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別人家的孩子更順眼
80萬爸媽正在關注的教育平台。共享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值得讀的童書,最優質的課程推薦。
01
別人的始終是最好的
《愛情公寓》中曾小賢說過:「從小就有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很好,天天就知道讀書,長得又帥,每次考試到考年級第一。長大以後,他還交了一個又正點又有錢的女朋友。研究生和公務員全考上了……」
也許每個人從小身邊都有個別人家的孩子,傳說中,他聽話懂事,勤奮好學,是個一點也不讓父母操心的天使寶寶。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是鄰居家哥哥,是親戚家妹妹,還有父母朋友的小孩,只要有一點點做得比你好,就會被父母三天兩頭拎出來念叨。
我有個表姐,只比我大十個月,就是我媽嘴裡的別人家小孩,表姐總是比我整潔乾淨,乖巧伶俐,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是表姐的表彰大會,我的批鬥會,當時我心裡想,我媽覺得表姐那麼好的話,為什麼不再生個表姐一樣的孩子呢?
02
褪去蒙蔽雙眼的攀比
看清本質
如今的我,有了自己的小孩,雖然有小時候的經歷引以為鑒,告訴自己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我的孩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但偶爾還是會下意識得去比較:別人家小孩四五個月就長牙了,我們怎麼十一個月了牙尖尖都沒摸到?別人家小孩跟我們家年齡相當,怎麼個頭要高一些?別人家小孩視力好好的,我們家這個怎麼就開始近視眼了?為什麼,總是別人家的孩子更順眼?
漸漸的,能體會些當初父母的心思了,愛之深責之切,父母對孩子有滿腔的期望,她希望你變得更優秀更美好,卻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只能用側面去敲打激勵,用別人家孩子告訴你不足之處,希望你不斷進取。
做父母的越是愛孩子,越是希望孩子優秀,越會對孩子嚴格要求。這樣一來,父母常常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孩子的優點,久而久之就會越看越不順眼。
03
從細節引導孩子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
其實,覺得別人家孩子更順眼,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自己沒有安全感,擔心焦慮,不能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和自己一樣有獨立的自我意識。
每一個孩子都是需要鼓勵的。他的每一個細小變化、每一點細微進步都應予以及時肯定,因為這裡面包含的是小小的他的堅持和努力。一次次的表揚別人家孩子,只能讓自己孩子自尊心受損,讓他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要知道,在幼小孩子的眼裡,父母就是自己的世界。
最關鍵的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否反思過,我們每天對孩子的要求,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對孩子有用的?父母對孩子的關心真的做到無微不至了嗎?
現在跟幾個孩子媽媽經常一起聊天時候,也會有意無意做一點對比,但是此時我的心態和想法變了,我覺得孩子身上有不好的變化,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及時找到原因,引導幫助孩子糾正過來。
04
完美的孩子並不存在
雖然眾多父母希望給孩子找一個榜樣,但是用這種對比方式並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弄不好還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的觀念里總是需要和他人比,那麼父母的眼中,總有更多更完美的孩子比自己優秀,孩子內心就會感覺「沒希望」,因為做得再好,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更優秀。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客觀向上的評價,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多數都是從身邊人的評價開始的。如果父母能夠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並且關注自身的不斷進步,孩子才能夠感到被關注,才有進步的動力和信心。
轉念一想,也許你的孩子現在正是其他父母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也許他們成績不突出,但是他們做事總是認真踏實,也許他們沒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愛好並願意努力付出,只要你願意去找,孩子身上總是有許多閃光點。由於你的忽略,你對「別人家小孩」的關注,忘了給自己孩子鼓勵,多發掘孩子身上的優勢,他們會變得更加開心,更加自信。
完美的孩子並不存在,雖然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優秀的人,但有些父母身為成年人,卻不能用成熟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教育方式,他們會將自己心中對孩子的完美期待無限放大,一旦孩子稍微不達標,就恨不得馬上採取各種方式去操縱、去改造,對「別人家孩子」的讚美和肯定,實際上正是一種教育方式的冷暴力,家長通過試圖用這種「榜樣的力量」來修正孩子的時候,實際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對自己的否定和批評,這個過程中孩子並沒能接收到正向的信息,雖然他們可能犯了錯,但家長又何嘗不是以偏概全,全盤否定了孩子的現狀。
做家長的成人們,需要意識到你們的點滴行為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思想傳遞給孩子,就會被吸收,成為孩子的觀念。你的表揚肯定要多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讓他們知道你的積極關注,並且願意幫助他改掉壞習慣,揚長避短。當孩子知道原來,家長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是權威又是理解自己的夥伴時,他才能感到你對他的尊重,才能正面地認識自身的優缺點,不然無論別人家的小孩多麼優秀,他的存在將會是孩子的噩夢,是孩子極度抗拒的形象。只有家長理解孩子,尊重他的意願。孩子的成長才是良性循環,接收愛的同時學會如何去愛自己、愛父母、愛別人。
覺得不錯,底部隨手點贊喲!


TAG:心智啟迪彭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