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先進:十八大以來,中國會展業已經站到了國際舞台中央

陳先進:十八大以來,中國會展業已經站到了國際舞台中央

「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幅提升境外組展辦展能力。在國際展覽業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為總結十八大以來會展業發展成果,以創新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會展中國頻道特別策劃「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國會展業再創輝煌」專題及系列訪談。就中國會展業國際化標準化的創新發展,本網記者專訪了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名譽主席、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會長陳先進,他表示,從十八到召開的2012年到現在,這五年間實際上是我國會展業國際化水平、國際化程度發展最快的一段歷史時期。

近五年來中國UFI會員的增速明顯,擁有更大的國際話語權

陳先進介紹從展覽的層面看,全國展覽業協會(UFI)中國大陸的會員從2012年到2017這五年中從74個增長到111個,增加了37個,實際上增長了50%。中國大陸最早加入UFI是八十年代初,北京的中展集團和上海國際展覽公司。也就是說2012年之前的30年中,中國大陸一共有74個UFI會員,大概平均每年就是2.3個。但是在近五年里一共有了37個,平均每年增加7.4個。也就是近五年的平均每年的會員數是前30年平均每年會員數的3.2倍。第二是被UFI來批准的認證的項目數,近五年從57個增長到79個,增長28%。如果說前30年我們一共是有57個,平均每年是1.8個。而近五年,我們平均每年是4.4個,增長了2.4倍。是這兩個方面,這五年是增長速度最快的一段時期。

第三是我們在UFI這個國際組織地位和話語權。陳先進是從2012年到2014年三年中擔任UFI主席,也是第一位中國人擔任這個國際展覽協會的主席。而且在這個五年中UFI亞太區主席基本上都是中國人擔任的。前任是香港雅式展覽的朱裕倫,現在的侯任主席是萬耀企龍的仲剛。所以中國人在UFI任高層,這也是走向國際化的很重要的標誌。

城市管理者在場館運營、會議組織的國際化程度顯著增強

中國會展場館的管理模式中,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中外合作、合資的管理模式。雖然上海很早就有這種中外合資建設運營的場館,從全國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最近包括深圳這個在建的全球第一大場館,當時要求要綁定一個外方的投資者來投標。從場館管理的模式來說,實際上也越來越多的在新的建設場館近五年中,在場館管理上,在管理模式上,在投資模式上也越來越多的會和海外的專業公司、專家來一起合作。要求中外合資的團隊來投標,硬性規定要綁定一個國外公司再來,才能有資格來投標。暫且不去評論這種做法的對錯,但至少說明各地對會展經營管理場館國際化的重視。現在有濟南的場館、廣東的佛山都在與國際知名會展機構合作,所以從場館管理模式來說, 國際化程度在不斷加強。另外是國際會議的增長。 隨著中國主場外交活動的不斷加強,主場外交的活動實際上都是國際活動。國際會議明顯增多,無論是政治會議、經濟會議,還是其他各種類型的會議,城市的領導者、會議專業人士的國際交往,這方面的步子也是走得很快。

陳先進認為,應該說從十八大以來這五年來,中國的會展業已經站到國際舞台的中央,已經在體現,或者逐步在體現一個會展大國的作用。所以國務院15號文件中提出,會展業能夠成為一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台。可以說五年我們走過的路程已經很明顯的有這個感覺,這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個時期,或者說是最開放的一個時期,和國際合作最頻繁也最密切的一個時期。

五年來中國會展業的標準化工作也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陳先進表示,這五年來中國會展業的標準化工作也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會展業開展標準化工作,五年來已經成為會展界的越來越多人的一種共識。他深深感覺到行業對標準化的重視程度是越來越高,而且真正把標準工作從自己企業的發展、同行業的發展能夠聯繫起來進行考慮,這是這個五年一個最大的突破。

關於標準化,運轉有這個基礎下一步工作就好做了,大家就有共同的認識了。這五年是一個統一思想,統一觀念的時段。當然從標準的制定來說,五年里也做了一些工作,基本每年都要出兩到三個標準。 還有就是對行業標準的貫徹,正在推進的當中。標準的概念已經被大家也開始接受了,現在不只是國標,包括地標,包括行業標準,甚至包括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就是標準的多樣化多種化這種格局也開始逐步形成了,這是行業規範化和品牌化發展的基礎。

