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典詩詞中藝術手法之時空的交錯手法

古典詩詞中藝術手法之時空的交錯手法

古典詩詞在處理時空變化的藝術手法,往往是同時存在或交錯進行的,一首詩中既有時間的延展、凝聚或變形,又有空間的擴展或濃縮,兩者或先後、或並行,或交錯進行,形成特色的藝術魅力。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採取的藝術手法,既有空間變化也有時間變化。從時間轉換來說,是「今宵——他日——今宵」的迴環;從空間轉換來說,是「巴山——西窗——巴山」的迴環轉換。這首詩構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讀者,令人百讀不厭。

蕭然

王安石

蕭蕭三月閉柴荊(時),

綠葉蔭蔭忽滿城(空)。

自是老來遊興少(時),

春風何處不堪行(空)。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再次罷相後,隱居金陵鐘山時所作。此時,他在江寧府和鐘山之間築了一座半山堂,讀書誦詩、談禪出遊,也不廢著述。這首詩吟詠了他在暮春時節的感受。首句是時間,第二句是空間,第三句再是時間,第四句又是空間,呈現很整齊的對應關係。從空間來看,極力渲染春色之濃、之美;但從時間來看,又著意強調意興闌珊、閉門獨坐,與時間上的春色之濃、之美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反映了詩人雖然雖然過著隱居生活,但依然關心國事,對新法推行遇阻無法釋懷的複雜感情。

杜甫《洞房》

洞房(空)佩環冷(時),

玉殿(空)起秋風(時)。

秦地(空)應新月(時),

龍池(空)滿舊宮(時)。

系舟(空)今夜遠(時),

清漏(空)往時同(時)。

萬里關山北(空),

園陵(空)白露中(時)。

此詩是杜甫寓居夔州期間,因中原戰亂仍未平息,返家無望。詩人在清秋之夜,因秋月觸發而生故國舊君之思,以一個宮人的口吻,寫出時代的感傷和個人的不幸。前四句虛擬長安夜月之景,感念貴記之亡;後四句實寫夔州秋夜之景,感明皇之亡。從全詩來看,「洞房」是空間位置,「佩環冷」則是點明季節,一句之中時空交織;第二句「玉殿起秋風」至第六句「清漏往時同」結構完全相同。第七句只有空間變化,結句則又變成時空交織。時空的不斷交織轉換,將今日的凄涼與昔日的鼎盛,故地的遙想與異鄉的清冷反覆呈現,其中又通過空中的「清露」與季節上的「秋風」將今與昔、故國與異鄉連成一個整體,更加深了漂泊異鄉的凄涼和戰亂未息、故國難歸的幽怨。

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時)草連空(空),

天淡雲開(空)古今同(時)。

鳥去鳥來山色里(空),

人歌人哭水聲中(時)。

深秋(時)簾幕千家雨(空),

落日(時)樓台一笛風(空)。

惆悵無因見范蠡(時),

參差煙樹五湖東(空)。

這首詩是杜牧游開元寺,登水閣時的所見所聞及觸景所發而作的。此詩前六句以六朝文物消失和天光水色依舊對比,表達一種人事無常而自然永恆的感慨。後兩句忽然又聯想到范蠡,感慨「蕭條異代不同時」,自己與他無緣相見,只能懷著仰慕的心情憑弔他的遺蹤。第一句「六朝文物草連空」和第二句「天淡雲開古今同」,都是一句之中時空交織。三、四兩句是由「空」到「時」;五、六句和一、二句時空組合完全相同;七、八句則是由「時」到「空」。 在表達手法上,空間描繪明麗秀美,節奏輕快,語調流暢,格調明朗俊健。時間表述則重在抒發人生感慨,語調低回,情緒惆悵。通過這種時空交織和反覆變化,一方面讚歎宣州的秀美富庶,一方面又生髮人生的傷感和惆悵。

原創搜索

在底部的輸入框中輸入詩句即可搜索喜歡的詩詞,比如輸入:詩詞歌賦

分享文學

不吝賜教

我們接受任何形式的吐槽和讚賞^_^

關注草根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草根文學齋

微信號:caogenwenxuezha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文學 的精彩文章:

絕句的創作方法:今昔法
古典詩詞中「反常合道」藝術手法
清波脈脈繞城流,瓊花簇小樓
我不會為你而死
閃電小說-之前的夢想

TAG:草根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