賞了。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自由打賞或轉發!謝謝您!!


※50年後美國史學家親臨絕境,驚嘆紅軍當年不可思議的壯舉,感慨萬千
※另一支紅軍讓蔣介石不寒而慄,從3百人發展為8萬人,擊潰川軍精銳
※毛主席誇此帥比孔明強,沒有七擒七縱卻深得彪悍民族的信任,為何?
※在此天險之地,毛主席為何講起石達開的故事,他又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最危急時刻,意外發現敵軍留下的唯一渡船,彷彿冥冥之中天意助紅軍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