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開場白
大師的開場白
王清銘
新學年,迎來一群高一新學生,開學第一課,面對新生,教師自然要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於是就有了開場白。很多年了,我的開場白也是我的座右銘:一介書生,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風雨。
我給學生說我們這一代人,名字都是祖先早規定好的,在我還沒有哇哇大哭地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不知其名的祖先早就俺輩分給我起了一個固定的名:清明。念小學的時候,我感到很委屈,我又不是清明節那天出生的,路上行人還沒斷魂,就先讓我先因被同學嘲諷而傷心。我的只念過小學三年級的父親,偷偷地翻了幾天我的《新華字典》,找到了一個替換的「銘」。多年我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他在為我改名的時候寄託了他對我很多的希望:掙很多的錢(金)和獲得很大的名聲。
我對學生說,從教二十多年,我讓父親有點失望又有點欣慰,欣慰的是我有了一點名聲,雖然還不能光宗耀祖;有點失望的是,我至今還是一介清貧的書生。但我一點也不遺憾。財富可以是物質方面的,又可以是精神方面的。現在我的桃李和文章滿天下,這是我最大的人生財富。我名字里的「銘」,不是金錢和虛名,而是我矢志不渝的座右銘。
有經驗的教師在開場白中除了簡介自己,有時也像我那樣採用一點含蓄的營銷技巧。末了,我對新生說,碰到我教你們語文,是你們的幸運。略作停頓,我補充一句:當然,能給你們教語文,也是我的幸運。
【章太炎】
我敢這麼說,一是有自己的底氣,二是有民國大師的前例可引。章太炎學貫中西,想聽他上課的人太多,於是乾脆上大課。他上課了,開口就說:「你們來聽我上課是你們的幸運,當然也是我的幸運。」民國大師上課,那時燈光很黯淡,但他們個性的光芒點亮了整個課堂,也因此彪炳史冊。不像現在很多老師,王顧左右而言他,壓抑自己所剩不多的個性,不敢嶄露頭角和鋒芒。一個綿羊似的老師怎麼能夠帶出像陳獨秀所說的「如利刃之新發於硎」的有個性有鋒芒揮斥方遒的學生呢?
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宮,不可不看辜鴻銘。據說這是外國人的說法,我再加一句,不可不看辜鴻銘的辮子,不可不聽辜鴻銘的講課。電影《建黨偉業》有這個一個真實再現當年情景的情節:辜鴻銘拖著一根焦黃的小辮來到北大講台,學生哄堂大笑,他慢條斯理地說:「我頭上的小辮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決問題,可要割掉你們心裡的小辮子,那就難了。」頓時全場肅然,辜鴻銘這幾句語調不高的話,卻穿透了歷史的厚重風塵,在我們的耳畔迴響,那是思想的力量,也是個性明亮的光芒。
【辜鴻銘】
國學大師劉文典桀驁不馴,當面頂撞蔣介石,勃然大怒的蔣打了他耳光,從不卑躬屈膝的劉文典,自然也不會「誠惶誠恐」,口稱死罪死罪,他乾淨利落地往蔣介石的肚子踢一腳,替後代的文人們找回被壓抑多年的尊嚴。劉文典學問大,脾氣也大,上課的口氣更大,他的開場白是:「《莊子》嘿,我是不懂的嘍,也沒有人懂。」劉文典曾揚言整個中國真懂《莊子》者共兩個半人:一個是莊子本人,一個是自己,另半個是指馬敘倫或馮友蘭。他還真的沒有吹牛,上《莊子》,他隨便一揮手,就能趕出一群牛。他在西南聯大給學生上課,連吳宓等幾位重量級的國學大師都來聽講。
劉文典的開場白用的是「欲揚先抑」手法,同樣採用這種手法的還有梁啟超。多年以後,梁實秋還記得當時樑上課的情形,深情地寫下一個散文名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梁啟超的開場白極簡短,謙遜而又自負。他上課的第一句話是:「啟超沒什麼學問——」眼睛往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緊接著說,「可是也有一點嘍!」
【梁啟超】
「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壇。」這是梁啟超一生的追求,他病重時還在工作,他的學生謝國楨等勸他多休息,梁說這句話。梁啟超病逝五十三年後,謝國楨因病住院,仍堅持看書,別人勸他多休息。謝國楨說:「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壇,師訓不可違!」梁啟超有這樣的學問道德打底,他的演講和開場白才被也是大師的梁實秋記了一輩子。大師的開場白散發人格的魅力,飄逸道德和學問的芬芳,他們雖然遠逝,但這些芬芳彌久不散。多年以後,我們依然高山仰止,想見其為人。
民國很多大師的開場白直通心靈,見個性,見鋒芒,見風格。聞一多上課時,先抽上一口煙,然後抑揚頓挫地說一句:「痛飲酒,熟讀《離騷》——乃可以為名士。」據說當時來聽課的人,有的跑了幾十里的路,他們回去自然要再跑幾十里,但聞一多這樣稜角分明的課,能夠回味的何止幾十里的路程?
【聞一多】
我的一位學生碩士畢業後,招考到一所中學名校任教。他很仰慕民國大師上課時那種汪洋辟闔、儀態萬方的風度,想在課堂上再現大師們的風采,結果不久就被學生家長投訴,同事私下嘲笑,領導公開批評。結果他不擇地而出的萬斛泉源乖乖在體制的堤岸里平庸流淌,幾年以後我再看到他,他再也無一絲大師風采,活脫脫匠人一個。民國大師風流雲散,難再現一鱗半爪,遑論陳寅恪先生所說的知識分子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呢?
【圖片來自網路,致謝!】
作者簡介:王清銘,筆名應鳴。某縣作家協會副主席,縣政協委員,中學高級教師。已出版個人散文集《半瓶陽光與一扇心窗》等三部,作品入選《大學語文》、香港語文課本和中小學語文教材,十篇散文被編為全國各地市中考現代文閱讀題。
原創 首發做有情懷、有溫度的自媒體!


TAG:應鳴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