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認為明朝無名君、名將和名士,這個說法站得住腳嗎?
在某一期《曉松說》中,高曉松講到明朝時,將明朝總結為一個「三無」朝代,即無名君、無名將、無名士,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論,這樣極端的說法站得住腳嗎?
高曉松在節目中
明朝作為最後一個漢族執政的封建政權,創造了世界公認的燦爛輝煌的文明,但這個龐大的帝國最後竟被十幾萬清軍揮戈南下奪取了江山,這也成了一部分「漢族主義」國人心裡的痛處。
因為這個原因,網上出現了一大波「明粉」,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攻擊清朝的「異族」政權,從而凸顯明朝社會的先進與發達。尤其是前幾年《明朝那些事》最火的時候,明粉一族的活躍度達到了高峰。
當年明月著作《明朝那些事》
明粉偏激的言論自然招致很多人的不滿,包括很多漢族人士也對明粉的「唯漢至上」看不慣,高曉松就是其中一例。但如果因此就說出明朝是一個無名君、無名將、無名士的「三無」朝代,那也實在有失公允。
先說名君吧,開國皇帝朱元璋無論如何也應該榜上有名吧。與歷史上其他朝代更迭不同,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的是元朝,一個幾乎要統一了歐亞大陸的蒙古鐵蹄政權。明朝成立之初朱元璋精心設計的政治制度,也確保了明朝能綿延近三百年之久。
朱元璋
此外明成祖朱棣也曾五次北征蒙古,徹底解決了蒙古殘餘勢力,為明朝贏得了長久的邊境安定。同時朱棣也將京師搬遷至北京,「天子守國門」,在歷朝歷代也是少有的。同時還有「七下西洋」等歷史舉措,無不向世界宣揚了一個世界強國的聲威。
說到名將,縱觀明朝歷史,除了明朝末年連吃敗仗外,事實上在與外敵的對抗的大部分時間中,明朝都是處於上風的,這離不開戚繼光等名將的功勞。此外還有領導「北京保衛戰」的于謙,領導「萬曆三大征」的李如松等,也都是赫赫有名的。
朱棣
關於名士,高曉松認為明朝沒有像唐宋等朝代出現大文豪,好不容易出來個唐伯虎,還是個畫家。
這樣的說法也是充滿了偏見,事實上明朝時期同樣出現了不少大家,例如王陽明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則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他們著書立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中國五大名著中,其中四個《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都是出自這一時期。
王陽明
明朝絕非一個完美的朝代,尤其較之於漢、唐、宋等盛世,明朝確實遜色不少,但也絕不至於淪落成高曉鬆口中的「三無」朝代。事實上作為最後一個漢人執政的封建政權,明朝同樣創造了輝煌的文明,讓子孫後代至今受用。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明朝末年明軍葡萄牙僱傭兵差點打死皇太極
※戰鬥民族形成記(六)洪武大帝
※你知道嗎?甘肅省的鳳山村可是大有來頭!
※這些韓國人自稱是「大明遺民」,每年都要祭祀崇禎,傳承了三百年
※十大怪咖皇帝 明朝怪咖皇帝特別多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