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菊黃蟹肥 流言挺多 扒清傳聞 放心吃蟹

菊黃蟹肥 流言挺多 扒清傳聞 放心吃蟹

攝影 孫海

「秋風起,蟹腳癢」,農曆九月前後正是吃蟹的好時節,可是「螃蟹和水果同吃容易中毒,孕婦吃螃蟹會流產,餵養螃蟹加避孕藥」等等傳聞卻不絕於耳。如何安全、健康的吃蟹,成為很多「蟹粉」最關心也最頭疼的問題。這些傳聞到底真假,「蟹粉」又該如何健康吃蟹呢?一起來看看吧。

水果螃蟹同吃等於吃砒霜?

現實中不可能

傳聞:要數關於螃蟹的傳聞流傳最廣的就是:螃蟹與維C同吃會中毒,尤其是水果、西紅柿和螃蟹一同食用會產生砒霜。因為螃蟹是甲殼類生物,它所含的物質,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變成砒霜。

真相: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養生專家趙利仁表示,這種說法很誇張。蝦類和蟹類自身含有一定量的砷化物,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轉化為三氧化二砷(砒霜)。不過要想轉變為砒霜,必須是兩者一起大量的服用。曾有營養專家做過類似的實驗。晚餐吃一隻大螃蟹後服用300毫克維生素C,連吃三天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是吃蟹時最好避開茶水和黃柿子,因為這兩者含有鞣質,易與蟹中蛋白質結合凝固形成結石。

避孕藥喂螃蟹?會限制螃蟹性發育

傳聞:有網民稱,很多螃蟹都是喂避孕藥長大的,這樣的螃蟹肉質酥鬆,但略帶苦味,如果是孩子吃了喂避孕藥的螃蟹,很可能會出現性早熟,所以一定更要注意。

真相:一位從事多年水產養殖的張姓專家表示,避孕藥等類似藥物對螃蟹有副作用,不僅不利於螃蟹褪殼,如果用了,反而可能會讓螃蟹因為暴長而死。而另一方面,避孕藥對螃蟹最好吃的性腺部分有損無益。因為蟹黃和蟹膏都是蟹的性腺,如果蟹吃了避孕藥,就會抑制性腺的成長、成熟,如果螃蟹沒了蟹黃或蟹膏,美味就會大打折扣,盲目添加只會令養殖戶得不償失。

海蟹比河蟹更有營養?不同人群不同選擇

傳聞:海蟹生長在海里,河蟹生長在河裡,所以從營養角度來講,海蟹比河蟹有營養,能吃海蟹盡量別吃河蟹。

真相:儘管都是螃蟹,但在營養素的含量上的確有顯著區別。按照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據顯示:100克河蟹中含有193.5毫克鈉,181毫克鉀;100克海蟹中則含有260毫克鈉,232毫克鉀。100克河蟹中含有膽固醇267毫克,而100克海蟹中則僅含有膽固醇125毫克。也就是說,對於不同的人群來說,選擇食用的螃蟹品種應當有所不同。對於血壓偏高的人群來說,海蟹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它完全可能導致人的鈉攝入過量,此時最好選擇河蟹;對於只有血脂異常的人群以及因腹瀉等導致礦物質大量流失的人群則最好選擇海蟹,不但能夠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還能良好補充流失的礦物質。

孕婦不能吃螃蟹?「滑胎食物」太誇張

傳聞:即使再愛吃螃蟹的女性,如果一旦懷孕對螃蟹也是唯恐避之不及。因為有傳言稱,螃蟹是滑胎食物,孕婦吃螃蟹會導致流產,有不少孕婦已中招。

真相:記者諮詢了很多婦產專家,得到的答案是,臨床上並未見因吃螃蟹導致流產的極端病例。網上流傳的孕婦吃了某種食物導致流產,可能與個人體質有關,比如對異種蛋白過敏的女性,懷孕後如果大量吃高蛋白食物,如螃蟹、大蝦、魚類等,這些食物中的異種蛋白直接或間接地激活免疫細胞,引起化學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全身過敏癥狀,其中包括腹瀉,而腹瀉會使腸蠕動加快,甚至出現腸痙攣,進而刺激子宮收縮導致流產。同時專家提醒,對於本身體質就偏寒的孕婦來說,盡量別吃螃蟹。

給螃蟹注水增重?

