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考生殿試成績不理想,乾隆說:你的名字很吉利,朕欽點你為狀元!

考生殿試成績不理想,乾隆說:你的名字很吉利,朕欽點你為狀元!

自科舉制度誕生以來,歷朝歷代都有學子通過考試進入朝堂,為國效力。從大唐至滿清,共產生638名文狀元,185名武狀元,其中,第一位狀元為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狀元孫伏伽,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的劉春霖。

古代科舉

科舉選拔人才的過程和形式皆十分複雜,具體來說,分為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幾個階段,通過層層刪選最終進入朝堂的,基本上都是學富五車的飽讀之士,而能被欽點為狀元的,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歷史上有的狀元金榜高中,還真有些幸運因素,比如乾隆年間的考生胡長齡,就是因為名字取得好,被皇帝欽點為狀元。

胡長齡像

胡長齡生於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乃是一位寒門學子。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胡長齡大魁天下,被乾隆帝欽點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一職,從此踏入了仕途。

其實論才學,胡長齡並不算是這一屆考生中最出眾的,尤其是殿試這一關,他只取得了第十名,這個成績,按理說狀元怎麼也輪不到他呀!可幸運的是,胡長齡遇到的這位決定他前程的皇帝,是史上最自戀的皇帝——乾隆爺!

乾隆

乾隆自詡「十全老人」,他執政期間,最大的德政,恐怕就是善待全國的「人瑞」了。在他七十歲的時候,翻遍史籍,和歷史上超過七十歲的皇帝相比較,最終得出結論:他自己才是最完美的一個!為啥呀?福壽雙全嘛!乾隆之前的兩代皇帝是康熙與雍正,他爺爺他爸爸辛辛苦苦打下了大清殷實的家底,他不光坐享其成,還有幸享受了那麼長時間,換言之,活得久才能創造出驚天動地的政績!也是出於這種意識,乾隆才非常鄙視前朝崇禎帝懸樑自盡的行為,認為一個皇帝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是不可能在治國上有所作為的。

乾隆與和珅

雖然,胡長齡殿試的成績並不理想,可他的名字引起了乾隆極大的興趣,胡長齡?這不就是指他這個胡人長命百歲的意思么?這真是太吉利了!乾隆當即龍顏大悅,欽點胡長齡為新科狀元,於是,大清歷史上唯一一位因名字好彩頭而獲得皇帝青睞的狀元,就這樣戲劇性地誕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為何說滿清王朝是亡在乾隆手裡,而不是慈禧,這幾點原因最是關鍵
乾隆摯愛,《快雪時晴帖》究竟好在哪?
你知道紀曉嵐設謎救親家的目的是什麼?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