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82年的拉菲,喝到現在都沒喝完?假的喝的還那麼開心?

1982年的拉菲,喝到現在都沒喝完?假的喝的還那麼開心?

82年波爾多確實出產了一批品質不錯的拉菲,在經典港片的推波助瀾下,82年拉菲在中國成了財富的象徵。但是到今天,你喝到的82年拉菲十有八九是假的。

在1982年之前,70年代末的整個波爾多地區正陷入「假酒案」的低谷中。當時的大經銷商Cruse酒業,把廉價的散裝酒偽裝成名庄酒出售,賣出了300多萬瓶涉案酒,占當時波爾多酒年銷售量的5%。這件事讓波爾多聲名狼藉,所有酒庄的銷量都跌至谷底,甚至連一級波爾多酒庄的酒都淪落到雜貨店的促銷櫃檯上。

想像一下超市貨架上擺的都是波爾多一級酒庄的名酒 / 視覺中國

而1982年給了波爾多紅酒一個翻身的機會。1982年的波爾多地區迎來了一個完美的夏天:日照長,氣溫高,雨水偏少但並不幹旱。在這種天氣下收穫的葡萄成色飽滿,果香濃郁。完美的天氣加上改良後的釀造技藝,波爾多葡萄酒重新獲得了市場的關注。

除了那一年天公作美,80年代職業評酒師的出現,也為傳奇的82年送上了一臂之力。

在1980年代之前,評酒師更像是紅酒的促銷人員,而不是為消費者提供中立建議的紅酒專家。直到80年代的,消費者保護主義運動風起雲湧,產生了兩個最早的獨立評酒師:羅伯特·芬尼根(Robert Finigan),和羅伯特·帕克(Robert M. Parker Jr.)。兩人打破了與酒商的利益聯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中立的紅酒建議。

2004年9月9日,正在法國教皇新城品酒的羅伯特·帕克 / 視覺中國

羅伯特·帕克在自己的半月刊簡報The Wine Advocate上堅稱82年是波爾多紅酒的「世紀之年」。他不但對酒本身給出最高評價,而且像個信心百倍的股市分析師一樣簡單粗暴地告訴消費者,82年波爾多的期貨,盡你最大努力能買多少就買多少,以後肯定漲價!

不久之後,越來越多的其他評酒師開始同意帕克的觀點,包括一本很有影響力的評酒雜誌《酒類觀察》(The Wine Spectator)。整個產業對82年波爾多紅酒的評價開始壓倒性地往好的一面傾斜,這給了消費者極大的信心瘋狂買入期貨,使82年波多爾紅酒的價格一路飆升。帕克自然也隨之聲名鵲起,成為了全世界對紅酒銷量與價格影響最大的評酒師之一。

不要低估專業評酒師對紅酒行業的影響力。被《紐約時報》評價為「帕克一品酒,酒庄就發抖」的羅伯特·帕克,給一瓶酒打85分還是95分,就是六七百萬歐元銷售額的區別。

到了80年代,港商葉福章在香港成立福堯貿易有限公司(Topsy Trading Co.)自己打天下,並幸運地遇到了一筆極划算的好生意:幾百箱清倉大甩賣的82年拉菲。這次引進是一級酒庄紅酒第一次有規模地涉足大中華地區,也是拉菲在中國出名的源頭。

一級酒庄的名號在香港很快就成了身份與財富的象徵。轉眼間,香港電影里從賭神到古惑仔,都開始喝拉菲。《賭神》里,發哥帶著他自信迷人的微笑,瀟洒地要求「來一瓶82年的拉菲」;《古惑仔之龍爭虎鬥》里,秦沛飾演的馬來西亞拿督在夜總會更牛逼地叫服務員「拿幾支82年的拉菲來」;《放逐》里,林家棟則裝逼過頭地聲稱自己連「漱口都是82年拉菲」。

「來一瓶82年的拉菲。」 / 豆瓣

1990到2000年代恰恰是香港電影打入大陸市場的黃金時期,於是大陸觀眾漸漸地都聽說了82年拉菲這種神秘的炫富飲料。雖然大多平頭百姓並未嘗過拉菲的真滋味,它的品牌宣傳卻已經在大陸打下了堅實的根基:雖然我現在還喝不起,但等我有錢了,就喝這個!

