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國長臉!這家公司當年差點被美國「趕出去」,現在美國高官跪求它:「請進來」
點擊上方藍字
「 環球洞察」
「數字」
即可查看精彩內容:69.
西方強制讓烏克蘭炸毀瓦良格航母, 中國港口驗船打開艙門時看懵了
70.
最怕中國的國家竟是它?竟然跪求美日俄武裝!
71.
日本人最怕最恨中國哪個省,你絕對想不到,答案竟是...
72.
剛剛,歐洲宣布用人民幣替代了美元!全球轟動!中國的機會來了
73.
若是一旦開打, 中國可動員5億兵力? 俄說出背後真相.
107.
石破天驚!馬航神秘乘客揭秘,他們又可能還活著!——馬航事件調查報告!
近日,在距離洛杉磯市70公里的蘭卡斯特,以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Kevin McCathy、加州參議院議長Kevin De Leon和蘭卡斯特市長Rex Parris為代表的約20名政要人士,出現在一個中國品牌工廠的竣工典禮上。
這距離她帶著一箱電池踏上芝加哥的土地,已經過去了將近18年。
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在北美的負責人,她曾飽嘗中國製造出海必須遭遇的艱辛,也見證了中國智造如何經受住嚴苛的美國市場的檢驗。
它是誰?她又是誰?為什麼當年差點被美國「趕出去」?
是的,它就是比亞迪,一家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而她,就是比亞迪的海外拓荒者——李柯。
早在1999年,李柯就奉命前往芝加哥,為比亞迪在美國開疆拓土。
但很長一段時間裡,比亞迪主要依靠與摩托羅拉、諾基亞、蘋果等公司的電池業務合作。
直到2010年,比亞迪在美國洛杉磯建立北美總部,開始發展新能源產業,開拓電動車市場。
作為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美國早已被本土品牌和歐日韓等車系佔據,中國的傳統燃油車想要進入異常困難。
思考之後,李柯帶著團隊決定選擇競爭程度稍小的純電動大巴,作為進入美國市場的敲門磚。
即便是這樣,依然有「三座大山」橫亘在眼前。
市場大山:
電動車作為當時的新物種,想得到市場認可要經過漫長等待,而且盈利緩慢,從進入市場到拿到訂單通常需3-5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給公司經營帶來很大壓力。
文化大山:
因語言、本地化管理,以及對當地法律法規把握不夠等問題,面臨著「水土不服」。
【清華老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爆出,震驚了世人!】
去世四年後,
他的故事才被我們知道。
在他待了大半輩子的清華園,
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秘密···
長按識別二維碼回復【財產】查看文章
偏見大山:
海外長期以來對中國製造的偏見,導致人們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比亞迪。
李柯曾感慨:「要同時面對市場培育、經營壓力、身份偏見這『三座大山』,比亞迪在美國的打拚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
2013年3月,比亞迪似乎迎來曙光——獲得來自美國長灘運輸署的10台電動大巴訂單,但接踵而來的卻是一場異乎尋常的危機。
同年10月,有美國企業惡意狀告比亞迪違反該國勞動法,洛杉磯勞工局對其位於加州的工廠和辦公大樓進行了查處。
《洛杉磯時報》很快就刊登比亞迪欺詐員工的不實消息,比亞迪隨即陷入美國勞動勞工仲裁案。
2014年3月,在美國聯邦運輸管理局的壓力下,長灘運輸署董事會不得不宣布取消給比亞迪的訂單。
絕地反擊
雖然遭遇重重危機,比亞迪並沒有退縮,決定用實力進行反擊,並就終止合約發表聲明:「我們有信心在未來贏得有競爭力的競標,我們將以去年同樣的原因勝出——我們優越的技術。」
為贏得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比亞迪挑戰了被稱為「魔鬼測試」的Altoona測試。
包含整車安全性、結構完整性、耐久性等關鍵指標測試,要求車輛在顛簸路面上持續行駛約2.4萬公里。
