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學」臨城探秘(五)白雲寺

「文學」臨城探秘(五)白雲寺

點擊「臨城發布」可快速關注 5萬臨城人都在看!

臨城探秘(五)白雲寺

張連鋒

臨城歷史上,宋徽宗皇帝是總被提起的。不管這個皇帝執政水平如何,但他畢竟是一朝天子。在國人的心裡,貴為天子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是令人敬仰的,是不可觸犯的,哪怕他亡國,哪怕他被囚禁。正是這一原因,凡是被皇上封禪的,皇上到過的地方,皇上用過的器物,都會身價倍增,古代如此,現代也如此。臨城的白雲寺就是因此而聲名遐邇。

(圖片來自網路)

白雲寺,始建於唐代武德年(公元618年)間。武德是唐朝的第一個年號。這一時期,是個戰火紛爭的年代,起義軍四起,戰火不斷。要是這時期建寺廟,多是武德後幾年,因武德初年,李淵執政,李淵在太史令傅奕的鼓動下,對佛教採取抑制政策,認為佛教宣傳的是"不忠不孝"的思想,迷惑百姓,導致儒重於佛,佛教日漸衰落。

武德最後幾年,外亂已基本平靜,多是內部的爭鬥,這才有了玄武門事件。唐太宗自幼信佛,深信佛經「文如金玉」,開設譯經館,任命西突厥的波羅頗迦多羅主持。玄奘譯出全部657部佛經後,他為之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 凡作戰之處,包括晉州、汜水、洺州,築塔七座。貞觀年間建造的慈恩寺,殿舍計凡1897間,佛教得以興盛。凡是寺廟,皆講究風水。風水多以易經為本,講究整體環境。白雲寺就是在風水寶地之處,「其前則兩澗纏繞迢遞而環抱,其後三峰並峙,儼然立屏,其間有時白雲呈祥若隱若現,茂林山鳥,種種幽奇,口上絕巔,又有蓮花池水從上而注下,誠登臨之勝慨也」。其中所說三峰,為南、西、北三面,謂之九龍口,有九個小山頭緊緊環繞,從山崖石縫中流出了細細的溪流,形成多處山泉,主要有凈水泉、屈龍泉和柳泉,三泉也是泜河的源頭之一。白雲寺,也是在此以及以後一段時期,逐漸興盛壯大。

宋徽宗帶著他的豪華隨從在一次到山西晉陽的旅途中,到了臨城,先遊覽了大詩人蘇東坡到過的普利寺,並用他獨創的瘦金體留下了墨寶,然後一路西行,來到了蓮花山腳下的夾扭村。據《重建白雲寺記碑》記載:臨城「邑之西七十里有寺名曰白雲寺,西禪寺之下院也,地屬挾扭村,也就是現在的駕游村。宋徽宗一行在蓮花山觀賞完蓮花後,順溪而下,但見山下「夾扭寺」上空白雲飄飄,便把「夾扭寺」賜名為「白雲寺」,這就是那座曾經興盛一時的深山古寺------白雲寺了。當年,宋徽宗以「深山藏古寺」為題考試畫家的妙想,不知是否就是從這裡得到的靈感。

如今,白雲寺正在進行重建,不知它可否現往日之輝煌,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徽宗 的精彩文章:

此人出征前索要皇帝身邊美嬪,皇帝說:那可不行!此人後來當宰相
凄慘宋徽宗被金兵押解北上到五國城
国宝级书画亮相川博 宋徽宗唐伯虎真迹免费看
宋徽宗親筆御書肇慶府,鼎湖山七星岩盤龍峽,閱江樓慶雲寺三元塔
胡說八道:宋徽宗的撩妹之路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