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美軍貿,買賣虧本誰之過?

韓美軍貿,買賣虧本誰之過?

馬博文 馬建光

新聞背景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韓國最重要的防務貿易夥伴,更是韓國最大的武器出口國。然而,韓國最近宣布:三年前從美國軍方購置的14架二手CH-47型「奇努克」式大型軍用運輸直升機,當年交易時其平均出廠年齡就已達「45歲」,現在,即使為每架花費166億韓元來改善性能,也很難延長使用壽命。不僅如此,這批直升機缺乏必要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部分零件質量也嚴重不達標。

當初,包括武器運輸、裝備部隊等方面在內,韓國軍方為了這筆交易共投入了1496億韓元。還不到三年時間,這批斥巨資購置的裝備已經成為「廢品」,買賣虧本到底是誰之過?

不完善的採購環節

武器裝備的採購過程存在著很大風險,因此各國在相關環節都配套了預防機制。例如,美軍將整個採購過程劃分為若干階段和里程碑,確定風險管理在每一階段的任務、放行準則、費用和性能目標。而里程碑可供決策者評定項目狀況,決策其能否進入下一階段的時間節點。

在韓國看來,這筆買賣的虧損和自身採購環節的漏洞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韓國共同民主黨籍國會議員李哲熙在公開直升機採購的相關文件時表示:「草率購買,浪費預算,武器採購機制崩塌……我們必須嚴格調查相關問題,嚴厲追究相關責任人。」

文件顯示,此次事件中韓國政府的採購行為過於輕率:早在2012年7月美軍提議向韓國出售二手直升機後,韓國時任國防部長金寬鎮立即口頭指示有關部門進行討論,隨後積極促成這樁交易。顯然,韓方在交易中並沒有運行好相關機制:採購裝備前不進行完善的調研;採購過程中沒有對各環節予以及時的監督跟進;更沒有制定風險補償協議,導致事後無法彌補損失……

據透露這批直升機出廠年齡的韓國官員說,與國防部有關聯的智庫機構——韓國國防分析研究所曾參與評估這樁軍購項目,當時得出的結論是「恰當」。儘管今年7月,該智庫在一份報告中堅持認為這批裝備有望繼續服役至2030年,但直升機的嚴重老化已是事實。當被問及金寬鎮是否曾向直升機採購項目負責官員施加壓力時,兩名國防部官員表示,當時遵循的是正常的決策過程,即考慮預算和直升機性能兩方面情況。但實際上,這次採購對這兩方面的考慮都相當失敗。

儘管事件仍在調查過程中,但顯然,這筆虧本買賣和韓國政府在採購環節上的紕漏以及負責採購官員的失誤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武器裝備嚴重依賴進口的韓國來說,汲取教訓,完善採購環節、嚴抓監管落實,才能避免類似問題的再度發生。

不對等的軍火貿易

在韓美間的軍火貿易中,不止一次出現韓國斥巨資購進美國老舊裝備的「虧本」情況:美軍曾將存在缺陷的SM-2導彈以每發19億韓元的高價出售給韓國,卻從未提供任何補償。「高價買不來放心貨」,韓美之間的軍火貿易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等。

《紐約時報》稱,「與朝鮮的緊張關係對韓國的武器進口產生了影響。」長期以來,朝鮮的軍事威脅迫使韓國不斷擴充軍火庫以鞏固自身安全。受限於本國的武器製造水平,韓國只能大量進口外國的武器裝備。

而在《美韓共同防禦協定》的框架下,從美國進口的武器裝備始終是韓國武器進口中的「大頭」。這是因為美製武器是韓國國產武器裝備的設計參照,是韓國自主國防工業體系的發展藍本,也是韓國為了提高韓美聯合防禦體系效率的舉措。然而,種種因素迫使韓國的武器進口嚴重依賴美國的供應。正因為這種依賴性,韓國在購進美製裝備的過程中缺乏談判力。

儘管韓國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武器出口國,但韓國期待的「以市場換取美國核心技術」的目標至今未能達成。美國頻頻在武器出口方面「以次充好」,韓國卻無力索求任何補償……韓國在貿易方面的「弱勢」無疑是其在韓美同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縮影。

