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校解聘清潔工 讓學生自己勞動 大掃除又回來啦

學校解聘清潔工 讓學生自己勞動 大掃除又回來啦

70後、80後還記得兒時放學後,集體大掃除的情景嗎?10月10日下午,上課鈴響後,江漢區北湖小學的教室里突然熱鬧起來,學生們移動課桌椅,拿出掃把、拖把、抹布,開始了大掃除。像這樣完全由學生自己動手的全校大掃除,該校已經有5年多沒有舉行了。今年9月,北湖小學不再請物業公司的工人維護校園清潔,要求學生們自己參與到勞動中來。(長江日報 記者劉嘉/文 記者彭年/攝 )

在五年級6班,男生周宇軒把椅子架在課桌上,爬上去站直,開始擦拭日光燈的燈罩。燈罩與燈管之間的縫隙里有很多積灰,他把抹布的一個角塞進縫隙,慢慢擦拭。在他腳下,兩個小夥伴一邊仰著頭提示哪裡還沒擦乾淨,一邊幫他扶穩桌椅。這是周宇軒第一次擦燈罩,也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全校大掃除。

「家長委員會」成員劉菲麗介紹,剛上一年級時,班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沒做過家務的,家長都比較心疼孩子,也擔心孩子擦窗戶、擦電扇時會遇到安全問題。家長們於是集體出資,從家政公司請來一名清潔工,每天放學後幫孩子們打掃班級衛生。

「家長出錢請人替孩子清潔的情況不止這一個班,這十年來,在武漢的校園裡很常見。」該班班主任閔琳說,在小學低年級,做清潔的工作也基本是由家長們代勞,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大掃除的次數,實際上是減少了。

2013年,因為校園翻新,操場、教學樓面積都擴大了。為了減輕學生和老師的負擔,學校請來了物業公司,每天有7名清潔工負責教學樓、操場的衛生,每月花費約為2萬餘元。物業公司入駐後,學校至少有5年沒有進行大掃除,孩子們參與勞動的機會變得更少。

清潔工作被外包,孩子們的勞動意識變得淡薄。該校副校長鄒心敢看到,有時候離垃圾桶明明只有幾步路,學生卻把垃圾扔在地上,「因為想著反正總有人做清潔」。還有一些學生的勞動能力很差,到了高年級還不會用拖把。「脫離了勞動也就脫離了生活實,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也會公德心淡漠、生活能力低下,是不健全的人。」

鄒心敢看到的不是個例。2015年,教育部出台《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也提到勞動教育在學校中被弱化,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的現象,要求中小學加強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勞動興趣,磨練學生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今年9月,北湖小學為物業公司的清潔工人另設崗位,將校園的清潔工作「還給」了小學生。全校38個班級,每個班都領到了一塊包干區,同學們輪流負責包干區衛生,「一日三掃」。每個學生還要自備垃圾袋,隨時保持自己周邊區域的清潔。老師們也在課餘時間,自己做示範,教學生怎樣掃地、拖地。學校專門制定了大掃除制度,確定每月進行兩次大掃除,由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完成。

得知今天學校大掃除,北湖小學的門口也站著不少家長,向校園內觀望。家長程鵬自己也是北湖小學的學生,1986年進入該校讀書。他記得當年每周都會有半天全校大掃除時間,同學們都自己帶著小桶、洗衣粉在學校做清潔。每次大掃除後,學校的地板都被刷得乾乾淨淨,大家甚至捨不得走上,生怕踩髒了。「小孩子沒有勞動經歷,不懂得珍惜,也缺乏集體榮譽感,讓孩子參加大掃除,我真心覺得這是個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日報影像志 的精彩文章:

武漢一對新人在革命舊址舉行紅色婚禮
家有大寶和二寶
最美孝女陳春林 推著父親上大學

TAG:長江日報影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