政府辦展,也要從行業發展的角度把最好的技術和產品展示出來

陳先進認為,現在會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已經成為產業升級的集聚地,並起到先鋒帶頭作用。而且對創新創業也能夠起到一個驅動的作用,能夠推動創新創業的發展,因為展會上有最新的技術,最好的產品,能夠展示最尖端的研究成果和討論最前沿的理論探索,展會它在創新升級轉型中的作用就很明顯地體現出來了。所以要特別鼓勵這種會展,就是要依託產業,能夠把產業裡面這個最好的東西能夠反映出來,企業參展的積極性也就會越來越高,而且很多的行業中的領先的一些理念、技術,它往往一定會在一些展會上,它能夠集中的體現出來。

因為我們中國辦展形式是多樣多元,純粹的這種專業性展覽會,市場化運作,對這個問題,它的理解接受度就更高一點。但是有很多是一些綜合性的展,或者有一些政府起主導作用的展,這方面他們在以前的時候可能關注程度並不是太多,可能更從評價標準要從其他的角度去評價。這些展真正要走向市場化,或者這些展真正將來要有個可持續的發展,也一定要從這個方面去加強力量。比如山東的東營參加石油裝備展會辦了十屆了,是去年加入UFI的,作為一個政府辦起來的當地產業特色展會,十年走過來,已經非常專業化了。現在政府的作用實際上僅僅起到一些運營或者配套、服務、接待這方面,政府還在操作,真正的展示的技術、展示的產品或者論壇的專題,這些已經完全跟行業的發展需求已經完全結合起來,所以這個行業大家還是很有興趣來積極來參加,甚至出現展會還要排隊的現象。所以即使是政府辦展, 也要注意就怎麼能夠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能夠把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能夠拿出來,這樣才對這個產業的轉型升級才能夠起到推動作用。

中國的出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我們國家出展可以分為1.0,2.0,3.0,4.0四個版本的階段。」陳先進認為,1.0的版本時代的出展只是我們帶一部分國內的企業去參加國外的一個展會,是由國外展覽公司主辦的,有中國企業自己去參加的,也有可能像貿促會、出展公司組織的多家企業去參展。我們去參展這些國外展會不是主角,大多是放展館一個不顯眼的位置。這算是1.0版本。 到了後面這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出口增長、貿易量的增長,出現了2.0的版本,就是我們自己到國外去辦一個展覽,帶近百家甚至更多的數量的企業到某一個國家去單獨辦一個中國商品展,這個時候主辦者也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參展的也是中國的企業。對辦展的要求也高了,對運營的要求也高了,這是2.0版本。到了3.0的版本,就是中國的參展企業在一些國際展上已經成為主角了。像現在有很多國際著名的展會,它最好的展館和展位給的是中國企業,像華為、阿里、中信集團和通信企業等中國企業唱主角。這叫做3.0版本。

會展要實現企業真正的國際化,一定要和資本、媒體的力量結合

陳先進認為,現在我們要研究中國會展業走出去的4.0版本,現在還沒有一家中國的展覽公司辦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展會。就是無論這個展會是在日本辦、美國辦、德國辦,全球的參展企業都是會跟著它,以這個展會平台去開拓全球市場。

所以真正的國際化,是中國的展覽公司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公司,辦的展覽會是真正國際化、全球化的展會。希望這種4.0版本能夠早日出現。目前國內的展覽公司實力都不是太大, 因為展覽不是一個資本密集性的產業,所以它有時候做不到全球性的戰略的這種擴張。會展企業靠自己很難做到,一定要和資本的力量以及和媒體的力量要結合起來。因為資本會給你足夠的財源的支持。他認為中國會展業要好好研究國際化公司的背景和發展路徑。像勵展集團,會展做到全球第一,但它在勵展集團裡面,會展還是一個很小的部門,它最大的部分是出版物。所以中國的展覽公司將來要和有國際傳播渠道的媒體集團、互聯網公司來討論合作,然後再加上資本的力量,在「一帶一路」倡議等國際化背景下,成就真正中國會展業真正的國際化。(袁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肯亞反對派領導人宣布退出第二次總統選舉
山火煙雲作背景 加州迪士尼樂園照常營業
震顫麻痹伴睡眠障礙驗案
「多吃肉少吃主食」成新寵?「反常識」健康做法莫跟風
秋日天氣漸涼 明星博主示範風衣出街攻略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