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炸,像極了在健身房「努力」的你!
是你嗎,朋友
在健身房請了私教的你
是這樣鍛煉的嗎?
教練:mmp
到時候沒效果可別來找我!
請私教,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但也成為一種弊病,私教本來是幫你訓練的,現在反而成為練不好的借口:
我請了個私教,練了個把月一點效果都沒有,現在教練水平真渣!
哎,不得不為廣大私教朋友感到心疼:我是想好好教你,那你也得好好練啊!
真心奉勸大家,少吹牛逼多訓練,你曾經多牛逼,現在的啤酒肚也無法令人信服;你今後有多牛逼,不是嘴上說出來,而是一次一次真刀實槍練出來的,別把你的訓練計劃停留在微博里和朋友圈中。
說到在健身中集中注意力的典範,非巨石強森莫屬,那一句:focus(專註),現在也成了MAX健身時的口頭禪。
另外,集中注意力,對於提升你的訓練效果有科學意義,那就是我們說的:念動一致。
肌肉,是我們施展力量的工具,但發號施令的,卻是神經系統。
專註於訓練的神經系統,能讓我們募集更多的肌肉參與動作,也就能讓我們的身體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充滿節奏感的音樂能讓帶動你的動作節奏(不同訓練應該有不同的音樂),同時能讓你專註於眼前的動作,而不會東瞅西看。
臂包,是一個很方便的健身工具,可以幫你裝好手機和鑰匙,訓練時,你應該把手機塞進臂包,並減少翻手機的頻率,不要刷微博,不要刷朋友圈。
這是最規範的健身間歇手段,一般來說,我們的訓練分三類:
(以增大力量為目的)
所有動作全部在6次以下(最多只能完成6次),所有訓練都是大重量,那麼此時,組間歇會較長,一般在3分鐘左右,可以用手機計時。
(以增長肌肉體積為目的)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進行的訓練。
動作次數在8~12次之間,以最大重量的75~80%為主,組間歇30~90秒之間,那麼我們就可以用伸長。
很多人沒想過:組間歇是幹什麼用的?
不是讓你閑逛的,是讓你調整呼吸的。
所以,在1分鐘左右的間歇中,你都應該在深呼吸,按我們一次深呼吸3秒計算(深吸1秒,長呼2秒),如果你練的是小肌群,如手臂、肩、腹,你應該重複深呼吸10次。
如果你練的是大肌群(腿、胸、背),並且是大重量的複合動作,如卧推、深蹲、硬拉,你應該重複深呼吸20~30次。
經過呼吸的調整,讓心跳儘快恢復正常水平,然後進入到下一組的訓練中,利用「深呼吸」法,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計數上,保證緊湊的訓練節奏,不會因為走神,歇上五分鐘才想起來繼續。
每組訓練在20~30次以上,休息時間更短,但這不是大多數人的做法,姑且不贅述。
下一次,你健身時感覺累了,就來一句focus;組間休息,就計算深呼吸的次數,MAX可以保證,你會縮短至少半小時的健身時間。
一句話與各位共勉:


※健身成癮到這程度,大概就告別談戀愛了!
※肱三頭肌超級組的正確打開方式:5個動作全面打造你的麒麟臂!
※真「擼」鐵!德國男子JJ卡杠鈴片3小時···你對練腿有什麼誤解?!
※同樣是划船練背,為啥別人輕鬆「倒三角」,你卻遲遲沒感覺?
※大D哥的兩個小兒子都練上了健身,你卻還只知道打農藥!
TAG:全球健身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