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後剎的重要性 讓職業車手告訴你&猴王三周即戰的秘密!!!
今年八月時,Valentino Rossi在自主練習時弄斷了小腿骨,但他只花了三周的時間,就重新回到Aragon GP賽場上並且從第一排起跑,最終拿下第五的佳績。在這其中有11圈的時間他都維持在第二的位置。
當全世界都對Rossi非凡的天賦感到驚嘆的同時,實際上他的賽車也為了他的腿部的狀況做了調整。
在Aragon站Rossi的賽車做了些調整
因為右腿骨折的關係Rossi無法像以前以樣100%的用腳操作後剎車,BREMBO特別將後剎車總泵移到左把手,改由左手拇指操作。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就和各位探討
後剎車的重要性!
後剎車的使用一直有很多種說法
Rossi在捷克站的時候就測試過標準版的手剎車系統。所謂標準版,就是將右腳踏和左手壓板,使用同一個剎車總泵,但同一時間只能擇一使用。而在Rossi受傷之後,他要求腳踏板和按壓板要能同時作用,用拇指來補足因為受傷無法完全施力的腳。
其實這項裝備不是新玩意,早在25年前1992年的荷蘭站Mick Doohan在練習時發生嚴重的摔車意外,幾乎讓他的右腿需要被截肢。後來他的腿雖然被醫生救回來,但是已經無法和原來一樣施力在右腳的踏板上去操作後剎車。他要求將後剎車改到左手手把上,這就是這項裝置的起源。爾後,Doohan持續發展這套裝置,讓它更靈敏,也讓杜漢在無法使用右腳操作剎車的情形下拿到五次世界冠軍。
當年Doohan右腳已經不能操作剎車,將剎車改到左手
目前也有許多車手在車上安裝並使用這個手動後剎車,如Vinales、Lorenzo、Dovizioso和Petrucci皆是。這些人使用的版本相互之間有些微差異,使用這個裝置並非表示他們也有傷在身,而是另有理由。
車手如果要在彎道中超車,使用後剎車可以確保後輪不會打滑,一面又能保持車身重心平衡,換句話說,後剎車在此時的作用有點像是循跡系統:在彎道中段時啟動後剎,使動力輸出能儘可能維持在輪胎抓地力的極限點上,以便出彎時能儘快直立車身加速。
後剎車
究竟
該不該使用?何時使用?怎麼使用?
以上一直都是困擾許多騎士的一道謎題。從Doohan和Rossi的例子看來,後剎車的使用是重要且必須的。正確的使用後剎車,有助於車身的穩定。在直線加速時,使用後剎車可以抑制前輪的浮舉,防止翹頭的發生。在彎道使用後剎車,對於維持車身的平衡和收緊路線有很大幫助
。
關於如何巧妙運用摩托車的剎車,是一門學問。好的剎車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在最短距離內將車輛減速、恢復到可控範圍,而錯誤的操作則很可能引發一場本可避免的事故。 現代摩托車發動機的製作工藝,動輒就是超200匹馬力什麼的,然而,在沒有能與之匹配的制動系統輔佐的前提下,什麼3秒破百,極速299都是虛的。
但縱使擁有了無以倫比的動力以及精準的制動,不懂如何運用,就好比你將一部法拉利交給一位剛考到駕照的菜鳥!
很老鳥告訴我摩托車的剎車分配比例應該是【前七後三?】,即前剎佔70%,後剎佔30%,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這裡我們先打一個問號(不對,是三個!)
首先,你必須了解:當高速行駛我們遭遇突髮狀況時,有幾種方法能讓車在最短的時間內減速至可控範圍(要完全停止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
1、前剎,這無疑是最有效的制動方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後剎、雖然更多的是切斷後輪動力輸出,起到輔助剎車的作用同樣重要;
3、發動機制動力,連續降檔時
發動機
所產生的制動力遠比你想像中的作用大;
4、風阻係數,如果你感受過俯身直線衝刺時,不小心起身感覺整個人都要被吹走的帆船原理,利用仰起的身體受風阻,也是一個減速小技巧。
數據表明,世界冠軍馬奎斯在大直線後的大力重剎前後比例可以高達9:1,
有些GP車手為使後輪更穩定以易於掌控,在某些彎道上甚至選擇直接放棄後剎,因人而異。所以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緊急制動時,應以前剎為主,後剎為輔,
而沒有確切的所謂比例!既然前剎是如此的關鍵,
那麼後剎真的就只是個上不了檯面的裝飾道具嗎?
答案顯然是
否定
!如何正確運用後剎,
讓我們通過職業車手的第一視角操作為您解答!
更多【剎車】秘密
Ask For More
大師課堂| 剎車盤的奧秘
大師課堂| 你必須了解的剎車片知識
數據說話| Brembo告訴你美國站背後的剎車真相
【彎道聖經】導讀:剎車是調節速度、想辦法讓自己更快的工具


※無水印| 好久不見—新加坡女神 & 杜卡迪899
※Honda的迷你小怪獸—VTR250的滑胎體
※看完這個視頻 相信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對MotoGP 愛得深沉!」
※圖賞| 這輛隼的屁股有點翹
※大師代售| BMW R1200GS 水鳥
TAG:摩託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