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交響中國風——最暖中國心

交響中國風——最暖中國心

昨晚國家大劇院震撼上演了一出中國大戲,好久沒有聽到這麼感人的中國聲音了,從唐建平的高徒李博的《飛寒》,到筆者心目中最重要的近現代作曲大師杜明心教授的世界首演「北京頌」(為鋼琴與樂隊而作),鋼琴獨奏:袁芳(中央音樂學院)都是一個奇蹟,趙季平先生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世界首演,獨奏小提琴大師寧峰(帕格尼尼大賽冠軍),從《飛寒》歌頌的音律結束剎那間感覺中國作曲新人棒棒噠。杜先生的《北京頌》聽起來很吸引人,中國風的鋼琴技法,和弦明亮通透,袁老師的鋼琴演奏很享受,她是用心在演奏,她指尖直接流淌出杜先生想說的一切。記得最早看袁芳還是中山公園那次為歌手聲樂伴奏,從後來的協奏到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的錄製,真是一個飛躍,希望下次再觀看她精彩的演奏。如果說《走進新時代》是當年的歌頌,那麼今晚的《北京頌》就是在十九大引領下的新千年全國人民幸福的頌歌。從琴音和樂隊的演奏中能夠感受到中國——北京的變化,符合2008中國鋼琴之夜杜老師作品的延續,希望這部作品經常演奏。

趙季平老師的影視配樂一直很有色彩,今天這部暖心的小提琴協奏曲在寧峰先生手中大放異彩,獨奏的延綿旋律讓人聽醉了,中國聲音和樂隊的瘋狂到最後的敘述再美不過了。通過今晚的世界首演,我相信不會中國只有《黃河》和《梁祝》。

如果說上半場是今天音樂會主題首演的話,下半場聲樂的結晶和器樂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是用心敘述的,一個是用嗓音傳達的,張千一的歌劇《蘭花花》,扣京和李欣桐著裝很貼近劇情,他們的表情與動作顯然是在表演音樂會版歌劇。二人嗓音明亮,高音有壓倒一切質感。下半場著名作曲家三寶的歌劇《成吉思汗》長調加上獨唱、合唱與樂隊交織在一起,描繪了一幅幅草原英雄氣息。

早年電視就《渴望》的作曲者雷蕾女士的民族歌劇《金沙江畔》在女高音王喆的詮釋下非常有味道,筆者有想觀看全劇的衝動。最後壓軸大作《和平頌》唱出中國氣勢,王宏堯和張揚的對唱很默契,而且嗓音大氣,為這場中國作品音樂會畫上圓滿句號。今晚張藝指揮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的水平也可以說創造奇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音樂在北京 的精彩文章:

TAG:古典音樂在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