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沈氏女科養生第一招——開胃法

沈氏女科養生第一招——開胃法

「胃氣為本」是取效之道

「胃氣為本」出自《素問·平人氣象論》。《靈樞·五味》也說:「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從生理上講,胃氣代表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是人體抗病能力的標誌。在病理上講,「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保護胃氣是防病、治病的首要。

養生、治病首先要注意「胃氣」,也就是把開胃納谷放在首位。胃口不好,也就是中醫的「納呆」證,可造成2個後患:一是影響消化吸收,降低抗病能力;二是再對證的湯藥,由於納呆影響吸收也會降低藥效。因此在投藥前必須問一問患者的胃口。

如見納呆,則要分清兩類證情來投藥,使患者能夠開胃納谷:

一是苔膩納呆,屬於濕阻中焦,宜芳香開胃,投溫膽湯、保和丸化裁。以竹茹、枳殼、雲苓、陳皮、石菖蒲、鬱金、萊菔子、焦三仙、木香、蒲公英、連翹、生牡蠣為主。

二是苔薄納呆,屬脾不健運,宜健脾開胃,投香砂六君子湯、養胃湯化裁。以党參、炒白朮、雲苓、陳皮、木香、砂仁、烏梅、蘆根、生杜仲、生白芍、車前草、生山楂為主。

經芳香開胃或健脾開胃施治後,患者食納振奮,消化吸收功能恢復。然後再根據病證投以辨證論治方葯,其療效必定大增。故治病要注意「胃氣為本」,不可一味辨證論治而疏忽胃氣之重要性。

曾經治療一位氣虛血瘀的腦血栓患者,姓李,68歲,發病1個半月,CT提示右側腦室血栓,左側半身不遂,神疲氣短,患肢麻木無力,納呆便干,苔薄白膩,脈象細滑。

治以益氣活血,投補陽還五湯,服大活絡丹共14劑,肢體不遂未見起色,再診舌苔見黃膩,考慮苔黃、大便干、脈滑為痰濁熱化的表現,於是改投溫膽湯和保和丸合劑,專治苔膩納呆。

7劑後苔退納振,再投原方補陽還五湯,1個月後下肢可以步履,麻木大減,上肢活動仍差,但肌力增加一級。續服2個月並配合針灸,左側半身不遂明顯改善,生活可以自理。從這個實例中可以看出保護和振奮「胃氣」的重要性。

在這兒介紹一張家傳末藥方「健脾開胃散」:

焦山楂、谷芽、麥芽、神曲各10g,等量研粉,每次沖服3g,每日1~2次。

本方可以幫助消化,專開胃口,也能祛痰,老少皆宜,男女都能用。

具體服用,須諮詢當地中醫師,根據體質辯證用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今日寒露,養生九宜九不宜,多吃銀耳可防皮膚乾燥
入秋煮碗大蒜水,善除肺經之風邪
呼吸調節助睡眠,60秒,比數羊管用!
希望有個好睡眠,四個建議記心田
不要小看拔罐,個別時候比吃藥都好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