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老師:快要成功時反而最危險,一般人都是這個時候失敗了

南懷瑾老師:快要成功時反而最危險,一般人都是這個時候失敗了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聖人懂得「道」的用,所以成其為聖人。佛經常拿「無常」的道理示人,大家同樣研究佛法、佛學,可是常戴一副有色的眼鏡,對於世間的無常都持悲觀的看法。實際上,釋迦牟尼的印度文化所講的「無常」,就是中國文化的「變」,天地萬物沒有不變的,不是永恆固定的。所以,生死是無常,人有生就有死,就變去了,這是必然的變去,所以教我們認清這個「變」。《易經》講變是個基本原則,印度文化講的是「現象」,叫做「無常」。一般聖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永遠是成功的,不會失敗。

「民之從事」,這個「民」,不是站在官的立場,是指老百姓而言,是代表普遍的一般人,或者可解釋為「人類」。一般人做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快到成功的時候失敗了,爬樓梯還剩一階就要爬到頂上,突然跌下來,骨頭也跌傷了,照X光打石膏,這是「幾成而敗之」。做一件事情,無論小事或大事,快要成功時就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快成功會使自己昏了頭,一高興,眼前的成功反而成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縱然不死,卻要再重新開始了。所以說一般人多半是「幾成而敗之」,在幾乎快要成功的時候反而失敗了。

但是,要注意「幾」字,再進一步做更深一層的講,成敗都有它的先機,有它的關鍵。先機是什麼?是「未兆易謀」那個兆頭。一件事情的成敗,常有些前後相關的現象,當你動作的時候,它已經有現象了,自己沒有智慧看不出來;如能把握那個「機」,就不至於失敗。所以,一般的人們「幾成而敗之」,是因為把壞的機看成成功的機,自己看不清楚,結果失敗了。這是進一步解釋「幾」的道理。

老子再告訴我們「慎終如始」,青年同學們對這幾個字要好好記在腦海里,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則。他告訴我們,到了成功的時候,你要保持開始時的那個態度,那個本色。即使做了最偉大的事,戴上皇冠,坐在皇位上的時候,也要心中無事,就像在媽媽懷抱里一樣的平凡,那就真的成功了。

更要知前因後果,不要因為成功就得意,因為學問、事業有成就而滿足得昏了頭。這樣馬上就會「幾成而敗」,失敗了。在爬到最高的時候,始終保持開始時那個心情,你就永遠是成功,因為你不自滿不驕慢,很平凡。「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滿足,永遠保持開始第一天那樣的心情,則永遠沒有失敗,永遠是進步的。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明道」,真正的大明之道「若昧」,「昧」不是完全黑暗,是有一點模糊,有一點不明,就是我們現在一句通俗的話,「天亮以前,有一段黑暗。」這一段黑暗,文學專門的名稱叫做「昧爽」,就是要亮而未亮之間,也就是現在常說的黎明。這種「昧」是自然物理的現象,也說明了道的作用。

「明道若昧」的道理,引申到為人處事方面,就是事情在成功以前.常有很艱苦的一段。在科學研究工作上,要發明一項東西時,研究到最後似乎絕望,當自己將要放棄時,忽然一個靈光來臨,發明成功了。這就是「明道若昧」。打坐修道的人,也許修了幾十年,一點影子都沒有,毫無進步。但在毫無進步當中,絕不要放棄!這一句話可以給自己當作一個安慰,也許快要悟道了,因為「明道若昧」,自己越來越笨了。這雖然聽起來像笑話,但的確有這樣的一個現象過程。

「進道若退」,學任何一樣東西,做任何一件事情,進步到一個程度,成果快要出現的時候,你反而覺得是退步。比如說寫毛筆字,開始寫的三天,越看寫得越有味道,越寫越漂亮,自己也讚歎自己快要變成書法家了。到了第四天越寫越難看,第五六天自己都不想練了,越看越不成樣子。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放棄,寫的字雖然越看越難看,那正是你書法上的進步過程。

學拳也是一樣,不管太極拳、少林拳,學了半月就想打人,覺得自己的武功天下第一,好像都可以飛檐走壁了。三個月後慢慢發懶了,半年以後,所學的通通丟光。所以,在進步以前就有這個現象,人情物理都是如此。古人只是拿人世間的經驗,以及物理的狀況,加以說明而已。

其實你真懂了,世間法作人也是一樣,一個做事業的人,當事業快要成功的時候,魔障就來了。就在你最後一分鐘,忍得過去就成功了,忍不過去就失敗了。所以出世法、世法都是一樣,事情常在要成功的那一剎那間,與學佛一樣,那相纏的魔境界就來了。你要看清楚才行,要以大智慧認得清,咔嚓一個劫數就過去了,不然就全垮了。等於你打球、開車、跑步,最後一秒鐘過去,失敗就失敗了,前功盡棄,學佛也是如此,甚至更難。這不是理論,不是光在那裡搞佛學,有什麼用?這個地方要注意。

整理自《老子他說》《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

(僅餘1席優惠名額,報名馬上截止)峨眉山金頂拜普賢菩薩。十月成都行,重走當年南師蜀中足跡,親身參拜,機緣難得,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了解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事到臨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修為
南懷瑾老師:現在很多人熱衷禪修,應懂得如何行香
第五年的中秋節——月圓之夜,思念之光、懷念恩師!
「少林昇陽益氣十二大式」 ,解修行人遺精漏丹之困擾
南懷瑾老師:我的太老師有這樣的本事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