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為什麼叫盞?茶杯、茶盞、茶碗到底有什麼區別
喝茶不僅有茶杯,還有茶盞、茶碗,三者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帶給茶人的,卻是不一樣的品茗體驗。很多茶友都好奇,建盞為什麼叫盞?茶杯、茶盞、茶碗到底有什麼區別?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來了解一下。
金油滴盞【編號:48461】
茶盞的興起
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建盞的由來
中國的飲茶習俗具有悠久的歷史,自漢唐時代以來已十分盛行。入宋以後,此風尤盛。當時最為流行的是「鬥茶」,這是一種比唐代煮茶更講究的品茗藝術。
「鬥茶」之法講究茶質、水質和技藝。為了創造最佳的鬥茶效果,不僅需要茶品好,技巧嫻熟,而且需要優質的茶盞。所謂「好馬配好鞍」。《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這種鬥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鬥茶家們都對黑釉茶盞(碗)情有獨鍾,皆因建盞最適合「鬥茶」。
茶杯、茶盞、茶碗到底有什麼區別
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從茶壺而來,倒進茶杯,之後給客人品嘗茶水。茶杯分大小兩種:小杯主要用於烏龍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與聞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於高級細嫩名茶的品飲。
茶盞——蘇東坡的名句"從來佳茗似佳人",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後的文人墨客,將品茶作為精神享受的明顯傾向。茶盞在唐以前就已有記載,《博雅》說:"盞杯子"宋代時開始有"茶杯"之名。陸遊就曾寫過:「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的詩句。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飲茶的用具。
茶碗是陶制的,因此直接體現了中國陶器工藝的最高成就,非常著名的"樂窯"、"織部窯"、"志野窯"出產的茶碗,就是在名茶人的直接指導下,由能工巧匠生產出來的極品和物茶碗。除了和物茶碗外,茶碗的另外兩個重要來源是中國的天目山建安窯和高麗國。前者被稱為"天目茶碗",是茶道中最早使用的茶碗,十分名貴,但隨著利休等人逐漸將茶道引向樸拙自然,天目茶碗不再流,價值卻與日俱增。而高麗茶碗實際上就是高麗民間的飯碗,十分簡單粗糙,但在利休等大茶人眼裡,卻恰好體現茶道的本質,因此被大量的使用。
想要了解更多與品茗相關的資訊,關注古盞堂,更多驚喜等著你。


※建盞「做舊」有玄機,這些騙局很常見
※買盞四境界:瞎買、盲買、專買、精買,你屬於哪一種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價值2600萬的建盞
※建盞這麼火,是炒作還是實至名歸
※一種品茗杯代表一種性格,快來看看你是哪種性格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