早在競選總統時,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公然宣稱「韓國一直在搭美國的安保便車,而且是無票乘車。」而實際上,韓國為了「車票」付出了巨額代價:美國不斷插手東北亞,直接導致了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在韓駐軍3萬,韓國每年分攤的防衛費用高達9000億韓元;而韓國孤注一擲引入「薩德」,不僅嚴重破壞了與鄰國的關係,而且還要為此負擔近4萬億至6萬億韓元的巨額費用。

儘管與美國結盟可以一定程度「保護自身的國家安全」,然而在安全上過度依賴美國也給韓國帶來極大的困擾。韓美同盟關係長期的不平等,只會讓韓國被迫「綁上」美國的安保快車,在安全方面愈發不能自主。

不間斷的「選擇性軍售」

對於美國而言,加大對韓國等亞太盟國的武器出口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有來自戰略方面的考量。

根據國際局勢的變化和外交戰略的調整,不同時期美國對外軍售有著不同的特徵。盈利是美國武器出口遵循的基本商業準則,而國家經濟、政治和軍事的「利益至上」是美國遵循這一準則的基石。冷戰以來,美國在對外軍售過程中,往往根據自身某階段的戰略需求,有選擇地提供武器裝備。這些裝備可能並非接受國所想要,但卻能滿足美國所需,稱為「選擇性軍售」。

美國對韓軍售是美國「選擇性軍售」的最好體現。基於《美韓共同防禦協定》,美國在半島地區事務的發言權不可或缺。而美國對韓保持一定水平的武器出口,更多的是在彰顯這種「發言權」。

今年2月11日,美國國務院批准了價值1590多億韓元的對韓導彈軍售計劃,將向韓國出售60枚AIM-9X2「響尾蛇」Block和89枚AGM-65G2「小牛」近程空地導彈及配套設備。從裝備型號上看,這些裝備基本是韓軍已有裝備的補充,其性能並不先進。「巧合」的是,同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訪問韓國。實際上,這筆軍售協議不是一筆單純的武器貿易:美國要以此來說服韓國儘快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鞏固美國在韓國的軍事存在。

美國在加大對韓軍售的同時,始終沒有放鬆對亞太其他國家的軍售。同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堅定盟友,日本始終進口美國最先進的裝備。2017年起,美國開始向日本提供包括KC-46A空中加油機、CH-47型運輸直升機在內的裝備以提升自衛隊的兩棲投送能力。此外,為增強對東海的空中偵察和預警能力,美國將在2018年向日本提供E-2D「鷹眼」預警機。儘管美國對日本提供的裝備愈發先進,但美國始終控制著核心技術與防衛能力,進而控制著日本的軍事力量。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美國對日軍售中,高技術武器所佔比例不斷升高是大趨勢,但這不會改變日本在美日防務體系中的「配角」地位。美國對日軍售依然緊密圍繞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戰略訴求展開。

近年來,美國對印軍售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2017年,美國向印度如約交付了6架C-130J-30戰術運輸機和16架UH-60L運輸直升機,同時還包括大批的零配件及配套設施。目前,美國對印軍售項目多集中在航空領域。雖然美國對印軍售結構還比較單一,但前景可期:進一步打開印度軍火市場一方面會為美國軍工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將落後的生產線淘汰給印度,賺取費用,也為美軍新一代飛機生產線騰出寶貴空間,釋放產能,維持美國在軍用航空領域的優勢。同時,美國也能實現利用印度牽制中國,提升在南亞地區影響力的戰略目標。

長期以來,美國對亞太各國的軍售都在圍繞一個目標服務,就是追求自己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至上」。美國軍售的根本目標不會改變,而亞太各國的防務需求也隨著地區局勢的變化有增無減。加強他們在武器進口上對美國的依賴,是美國把控地區局勢、賺取軍火美元的要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 的精彩文章:

英國新型裝甲車啟動測試
市民投票選出北京十大建築
途家——做中國住宿分享行業的引領者
永無止境!北京日報今推88版紀念特刊
中日出版巨頭成立合資出版公司

TAG: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