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量」總會耗盡 拿什麼留住粉絲

「流量」總會耗盡 拿什麼留住粉絲

這兩天,鹿晗宣布和關曉彤的戀情的事,一度刷爆了互聯網各社交軟體,成了全社會都在關注的熱門話題——是的,我們曾以為「小鮮肉」只是特定粉絲群里的巨星,但現在發現,上至忙碌事業的中年群體,下到00後的在校學生,都是這龐大粉絲群里的一員。

粉絲的瘋狂,讓人想起當年的「非費翔不嫁」。30年前,費翔登上春晚舞台,以《冬天裡的一把火》而一唱成名。混血華人的帥氣容貌吸引了無數懷春少女,很多人宣稱,非費翔不嫁,其瘋狂程度,未必輸過今天的粉絲。除了費翔,劉德華有瘋狂的女粉絲,成龍也曾經坦言,有女粉絲因為他談戀愛而做出過激行動。有人感嘆現在一個年輕明星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實際上這只是當年的懷春少女早已變為了廣場上跳舞的大媽,而她們的兒女,則接過了追星的接力棒。但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社會現象也是如此,時移世易,追星已經變得大不一樣了。

追星也能傳遞正能量

毋庸置疑的是,在提及它的積極意義時,最重要的無疑是傳遞正能量。鹿晗曾經轉發過一條關於曼聯俱樂部的微博,隨即成為了微博史上評論最多的博文,最終粉絲們甚至將它推到了「評論過億」的位置。在「鹿飯」看來,那條微博已經成為了聊天室,甚至有個專有名詞「紅魔聊天室」,但難能可貴的是,公眾能在這條評論裡面看到的,幾乎都是表達正能量的留言,有表達喜愛的、有叮囑注意身體的、有為自己加油打氣的,有「鹿飯」透露,大家都很有默契,不會寫負面情緒,怕影響到本來工作壓力就已經巨大的偶像,也怕影響到其他人。

眾所周知的是,網路有時候已經成了宣洩社會戾氣的場所,在每一個社會熱點事件的背後,都有「鍵盤俠」的存在,他們很容易因為片面的信息,導致一窩蜂地對某事發表相似的言論,又因為新的信息出現,而一窩蜂地倒向另一面。這樣的輿論環境,固然有助於解決一些問題,但同時他們也帶來新的問題。

國家現在積極倡導網路正能量,網路的實名制也在儘可能地讓不負責任的辱罵、肆無忌憚的人身攻擊降低到最少程度,而現在追星族經常被稱為「腦殘粉」,網路對他們來說,是影響力不亞於現實社會的另一「社會」。一個「社會」,是正能量爆棚,還是負能量滿滿,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鹿飯」和鹿晗之間,就是這樣一種通過正能量相互影響的關係,鹿晗曾告訴媒體:「有時候我壓力比較大,或者有坎坷,粉絲也是會讓我去正視自己,能夠向前的一種動力,而且他們會有比較低落的時候,我也會去影響到他們,雙方互相影響。」

理性看待明星八卦

以往的造星模式里,明星先通過作品引發大眾關注,再配合以話題營銷。鹿晗引領的這波「小鮮肉」的模式則是:先憑藉顏值和人設在網路聚集粉絲,粉絲扮演對偶像進行經營推廣的角色,最終倒逼媒體和大眾關注。

這裡有兩個關鍵點:一,是靠顏值和人設吸引粉絲,而非作品。二,是靠核心粉絲引起大眾市場關注。

可以說,是粉絲、經紀公司和鹿晗本人,一起打造了能讓微博癱瘓的頂級流量「鹿晗」。時至今日,儘管大眾對鹿晗戀情吃瓜吃得如此開心,看得不也是粉絲的熱鬧嗎?

一個疑慮是真有那麼多人關心這件事嗎?恐怕很多人只是湊個熱鬧,很多人則是被迫捲入到流量之中。你轉我轉大家轉,無非是找個話題,蹭點熱量,這裡面是不是也有很多泡沫的成分?這種關注也未必是正向的,娛樂圈裡分分合合的事多了去了,誰說得清將來會發生什麼呢?

「站在風口中,一頭豬都能飛起來」,雷軍的話放在這裡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如果把這種熱度當成某種能力,當成自己的能量、社會影響力,甚至是成功的象徵,就有點一廂情願了,多半是要失望的。

在潮水退去以後,真正能幫助明星站直身子的仍然是作品和演技。明星效應帶來的流量總是短暫的,只有那些真正的好東西乾貨才能給人持續的興奮。鹿關戀引發的流量高峰跟「小鮮肉」天價片酬都是同一個問題。最近一年電影市場的發展已經向外界證明了這一點,單憑面孔是無法支撐起一個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在喧囂過後,電影人仍然需要拿電影的質量說話。

事實上,對於流量型明星,路人觀眾是帶有天然排斥甚至偏見的,覺得他們是「沒有演技的小鮮肉」。要扭轉這種觀念,可能需要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在大眾領域,鹿晗尚未交出自己的代表作,其最大的代表作仍是「粉絲」。

一旦粉絲稍有懈怠,一個粉絲數據型明星將走向何處,鹿晗或將起到「示範」但非「帶頭」作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從這種路徑依賴上走出來,只怕今天捧得有多高,未來摔得就會有多慘。

「他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國內民宿短租平台競爭加劇
「熊貓走世界」旅遊推介走進泰國
寶山公益音樂教室正式揭牌
國家話劇院院長:上海觀眾的檢驗意義重大
點燃少年籃球夢想 NBA助力中國籃球

TAG:上海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