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我會告訴你······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我會告訴你······



作者|嬌媽
來源|嬌嬌媽(ID:jiaojiaoma8)




社交衝突是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必經之路。家長失控地參與,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嬌媽




 01 


遊樂場里小孩打鬧


升級為雙方父母打架




在小區、遊樂場、幼兒園等公共場所,小孩子一起玩,難免就會有摩擦和衝突。



然而,這些小小的摩擦和衝突,最後卻因為家長的介入演變成了刑事案件。




這不,上周一「悍婦扒衣打人」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








原來,視頻中的地點在四川內江萬達海底小縱隊球池,當天,兩名四五歲的小朋友在玩耍中互相推搡。雙方家長因此發生口角,並隨即撕打在一起,場面混亂不堪。




而類似的新聞事件還有很多。




4月份的時候,在杭州一家商場的遊樂場內,因為一名3歲女孩踩了一名1歲多男孩的腳,導致男孩的母親失控咆哮,多次拉扯女孩,最後演變成動手打勸架者。






而去年東營一男子在遊樂場看到女兒在玩耍過程中被一男童推倒,隨即護犢心切,用腳踢向男孩,最後雙方家長爭執不休。







愛子心切是每個家長的本能反應



更何況孩子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受委屈」「受欺負」!




可是,當你面目猙獰地在孩子面前與他人爭吵、咒罵,甚至大打出手時,當孩子看著自己的父母被群毆時,當孩子目睹你伸出充滿力量的雙腿踢向「欺負」他的小夥伴時,他是什麼感受?這種「討公道」,他真的需要嗎?




衝動的家長不知道。TA只知道,我的孩子被欺負了,吃虧了,我不樂意、我不接受。






 02 


拒絕吃虧教育


贏了現在,輸了未來



俗話說:吃虧是福。




這種傳統的生存哲學曾經受到很多人的認可和推崇。




而現在,很多人一聽到這句話,就會戲謔地反駁說:那是安慰傻子的。




於是,便有家長說:有人欺負我家的孩子,我家孩子又打不過他的時候,我絕對不會站在一邊勸架,讓孩子吃虧。最可悲的奴隸,不僅僅自己低下頭,還教自己的孩子低下頭。




我想,這也是前文中那些家長的想法,所以在看到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他們堅決不能吃虧,一定要回擊。哪怕明知道面前那個幼小的孩子與作為成人的自己的力量有多懸殊。




然而,他們忘記了孩子有孩子的成長規律。




從孩子發展角度來講,

4-5歲,孩子的攻擊行為會達到高峰

,孩子之間互相推搡一下、互相啃咬一下,都是很正常的行為。




而在這些衝突中,孩子從中學會了如何在挨打時降低痛苦,怎樣去調節情緒,如何避免激怒對方,怎樣相互原諒等。




殊不知,

你的「不吃虧」教育正在剝奪孩子適應學習社交能力的機會




再者,中國傳統智慧「吃虧是福」的生存哲學理念,它從來強調的都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以豁達之心看待世事。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有衝突打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人應對孩子衝突打架的方式和教育觀念。




而面對那些堅持「不低頭」的家長,我只能問一句:孩子發生衝突,你選擇化身「憤怒勇士」衝鋒陷陣。可是,他終究要長大成人,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在之後的人生里,你能做到每一次衝突和不愉快都擋在孩子的身前嗎?




蘇格拉底說: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很多時候,低頭,它不是一種怯懦,更不是一種自卑,它是內心強大者傳達出的一種善意,也是一種能力。




教會孩子低頭的能力,恰恰纔能讓孩子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寬更遠。




拒絕吃虧,最多就贏了現在,但最終一定會輸了未來。







 03 


最好的護犢,


是授漁,不是授魚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每個孩子都藉由我們的身體而來,卻不因我們而存在。




他們是獨立個體,會有自己的主張,會形成自己的行事風格,會去尋找自己的未來。




而為人父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孩子離開我們之前,將我們所掌握的有用的做人理念、是非道理、人際交往技巧等潛移默化、言傳身教地教給他。




而不是因為自己的「不忍心」「寵溺」,只做到「授魚」卻不是「授漁」。




孩子與別人有衝突,你緊張、焦慮、憤怒、心疼,我理解。




但是,這時,我們最應該做得是——




看孩子是否受傷,對方孩子是否受傷;




彼此都沒受傷,皆大歡喜;如果受傷,需要上醫院檢查,該怎麼賠償怎麼賠償。




觀察孩子的反應,他委不委屈,介不介意;




記得在幼兒園遇到過這樣一位家長,她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看到孩子手臂上有淤青,瞬間情緒失控,問孩子:這是誰弄的?




本來玩得很開心的孩子顯然被她的反應驚嚇到。




當時孩子帶著哭腔拉著她的手要回家,說:媽媽,我不玩了,我們回家吧。




可是這位媽媽卻不管不顧,執意要為自己的孩子討公道。




她大概沒有意識到,孩子早已忘記了這件事。而真正給孩子留下陰影的,是這位媽媽的態度。




很多時候,孩子的衝突很快就過去,而真正過不去的,其實是作為成人的我們。




伊建莉說:成人心中有熏香,才能對兒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在面對孩子衝突時,做到「不生氣」「不怕吃虧」「不介入」,其實是在給孩子做出榜樣,是在給孩子營造豁達和善意的環境,而這些其實是家長自身教養對孩子教養的傳授,更是表達對孩子人際交往解決能力的信任。




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可是愛得毫無分寸感,就會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




我相信,每一次張開羽翼豐滿的翅膀為孩子遮風擋雨時,孩子當下一定會對你感激;




可是,如果有一天,他處處碰壁,甚至因此埋葬自己的人生,他也一定會因為父母無為而埋怨。




讓孩子學會愛自己,保護自己,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護犢。




*

註: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讓孩子遠離電視和遊戲,讀好詩書!


每天10分鐘,堅持1學期


與千萬家庭共同組隊,伴孩子愛上讀詩~


即刻掃碼報名參與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 的精彩文章:

震驚!吃早餐對孩子學習影響巨大,甚至比校外補課還有用!
老婆越懶,家庭越幸福!
原來後進生和尖子生之間,只差這一點!(發人深省)
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讀書還有用嗎?這個老師的回答太贊了!
緊急通知:雙節長假可能延長!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