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小朋友誤吞這個常見的東西,可能很致命!
日前,據《鏡報》報道,英國一個2歲的小女孩,因為誤吞了這樣一個小玩意——紐扣電池,導致食道和主動脈被腐蝕,引起內部大出血,險些喪命。
因為電池損害了她的食道,現在她不能吃也不能喝,只能通過食管進食。
注意,這可不是稀罕事啊!
中六君搜索到,國內也有不少孩子因誤吞紐扣電池,導致食管、腸胃被燒傷的報道。
款式不一的紐扣電池
紐扣電池,在我們身邊都有。電子錶、電子詞典、電子秤、遙控器、計算器,還包括一些孩子每天拿在手裡玩的玩具等等,用的都是紐扣電池。
一粒紐扣一般大小的電池,殺傷力真有這麼大?中六君找來我院消化內鏡科陳弘磊博士、主治醫師介紹一下。
消化內鏡科 陳泓磊
博士、主治醫師、碩士生導師
電池材料,腐蝕能力很強
紐扣電池,以氧化銀、鋰、鹼性錳等材料為正極或負極,內部是電解液,外面覆蓋著不鏽鋼材料。
紐扣電池進入人體後,外包的不鏽鋼材料會被胃酸這個強酸所腐蝕,使得電池內部的電解液,隨之泄露出來。
陳泓磊表示,這是因為電解液是鹼性液體,具有強腐蝕性,會腐蝕食管黏膜、胃腸黏膜。嚴重時,可能導致消化道穿孔。如果不迅速取出,電池會從越來越大的穿孔中掉進胸腔或腹腔,進而腐蝕內臟及大血管,導致致死性大出血。
與此同時,還有部分電解液會被腸胃吸收,引起中毒反應。
這些情況若不及時妥善處理,都會危及孩子生命!
發現後,不要餵食和催吐
此前,遼寧一名10個月大的女嬰誤吞了紐扣電池,家長發現後,給孩子餵了牛奶,希望用牛奶「解毒」。
沒想到,女嬰送到醫院後,醫生髮現,連孩子的食道口下方、後壁,也都被電池嚴重灼傷。
陳泓磊分析,家長給孩子喝牛奶、水等,會使紐扣電池周圍形成一個液體環境,反而導致電解質溶液更容易擴散,加重化學燒傷。
胃鏡檢查的一項要求就是空腹至少4小時
而且,食物在胃腔內殘留,也不利於醫生給異物「定位」,增加了取出異物的難度。
陳泓磊強調,誤食紐扣電池後,切忌進食。「也不要催吐。嘔吐很可能使異物從食管掉到氣管里,引起窒息,更加致命。」
孩子不吃東西、乾嘔、流口水,警惕誤吞異物
除了上述誤食紐扣電池的情況之外,其實兒童誤吞異物的情況非常常見,誤吞硬幣、小玩具、橡皮、小珠子、魚刺、花生瓜子等情況都有。不管誤吞了什麼,都建議家長應該立即送醫。
各式各樣的異物
中六君的就醫提醒
如果異物較淺,在咽喉區域,比如魚刺卡喉,可以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如果異物已經進入了食道或是胃部,可以看消化內鏡科或者消化內科;
如果異物已經通過了胃部到達小腸、大腸等區域,則應該看胃腸外科了。
陳泓磊也提醒到,很多誤吞事件都發生在年紀較小的嬰幼兒,他們尚不具備很好的表達能力,「如果發現孩子有拒絕進食、嘔吐、乾嘔、流口水等異物卡喉現象,應馬上送醫」。
避免誤吞,做好兩點
一是將家裡的物品擺放整齊,細小的東西收拾好,避免讓孩子接觸到。
二是要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拿到什麼東西都往嘴巴里塞,「孩子哭鬧時大人也不要餵食,以免孩子被食物嗆到。」陳泓磊強調。
不要等到悲劇發生,才後悔莫及啊!
本文來源於《中國家庭醫生》雜誌
記者:王若蘭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每半分鐘就有一個出生缺陷兒出生,二胎時代,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坐著洗澡,八旬阿婆起來時竟然離不開凳子了!原因是因為這個!
TAG:中山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