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治理山西:教育為先,軍事為重,經濟繁榮
文史
10-11
說起閻錫山統治山西38年,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閻老西兒」把山西治理的井井有條,經濟、教育、軍事並駕齊驅。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今天我們一直秉承的口號,早在100年前,閻錫山就開始實行了。
1915年,山西頒布《義務教育實行程序》,按照規定:「凡是山西七歲到十三歲的孩子,七年之間必須有4年上學,無論貧困貴賤,如果不上學就要罰款,罰過以後還得上。「
當然,閻錫山的規定也不少空穴來風,寡就籌集教育經費這一項,各個縣占行政總支出就達50%以上。
在閻錫山的推動下,1912年山西興建學校數為5566所,到1918年時已猛增到14189所。
難怪教育家葉聖陶言稱:「舊中國只有一處實行了真正的義務教育,那就是閻錫山統治下的山西。」
教育是基礎,人民群眾素質提高了,經濟想不發展也難,首先,閻錫山組織修建了同蒲鐵路,這在當時的中華國民,能以一省之里修建千餘公里的鐵路是及其不易的。
同時,閻錫山通過自己左右逢源的「中庸」之道,為山西爭取了寶貴的和平建設時機,在數年內創建了包括採礦、煤電,機械化工、造紙、捲煙、火柴等輕重工業。
特別是在軍事上,閻錫山創建了太原兵工廠和山西火藥廠,與當時中國最大的漢陽兵工廠並列。也正是對軍事的高度重視,在抗日戰爭危急關頭,山西省也稱為抗日戰爭物資最充裕的省份之一,山西也成了日軍過不去的坎。


※康有為和孫中山的矛盾有多大?
※日軍侵華騎兵部隊戰鬥力有多強?
※斯大林因為不拘一格重用了這個人,不但挽救了蘇聯也挽救了自己
※睿智慈禧太后 為鐵路代言巧妙聲援李鴻章 保守派從此閉上嘴
※風塵小女子攪亂晚清政治大格局,竟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初戀」
TAG:站在牆外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