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十七)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十七)

寅二、別明七難無畏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知見旋復,從利他加被的角度,這個知見指的是六根當中的見根。觀世音菩薩因為他的眼根的見跟色塵接觸的時候,他是旋妄復真,他不隨外塵所轉。因為觀世音菩薩他因地有這種功德,我們講自利的功德才能夠利他,所以你憶念他的聖號,就能夠使令一切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火就不能燒你。




這就是說,眼根它所對應的見,它是屬於火。




第一,觀世音菩薩內火不生,外火不起,

因為他把心中的六根之火消滅了。所以我們去憶念菩薩的聖號的時候,火就不能燒我們,這是從事相來說。




第二,你憶念觀世音菩薩時,你眼根不向外攀緣,那火也不能燒。




這有事理二種差別。



第三、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耳根:

觀聽旋復,觀就是我們依止觀照的智慧,來反聞聞自性,旋聞復性。



我們經常去迴光返照,能聞是誰?

因為耳根是屬於水,所以我們在因地的時候不隨耳根而轉,就把心中的水給消滅了,所以能夠使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夠去沉溺他。




四、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意根:斷滅妄想,我們依止迴光返照的智慧,來息滅第六意根的分別妄想,所以我們心中沒有殺害眾生的瞋心。這樣的因地,這因地是佛菩薩的功德,也可以說我們自己迴光返照,我們有這種功德。因為沒有殺心,我們入諸鬼國,這個羅剎鬼,這個鬼是要吃人的,諸鬼不能傷害。



我們過去看經論的時候說,有一個比丘他住茅棚的時候經常被鬼干擾,他持什麼咒都沒有用,他就去請示佛陀。佛陀說:你現在要修慈心三昧,你修慈心三昧的時候鬼不能傷害你。果然他回去修慈心三昧的時候,鬼的干擾就消失掉。




我們經常會跟鬼有一些問題,我們講你內在沒有問題,外在就沒有問題。我想我們修大乘佛法要有一個觀念: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外在的世界永遠是你內心的世界變現出來的。就像唯識學講的,它就是一面鏡子,所以你內心修慈悲心的人,就算鬼跟你活動,你也無所謂,大家一起共住嘛!




我過去在文殊院住了三年,那時候五位老法師都走光了,剩下我一個人住。有時候晚上真的有點事情,因為我也看到之前那個公案,我每天做完功課我就迴向,因為文殊院後面有一大片很高的樹林。我說我們今天一起共修,我不障礙你,你也不障礙我,白天是我活動,晚上你們活動,我就把所有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們,我就試著釋放善意。誒!真的沒有事。



所以你遇到蛇也是一樣,你要是起瞋心,牠馬上感應到你的磁場。你保持慈悲心,牠也有佛性,牠的反應會比較緩和一點,但是你一起瞋心的時候,牠也會有反應。後來我就知道,人跟人之間的心裡的磁場是互動的,鬼道亦復如此。所以我們內心能夠心無傷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這的確有這份的感應。




五、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動搖。




熏聞成聞,熏聞指的是我們觀照的智慧,依本覺理生起的始覺智;成聞,依始覺智還照本覺理。使令六根銷復,把六根這種向外攀緣的功能,都把它消滅了,而同於聲聽。六根的攀緣功能消滅以後,這個能聽跟所聽,回歸到一念心性就沒有彼此的對立,能聽所聽惟是一心。因為這個眾生消除了能所的對立,他被盜賊所抓,要被傷害的時候,那個刀就一段一段的損壞,使令這個兵器要傷他身體的時候就像是割水,水是無所損傷,就好像風吹光明一樣,光明當然不會動搖。因為我們沒有對立心,所以我們一個人的身體就不容易受傷。




六、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葯叉、羅剎、鳩盤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聞熏就是反聞的智慧,精明依止觀照的智慧返照本覺的理性,而啟發心中的光明。這種自性的光明遍照整個法界,這時這種幽暗的體性就不能成就了,因為心中有光明,有浩然正氣的光明。所以在黑暗的地方,你遇到葯叉(男眾的鬼,叫輕捷鬼)、羅剎(女鬼,翻成中文叫可畏),這二種鬼都會吃人的;鳩盤茶鬼(厭魅鬼)、毗舍遮(噉精氣鬼,吃人的精氣),富單那(熱病鬼)。





這個人他心中經常迴光返照,開顯自性的光明,有浩然正氣,這些鬼神就算在他的旁邊,目不能視,對他產生畏懼,眼睛都不敢看他。




我看算命的書,在道家裡說,你遇到重大的劫煞時,破煞之法,放個石頭、石敢當,有些人把石頭放在家門口,或掛一個什麼八卦的相,都可以破煞,但只是破小煞。他說真正的破大煞,用浩然正氣,培養浩然正氣,所有的煞都不能靠近。這個跟這道理一樣,心中有自性的光明,鬼神根本都不敢看你。




七、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


音性圓銷,對外在動靜二種聲塵都完全的消滅了,而且能夠依止能觀的智慧,反聞聞自性,來逆流照性,所以能夠離諸根塵二種虛妄的干擾。因為你在因地的時候,已經不隨外在根塵二種的干擾,雖然你被禁,禁閉在房屋,身體被綁住枷鎖,古代的刑具,在脖子上叫枷,在腳上叫鎖,即使你有這種禁系枷鎖,對你也不能夠產生障礙,因為你已經遠離根塵這種虛妄的染著。




八、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消除外在聲塵的動靜二種障礙,而能普遍產生大慈之力,所以使令眾生經過危險的道路,一切的盜賊都不能劫奪他的財物,乃至於傷害他的色身。





從事相來說:觀世音菩薩因為有這種功德,所以我們水不能淹,火不能燒,一切的鬼神盜賊都不能傷害。




從理觀來說:菩薩修學反聞聞自性,菩薩本身在未來生命當中,也能夠遠離這種災難,遠離這種怖畏。




蕅益大師把這段《耳根圓通》離諸障礙,跟《普門品》做一個比較。




蕅祖說,《普門品》是釋迦牟尼佛介紹觀世音菩薩果上的功德,不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說的,是釋迦牟尼佛幫他宣說的。




觀世音菩薩對眾生有什麼加持力?他講了三十二應身,叫普門示現。




所以《普門品》它對觀世音菩薩的因地,基本上是沒有談到。所以《普門品》的修學是偏重在事持,偏重在佛力加被這一部份,眾生內心有障礙,憶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你心中有希求,然後跟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一接觸,啪!感應道交,去觸動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力,然後我們離苦得樂。是偏重在佛力這一部份,心力、理觀這一部份講得少。




但是本經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講到自己,從因到果修證的過程。因為修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破除了身心世界的障礙,開顯了真如本性,所以產生了三十二應身、十四無所畏、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楞嚴經》的耳根圓通它是從因到果,觀世音菩薩自己宣說的,所以它這地方的修學包括事修,也包括理觀在裡面,每一個法都包括事修也包括理觀在裡面,《普門品》是偏重在事修,蕅益大師認為有這一層差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臨終助念遭親屬反對該如何應對
佛教的十法界觀
成為富貴美女的秘訣

TAG: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