專家稱會加速死亡

傳聞:前段時間,一段「商家給螃蟹打針注水」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位中年女士拿著注射器給一筐螃蟹逐一注射不明液體。有的網民稱,這是不法商販給螃蟹注水增重。

真相:「注水」螃蟹的傳聞傳了很多年,早已被多地工商部門鑒定為假的消息。國內多位水產專家也曾表示,給螃蟹注水增重基本是不太現實的,因為螃蟹體內注入液體後,環境滲透壓會產生劇變,臟器要麼失水要麼吸水,都會導致螃蟹的迅速死亡。還有專業人士做過實驗,注水後螃蟹的腹部會漏水,之後不到10分鐘,螃蟹就死了。很少有人會購買死蟹,商家如果這樣做都是得不償失的。

公蟹蟹膏其實是精液 專家稱說法不準確

傳聞:家住鐵西區的小王一直很喜歡吃母蟹的黃和公蟹的膏,可是見網上說,公蟹的膏其實就是公蟹的精液,小王看到這個消息後,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真相:趙利仁介紹,這麼說也是對的,但是公蟹的蟹膏並不單純是精液,而是公蟹精囊的精液與器官的集合,是生殖腺體,這是公蟹強壯與成熟的標誌,男性適量吃些公蟹的蟹膏,對生殖系統是很有好處的。而且蟹膏在自然狀態下為青白色半透明果凍狀,蒸熟後,就變成半透明、黏黏的膏狀,它含有水、蛋白質、脂肪酸和維生素等成分,對人體並沒有不利的影響。不過公蟹的蟹膏同母蟹的蟹黃一樣,都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在食用時要減少其他膽固醇攝入。

吃螃蟹等於吃肥肉?蟹黃膽固醇比較高

傳聞:雖然螃蟹味美且營養豐富,但「高膽固醇」的稱號一直讓人們在吃時心存顧慮。網上就流傳一種說法,吃2兩河蟹的膽固醇和5兩肥肉的膽固醇是一樣的。

真相: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不要超過300毫克,高血脂者應控制在200毫克以下。然而,按照我國的食物成分表,每100克河蟹中,膽固醇的平均含量為267毫克,相當於5兩肥肉中膽固醇的量。多數存在於蟹黃蟹膏中,而且這樣算也不完全準確,因為每天的飲食中還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所以吃螃蟹還是最好控制住量。建議每次最多吃一到兩隻,一周最多吃兩次。在吃蟹的同時要少吃肉類、內臟和蛋類,多吃豆製品、蔬菜和水果,以促進膽固醇代謝。

腹瀉痛風不能吃?換個方法也能健康吃蟹

傳聞:患有腹瀉和痛風的人是絕對不能吃蟹的。否則會加重病情,得不償失。這兩類人千萬不要嘗試啊。

真相:其實,換個方法,易腹瀉或痛風這兩類人群也是能夠健康吃蟹的。最好在吃前先喝一碗溫熱的粗糧粥。容易腹瀉的人一般脾胃虛寒,而熱乎的粗糧粥能起到暖胃的作用。此外,雖然螃蟹中的嘌呤含量也較高,但粗糧粥中富含鉀,能促進尿酸的排出。另外提前喝粥會增加飽腹感,這樣吃蟹就會相對少一些,腸胃的負擔也會減小。此外,吃蟹時最好能有姜、醋,因為蟹性涼,而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解毒之功,醋除了調味外,還具一定抑菌功效。

本版稿件由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王禹哲采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膽固醇 的精彩文章:

螃蟹雖好吃 但要謹慎膽固醇過高
8年膽固醇、甘油三酯高,用4個葉子,用一次,降一次,趕緊存!
做豬肉加這一物,常食能夠預防血液凝固,並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你經常吃的番茄醬,不僅僅是一種食物,還具有藥用價值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