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痰多咳嗽,這些常見食療方備著肯定有用
文/金羊網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吳遠團
入秋之後,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有的人循例開始了咳嗽,有尤其是尤其是晚上躺著咳得更厲害、嗓子又痛又癢。從中醫上講,秋季咳嗽最常見的原因多與燥邪有關,也就是肺燥引起的咳嗽。
在廣州, 「秋老虎」還在繼續發威,令人感覺比夏天還熱,在這種氣候反常的情況下出現的咳嗽多見溫燥,主要表現為乾咳連連、少痰、喜喝涼水、舌頭髮紅。等再過一段時間之後,秋風漸緊,寒涼漸重,有時還會氣溫驟降,那時便會出現涼燥,主要表現為痰稀白、舌尖淡紅、舌苔白潤。
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何盈犀提醒,秋季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物,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止咳化痰、平喘理氣的食物,巧用食療可以減少「多事之秋」的咳嗽煩惱。
止咳平喘類
1.梨
甘、微酸,性涼。用於生食,絞汁,蒸或煨,煎湯,熬膏。
功效:清熱生津、潤燥化痰,用於肺熱和痰熱咳嗽等。不過,脾胃虛寒,便溏腹瀉,非熱性咳嗽不宜
食療方:川貝燉梨
雪梨1個、川貝2g。 梨洗凈切開去核掏空,成一個梨盅。梨盅里放入川貝,蓋上梨蓋,用牙籤固定。將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可不加)、水,隔水蒸30分鐘。
功效:清熱、化痰、止咳
2.羅漢果
甘、涼。可煎湯,沸水泡服。
功效:清熱止咳、利咽、潤腸,用於肺熱咳嗽、百日咳、咽痛等;用嗓過度、常抽煙飲酒、熬夜者。脾胃虛寒者慎用。不宜久服。
食療方:羅漢果茶
挑選個大形圓,色澤黃褐,搖不響,殼不破、不焦,味甜而不苦者為上品。500ml水可加1/4個羅漢果,一般能泡4-5次。如泡茶一般,注意水溫不宜過高。色澤紅潤、味道甘甜、氣味醇香。
功效:清熱止咳、利咽
3.甜杏仁
甘、平。生食、研末、煮粥等。
功效:潤肺平喘,補脾益胃,潤腸通便。肺燥或虛勞咳嗽、氣喘。
食療方:
(1)川貝杏仁雞
川貝2g,南北杏各5g,去皮雞1/4隻,姜蔥。雞去皮、洗凈、斬件。蔥、姜切好,杏仁用開水稍微泡片刻,剝去紅衣。把雞、杏仁、川貝、姜放入鍋內.加入調料,隔水蒸熟,揀去姜蔥,撇去浮油即可。
功效:潤肺、平喘、止咳
(2)白果果仁粥
白果20粒、甜杏仁10g、花生50g、核桃5個,粳米50g。(2-3人份)新鮮白果買回,去外殼,開水煮熟後祛除內皮;其他材料稍沖洗,與白果、粳米加水適量,熬成粥。
適用於腎虛咳嗽的人群。
4.枇杷
甘酸、涼。生食或煎湯,罐頭,果醬等。
功效:化痰止咳,生津止渴,降逆止嘔。用於虛勞咳嗽,肝胃不和的嘔逆。
食療方:枇杷川貝燉鱷魚肉
枇杷2個,川貝1g,南杏3g,瘦肉50g,鱷魚肉100g,薑片2片。枇杷去皮去核切開半,鱷魚肉、瘦肉加薑片飛水後,與其他材料同燉1小時,加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止咳補氣,治哮喘、潤肺清熱
化痰類
1.蘿蔔
辛甘,涼。熟者甘平。絞汁,生食;煎湯,煮粥
功效:清熱利咽,消食化痰,涼血生津,利尿通淋。用於肺熱痰稠,咳嗽咯血。
食療方:
白蘿蔔排骨湯、胡椒白蘿蔔炒瘦肉片 、蘿蔔鯽魚湯
2.冬瓜子
甘,涼。煎湯,煮食,絞汁等。
功效:清肺化痰,利濕排膿。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等
食療方:冬瓜子薏米煲豬肺
帶瓤冬瓜250g,冬瓜子10g,薏米10g,豬肺1副,瘦肉50g,生薑2片。將豬肺的喉管接入水龍頭中灌入清水後倒出,反覆多次直至豬肺變白,切大塊入鍋內略出水去掉血污泡沫;冬瓜洗凈,切塊,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煲煮1小時。
適合於痰熱咳喘的人群飲用。
理氣類
1.金桔
辛甘酸,微溫。蜜制,生食,泡茶,煎湯。
功效:理氣解郁,化痰止咳。可用於咳嗽咳痰,百日咳等
2.陳皮
辛苦,溫。煎湯,泡茶,煮粥等。用量為6-10g。
功效: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用於咳嗽痰多。中氣虛、胃虛有火、陰虛燥咳不宜
食療方:陳皮茯苓粥
陳皮5g、茯苓20g,煎水取汁,粳米50g,煮粥。
適用於咳嗽痰多的人群。
3.化橘紅
辛苦,溫。用於風寒咳嗽,喉癢痰多等。煎湯。3-10g
功效:散寒,燥濕,理氣,消痰
陰虛燥咳,久咳氣虛者慎用。
食療方:橘紅茶
橘紅適量,煎煮10分鐘,代茶飲,可反覆煎煮至無味。(蜂蜜、冰糖)
適用於慢支咳嗽的人群。
編輯:邱梓瑤


※珠海秋季出遊線路幫你整理好啦
※秋季多按這個穴位,可緩解咽炎、滑鼠手
※秋季孕媽必備待產包,這些物品孕媽你都準備好了嗎?
※秋季乾燥易上火 如何給孩子喝水最健康?
※秋季養生 道有道
TAG: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