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膝蓋「咔咔」作響可能是這 4 種原因,自測、保護膝蓋健康看這裡

膝蓋「咔咔」作響可能是這 4 種原因,自測、保護膝蓋健康看這裡

膝蓋,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它屬於鉸鏈關節,它是我們身上少數只能往一個方向運動的關節。

膝關節又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

同時,膝蓋也是我們磨損比較厲害的關節,現如今不少人的膝蓋都會出現彈響,那這彈響是病嗎?煙台毓璜頂醫院運動醫學科徐強主任對此有話要對大家說。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視頻

膝關節彈響的原因

生活中膝關節彈響的原因有很多,正常情況下膝關節在屈伸活動的時候,由於它裡面會產生一些壓力以及活動角度的問題,可能會出現一些正常的彈響。

這種彈響不伴有其他癥狀,也不會有疼痛,不需要特殊處理,但有些彈響就需要大家引起重視了。

1. 疾病和發育性彈響

由於膝關節先天發育不理想,生長的形狀或者膝關節活動的軌跡不是很對稱,不在正常的軌跡裡面,膝關節在活動的時候就會出現彈響。

最常見的就是髕骨關節出現問題。例如先天性的髕骨軌跡向外偏移,或髕骨的形狀發育不是特別理想,還有先天性的髕骨脫位,這都是活動時會出現彈響的原因。

2. 外傷引起的彈響

除了疾病和發育性彈響,還有外傷引起的彈響,最常見的就是半月板的撕裂。

對年輕人來說,大部分都是外傷造成的,但對中老年人來說,它的原因往往是蛻變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半月板的彈性越來越差,脆性越來越高,往往沒有明顯的撕裂。

當裂口逐漸擴大,半月板就會有異常的活動,它的活動範圍就會增加,所以在關節屈伸活動的時候,由於半月板在關節里過度的活動,或者卡在某個位置,就會出現這種彈響。

3. 關節內韌帶損傷引起的彈響

另一種彈響是關節內有韌帶斷裂造成的, 這種韌帶斷裂往往也是由外傷造成的,韌帶損傷除了有彈響、關節不穩定,人們在走路的時候還會有腿軟的感覺。

以上幾種都是病理性,或者外傷引起的彈響,還有一種彈響是由於骨質增生引起的。

4. 骨質增生引起的彈響

比如老年性的、退行性的骨質增生,由於關節內滑膜的增生,骨刺掉下來會掉到關節腔裡面,形成一些遊離體,在關節腔裡面來回跑。

當它跑到關節的縫隙,而我們要活動的時候,骨刺卡在關節處,動不了,就會出現疼痛和彈響。

如何自測膝關節彈響?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如果是單純的彈響,沒有其他合併癥狀,而且是從小就會出現的話,往往就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別的關注。

如果說以前沒有癥狀,尤其是在外傷之後才出現了彈響,就要考慮有病理性的問題了,有兩種簡易的自檢方法大家可以使用:

一種簡單方法就是做蹲起,如果伴有疼痛,或蹲著行走時出現疼痛,或不敢去行走,可能就是有病理性的損傷。

或者做單腿的蹲起,就是用一條腿支撐做蹲起。如果無法完成這個動作,往往也是膝關節出現問題了,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如何保護我們的膝蓋?

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力量的練習。因為人體肌肉的力量加強了,就可以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肌肉力量強大了,關節就會穩定,出現損傷的幾率就會減少。最重要的肌肉是股四頭肌,可以上健身房接觸器械鍛煉股四頭肌。當然,在家中我們也可以做一些練習:

直腿抬高:躺在床上把下肢伸直,抬高45度左右,持續繃住,堅持不住了再放下,可以鍛煉肌肉的靜力力量。

座位膝關節屈伸:把小腿伸直,挺住,堅持不住了再放下。這個動作也可以加點負重,例如在腳脖上掛一根皮筋,對抗這個阻力,爭取把小腿伸直。

靜蹲:後背靠牆和蹲馬步一樣,不用完全下蹲,做半蹲就可以。要點是兩腳分開、保持和肩同寬,腳尖沖前,下蹲的時候膝蓋的前源不要超過腳尖即可,儘可能蹲的時間長一點。

小腿肌肉提重練習:站直之後,兩個腳並齊,把腳後跟提起來,持續的挺住,挺一段時間即可。

除了做肌肉力量的練習之外,保護膝關節還要儘可能減少對膝關節的損害,少做一些劇烈的運動,或者說在做劇烈運動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你的活動量不要超過你身體的承受範圍,要適量。

我們不太建議中老年人去過度的去爬山,做蹲起之類的運動。像游泳、騎自行車、散步這樣的運動,對中老年人更適合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膝蓋 的精彩文章:

跑步15年,膝關節磨損差點不能走路!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
2個民間偏方治膝蓋疼,半個月趕走關節病,老中醫說治一個好一個
劉詩詩短髮帥出新高度,網友:褲腳都卷到膝蓋了,身材還是五五開
運動及游泳,要注意保護膝蓋
內涵圖:為什麼夏天傷膝蓋的妹紙這麼多呢!

TAG:膝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