在經過116天的「錘鍊」後,比亞迪純電動大巴K9成為全球首輛通過Altoona測試的12米純電動大巴,同時也獲得美國聯邦運輸管理局頒發的整車生產資質。
這等同於得到在美銷售大巴和將其作為公交車經營的許可證,並獲得參與政府專項資金支持的資格。
Altoona測試:翻滾實驗、涉水實驗、火燒實驗、冰天雪地運營實驗
2014年9月,長灘運輸署重啟電動巴士招標。
次年4月,長灘運輸署董事會在進行了2個小時的爭論後,宣布比亞迪獲得60台大巴的訂單,除了此前的10台訂單,又追加了50台。
長灘一役的勝利,讓比亞迪的電動車夢在海外有了生根的可能。
美國《財富》雜誌曾稱:「比亞迪的電動公交車能夠首次實現一次充電全天行駛,改變了燃油公交車污染環境的現狀,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在美國有了一條以中國企業命名的路
在深圳,有一條七公里長的「比亞迪路」,兩旁是比亞迪太陽能路燈,地面上跑的多是新能源汽車,頭頂穿梭著是比亞迪雲軌。
而萬里之外的美國蘭卡斯特,也有一條「比亞迪路」,見證著一家中國企業的綠色夢想。
蘭卡斯特位於莫哈韋沙漠一隅,曾經終年塵土飛揚,比亞迪進入後,讓它變成了一座「綠色汽車城」。
今年上半年,該市議會投票將全城的17825盞路燈全部換成比亞迪的LED節能燈。並將其中一條路命名為「BYD Road」。
10月6日,比亞迪竣工的工廠也是在蘭卡斯特,這次竣工的是蘭卡斯特電動大巴工廠的第三期工廠。工廠佔地面積近4.1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此前這個工廠聘用了567名當地員工,三期竣工後,在將來員工人數將增至1500人,年產能也將達到1500台,要知道全美公交大巴的總量才約為4000台。
市長雷克斯·帕里斯曾說:「爭取到比亞迪大巴和電池工廠落戶蘭卡斯特,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驕傲!」本次竣工典禮上,他欣喜地表示:「到年底前,將會有超過1000人在這裡工作,而一年前,這1000個家庭還在失業的困境之中。」
朋友圈裡的國際大咖
實際上,在比亞迪走向國際化的道路上,也一直有國際大咖助陣。
2008年,股神巴菲特在搭檔芒格的推薦下,以18億港元購入2.25億股比亞迪H股,並一直持有。
最近十多個交易日,比亞迪H股大漲近60%,巴菲特所持市值也迅速增值60億港元。
2010年,比亞迪在洛杉磯建立北美總部時,被時任加州市長的施瓦辛格視為加州推廣新能源政策的成功典範:「我張開雙臂歡迎比亞迪到來,希望加州與中國的友誼能夠為雙方的環境和經濟帶來互惠雙贏。」
2013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出訪哥倫比亞時,曾對搭乘的比亞迪電動計程車e6讚不絕口,比亞迪的純電動大巴K9還在2012年獲得柯林頓基金會的測試認可。
截至目前,比亞迪在全球包括美國、巴西、日本、匈牙利等國家已擁有30多個生產基地。在全球化市場開拓上,比亞迪的新能源車足跡已遍布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城市。
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比亞迪走得很艱難,卻走得很踏實。
也唯有踏實,才能長遠。
文章內容來源於無冕財經
聲明:本文來源於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熱門
一人殺20萬日本人,日本讓他道歉,他說:南京大屠殺你們道歉了嗎
二戰前的日本在對外殖民擴張中賺足了便宜,於是在二戰中不怕死的沖了上來,把睡著的獅子當成了病危的獅子。
1941年,日本毫無預兆的像美國珍珠港開戰,打的美國人措手不及,隨後美國便採取了一系列復仇計劃。此人便是其中計劃的執行人,戰後一些不知悔改的日本人要求他向日本道歉,他霸氣回擊···
[點擊閱讀原文一起來看
他到底是誰?又經歷了什麼?
]


※看看德國人怎麼鋪地磚的,那些中國豆腐渣工程,臉紅了!
※嘩然!埋在故宮底下的神秘珍寶終於面世,買幾個國家都沒問題!
※突發!兩巨頭向美「宣戰」,直戳美心臟,世界要變天了,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高手在民間!一位大學教授十年前對中國和世界的預測,如今震動高層!
TAG:環球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