老百姓喝不起沒關係,大陸的商人與官員才是酒水消費的中堅力量。中國人一向有酒桌上談生意的傳統,酒喝好了,人伺候好了,就什麼都好說。繼白酒以後,紅酒成為了商務餐桌上的新寵。

拉菲就這樣作為「洋茅台」成了大陸宴請的標配,供不應求,價格自然猛漲;而價格越漲,人們就覺得喝拉菲更顯身份,導致其更加供不應求。就像買奢侈品一樣,不選對的,只選貴的。其他四個一級酒庄就算口感再好,但僅僅因為沒有拉菲貴,就競爭不過拉菲。

2014年4月18日,第三屆武漢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上展出了許多種類的酒 / 視覺中國

97年香港回歸以後,就著地理位置的便利,廣東的商人開始將拉菲從香港的免稅商店帶到大陸的酒桌上;江浙一帶商業頭腦靈活的商人也開始炒拉菲賺錢了。2004年中國大陸降低進口葡萄酒關稅,更加助推了這一趨勢。

拉菲酒庄的所有者羅斯柴爾德集團,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就走在了成為中國最紅葡萄酒的路上,但既然木已成舟,在中國的市場推廣自然也要格外抓緊。

2005年,拉菲參加上海舉辦的「法國著名奢侈品牌展」,進一步加深自己在中國消費者心中高貴的形象;2008年,拉菲在那年的酒瓶身印上大紅色的漢字「八」,不遺餘力討好中國消費者愛吉利的心理。

在各方努力下,2010到2011年間,拉菲在中國的價格達到了頂峰。在2010年10月香港蘇富比(Sotheby's)的一場拍賣會上,3瓶1869年的拉菲被中國人拍到了150多萬元一瓶的高價,就連並不稀有的2009年拉菲的期貨,也被拍到了4萬多元一瓶。據倫敦的葡萄酒交易所Liv-ex說,好年份的拉菲紅酒比其他一級酒庄的價格要高出130%。

紅了的拉菲樹大招風,各種拉菲廣告開始出現在電視廣播與報紙。「82傳奇拉菲,獨具法國風味,值得珍藏,原價1999,現價只要999……」這對只聞其名未嘗其味的無知群眾很有誘惑力,感覺買了這瓶999元的82年拉菲,立馬躋身」喝拉菲的人「這個上層階級。

2012年9月29日,首屆北京澳門經貿交流洽談會在北京國貿展覽中心舉行。拉菲紅酒代理推廣展台 / 視覺中國

和茅台一樣,拉菲產量有限。真正意義上的拉菲酒需選用樹齡在30年到40年之間的葡萄釀造,且對葡萄的品質和窖藏環境要求極高。根據拉菲官網顯示,拉菲一年的產量在1.5萬箱到2萬箱之間,也就是20萬瓶左右(每箱12瓶)。刨去與酒庄合作的全球各王室的訂單,真正流入市場的不超過19萬瓶。其中,三分之一配給歐洲,三分之一配給美洲,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會留給亞洲。其中,中國大陸及香港每年的配額大概為4萬到5萬瓶。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稱,東莞一家知名的五星酒店一年就可以賣出4萬瓶拉菲,廣東地區每年的消費量是正常進口量的5倍以上。

2011年兩會期間,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直接表示:「(拉菲)10年產量趕不上中國一年的銷量,所以百分之八九十的產量都是假的。」

絕大部分中國人是只認中文的,所以很難看出拉菲的區別。「拉菲」這個中文名字並不是註冊商標,所以經銷商們可以把任何一個發音相近的外文名翻譯成拉菲」,既沒有在說謊,又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連拉菲酒庄的總裁克里斯多夫·薩林(Christopher Salin)都說,拉菲在中國的品牌形象上最難解決的問題,是中國人在起名上的創造力。比如把法國有一個酒庄叫做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多了一個「t」,卻一樣可以被音譯成」拉菲「。

更難辨真偽的是用真拉菲瓶子灌裝的假拉菲酒。鼎盛時期,一個正品82年拉菲的空瓶子就能賣兩三千人民幣,而且很可能被重複利用很多次,直到磨損嚴重到無法讓人信服再退休。要是再算上什麼拉菲兒,皇家拉菲,拉菲古堡之類的山寨變種,在中國買到真拉菲的幾率就更小了。

2014年11月24日,廣東深圳,南山中國經貿大廈19樓,深圳唐邦酒業公司召開媒體發布會。當著眾多媒體記者,工作人員舉起鐵鎚,接連砸碎了5瓶假「拉菲」,瓊漿淌地,令觀者咂舌 / 視覺中國

除了跟拉菲酒庄扯不上半點關係的假貨,拉菲自己的副牌和其他下線牌也一樣水很深,名字雖不同,但都帶拉菲兩個字,一般人也不知道區別。拉菲酒庄的副牌叫Carruades de Lafite,人稱「小拉菲」,區別於正牌「大拉菲」。

最好的酒要使用30-40年的葡萄藤,而80年以上的葡萄藤則太老,要換掉種新藤。在新藤長到30-40歲這段時間裡,為了節省開支物盡其用,酒庄就用這些新藤的葡萄來釀製像小拉菲一樣的低端副牌。

這些副牌本來應該非常便宜,價格比二級酒庄的酒還低,但小拉菲從2005年開始價格翻了10倍,賣出了跟其他四個一級酒庄的正牌酒差不多的價,就因為拉菲這個名字。另外一些人則認準了拉菲的五根箭標誌,所以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世界各地酒庄的產品,只要帶五根箭標誌,不論好壞都一律大受追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夜簡愛 的精彩文章:

假設人體的排泄物是可食用的且人只食用排泄物,會發生什麼結果?

TAG:深夜簡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