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匯總|四大類感冒用藥的辨證要點及常用藥的鑒別

匯總|四大類感冒用藥的辨證要點及常用藥的鑒別

中醫認為感冒一般有四種:風寒、風熱、暑濕和時疫(即流感)。

另外也有體虛感冒的說法。其實體虛是內因,外因仍然是風暑濕燥寒等外邪。多數感冒的類型與季節變化有關,與風的侵襲有關,所以常加風字。

感冒可能是由於秋、冬季(或春寒)的外寒內寒(風寒)、夏季的內熱外寒(風熱)、長夏季的內濕熱外寒(暑濕)、以及天涼時的大面積病毒流感(時疫)而引起。

流感的特徵是,一上來就是高燒。

風熱感冒也會發高燒,但有一個過程。

風寒感冒與暑濕感冒也會發燒,但體溫都不會太高,一般不會超過39 °C。

流感以外的其它感冒的發燒,會有冷熱變換的過程。中醫沒有專門的退燒藥。小柴胡顆粒等有一定的退燒功效。有的中醫偏愛小柴胡湯,用它治療各種感冒,也確有一定效果。

西醫認為感冒發燒就是炎症,不外是因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這種疾病會因細菌與病毒的先後疊加而加重。

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種。

在西方,若因感冒而打吊瓶,會被認為是商業牟利的過度治療,是害人。對於上呼吸道感染,西方的醫生一般不建議病人用藥。

遇到病人堅持,也只給病人能發汗的阿司匹林、雙氯芬酸、氨基比林等葯,幫助病人發汗退燒,或緩解頭、關節疼痛。

醫生對感冒的主要處置,是囑咐多喝水、多小便、多卧床休息,靠病人免疫系統的恢復來實現自愈。

【中西感冒辯證】

西醫的此種治法,其實就是中醫的瀉法,只是西醫從不承認感冒有風寒、風熱、暑濕、時疫之分。因為治療感冒和上火從來就不是西醫的強項。

中醫敢於區分感冒,在於中醫針對不同的感冒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幫助病人更快地恢復健康。

西方醫學認為,人們之所以患感冒,與鼻腔溫度下降有關。當鼻腔黏膜溫度下降到32℃左右時,局部血液循環便明顯遲滯,免疫細胞的吞噬能力也隨之下降,各種病毒便乘虛而入。

而中醫則認為,四時六氣本為正常,但氣溫驟降時的「風」、「寒」則不再為正常六氣中的兩個,而轉為六淫邪氣。如果沒有及時添衣,致風邪、寒邪束表或束肺,則出現感冒癥狀。

【中醫用藥】

在季節交替時,容易出現「非時之氣」,比如在深秋,氣溫突然回暖等情況,此時溫病的一種——「時疫感冒」則易出現。

故在秋冬交替之際,風寒感冒與時疫感冒較為多見,辨證要點及常用藥的鑒別見以下兩表:

01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的病機是:風寒外束,衛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

機體感受了風寒之邪,其病變部位主要在肌表皮毛。

風寒邪氣與人體正氣相爭於肌表,產生一系列的癥狀表現,中醫稱之為表證。表證是機體對病邪侵襲最初階段產生的反應,常見於多種急性發熱性疾病的早期,以發熱、惡寒、舌苔薄白、脈浮為特點。

風寒邪氣侵犯人體,由於邪氣輕重的不同,患者體質強弱有異,所產生的病理變化和癥狀也不一樣。

如感邪較重,並以寒邪為主,則正邪激烈相爭於肌表,造成皮毛閉塞、衛陽被遏、氣血不利的特殊病理變化,其反映於體表的典型癥狀為無汗、頭身疼痛、脈浮緊等。

代表藥物有感冒清熱顆粒、感冒軟膠囊、風寒感冒顆粒和通宣理肺丸。

02 時疫感冒

時疫感冒,即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病毒性傳染。中醫古時稱其為溫病,並有專門的「溫病」學派的理論和藥方。

病因,時疫感冒多由具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又稱戾氣傷人致病。戾氣具有時令季節性,當人體抗禦外邪的能力相對減弱時,往往乘虛致病。

另外部分醫者還會給患者開出利巴韋林噴劑和鹽酸金剛烷胺片等抗病毒藥。不過應注意的是孕婦和哺乳期禁用這兩個葯,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禁用鹽酸金剛烷胺片。

流感不同於感冒,在於流感傳染。此病流行起來病人一倒一大片。此種感冒發病急病情重,發病初期即發高燒是其主要特徵,同時兼具所有感冒的其它特徵,如咳嗽、流鼻涕、頭痛等。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風熱感冒和暑濕感冒的常用藥。

03 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的病機是: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表失和,肺失清肅。

《諸病源候論風熱候》:「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於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目欲脫,涕唾出。」

風熱感冒的代表藥物有雙黃連口服液、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丸和羚翹解毒丸。外用藥物有薄荷錠。

04 暑濕感冒

暑濕感冒與風熱感冒有幾分相似,因此也被稱為熱傷風。暑濕感冒與風熱感冒的主要區別在於,暑濕感冒不僅有熱,而且有濕熱。

暑濕感冒的特徵:鼻塞、流涕、咳嗽、惡寒、發低燒等感冒癥狀。

對暑濕感冒者,建議服用清暑解表或祛濕解表的中成藥:保濟丸、柴連口服液、新加香藿飲(銀花連翹)或藿香正氣水(水比膠囊療效快得多),若高燒不退可服用中藥湯劑:蒿芩清膽湯。

來源/藥店智匯 文/平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