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王晶,因為《追龍》,我願意原諒你之前拍過的所有爛片

王晶,因為《追龍》,我願意原諒你之前拍過的所有爛片

有人曾稱他是香港電影界的「鬼才導演」,也有人說他是華語電影「屎屁尿」喜劇的一代宗師,更有人直言他就是一個「爛片之王」……他就是那個始終色眯眯,卻又讓人愛恨交加的胖子——王晶。

作為檔期常客的王胖子,此次攜新作《追龍》勇闖「史上最擠國慶檔」,卻成「意外的精品」,一不留神竟鹹魚翻了身。說《追龍》是自己的《美國往事》的王晶,在62歲的時候已然進入了另外一個狀態,跟電影里那句台詞很像: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王晶

「爛片之王」卻有鹹魚翻身時

「《追龍》是這五年來我最認真拍的電影。」但很多網友卻稱,這可能是王晶十幾年來最優秀的電影,好看到都不敢相信這是王晶拍的。

認真起來的王晶,果然令人敬畏:《追龍》上映首日,電影排片13.5%;上映第九日,排片升至15%。截止10月9日,累計總票房破4億。豆瓣上4萬人為其打出7.6的高分,一舉拿下國慶檔豆瓣最高評分。

這對於映前平均期待兩星起,宣傳期不足、預售不佳的「老土」港片來說,實屬不俗。

而王晶執導的上一部過7分的電影,則要追溯至1999年的《笨小孩》。該部電影還幫葉德嫻拿到了金馬女配角獎,也讓王晶提名了金馬最佳編劇。按豆瓣的信息,這也是王晶唯一一次獲得大獎提名。

《追龍》講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警察與黑幫兩大梟雄勾結稱霸港島的故事,這也是今年國慶同檔電影中唯一一部根據真實人物改編的歷史動作片,演員配備則是劉德華和甄子丹從影以來首度合作。

「雖然香港電影也拍過這兩個人的故事,但讓雙雄在一部影片對決還是頭一次。」從故事上看,《追龍》就像是對曾經的兩大經典《雷洛傳》和《跛豪》的一次補白。不過,這個劇本所花的時間,應該夠他寫20部《澳門風雲》。

有人總結,《追龍》的前半段像《古惑仔》,偏向寫實;後半段像《龍在江湖》,做局復仇戲劇化極強;人設像《O記三合會檔案》+《賭神》,而這無不是王晶幾十年來所擅長的風格。

投入真情的王晶,還砸重金搭建了一座墮落之城——九龍城寨——《追龍》最重要的場景之一。王晶曾在採訪中透露,這是他拍過的一百餘部電影中搭的最貴、也最用心的場景。

歷史上的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於1993年被拆除。該區域曾被稱為香港的「界中之界」,儼然就是貧窮與犯罪的代名詞,「到70年代時,九龍城寨人口增至兩萬五,香港90%的海洛因從這裡輸出。」

總有一天,港片會死,可沒想到,最捨不得港片死的,竟是這個被我們嫌棄了幾十年的胖子。有人說,王晶把那種老港片的元氣,找回來了。

對於此類梟雄題材類電影,市場並不多見。王晶曾坦誠「這一類戲劇人物不多,有合適的還是會拍,但肯定不會多了。」甄子丹也感嘆,這部電影是他從影生涯「最複雜沉重」的一部片。

我們且看且珍惜。

爛片生意經他堪比商界李嘉誠

「商業片教父」、「爛片之王」的頭銜,王晶其實已經頂了許多年。

近20年來,王晶過6分的作品屈指可數,5分以下的超級爛片卻不勝枚舉,其中《嫁個100分男人》《未來警察》等均只有3分多。其上一部及格的電影,還是2012年的《大上海》,豆瓣評分也不過6.6而已。

無厘頭和瘋狂惡搞成為他的標籤,還不斷自我重複,且粗製濫造、敷衍了事。2009年他的古裝喜劇片《大內密探零零狗》在內地公映,票房過億,卻也喚醒了內地評論人「王晶出品,必屬爛片」的共識。

2014年起,他連續推出三部賀歲片《澳門風雲》系列,雖然票房節節攀升,可口碑卻一路下跌。但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是香港「賭片」初次進入內地市場。

去年國慶檔,同樣由他執導、劉德華主演的《王牌逗王牌》,豆瓣評分僅3.3,不僅口碑奇差,而且票房慘淡。華仔在接受採訪時也毫不避諱地表示:「他總是把我帶坑裡,而且每次坑都很深。」

有評論稱,過時的笑料,空洞的內容,粗糙的製作,靠著一干明星大腕插科打諢,在收穫票房的同時,也失去了人心,電影已經成為他圈錢的工具。如《笑功震武林》之類的無厘頭喜劇讓人一頭霧水,再如《王牌逗王牌》之類的動作喜劇則給人一臉尷尬。

《王牌逗王牌》給人帶來一臉尷尬

儘管被稱為是個不懂藝術只懂圈錢的傢伙,但他也毫不諱言地表示,「我從不覺得電影是多麼了不得的藝術」,「老實說我覺得我是個好商人多過好導演,我拍部電影,是為我自己也為投資人賺錢」,「那些愛耍嘴皮子的笨人愛說什麼就隨他說吧,對我來說早習慣了。」

對票房已近痴迷的王晶,曾透露自己家裡有從上世紀30年代到現在的票房數據。但是,如此深諳市場的王晶,在轉身為投資人時,又意外地投向了文藝片,投資最多的是被公認為「不賺錢」的導演許鞍華的作品,比如《天水圍的日與夜》《得閑炒飯》。

如果說爛片是一種生意經,那王晶就是這個領域裡的李嘉誠。

在很多影迷眼裡,王晶和王家衛就是香港電影的兩極——一個是大俗一個是大師,一個以爛揚名一個以慢著稱。

1988年6月9日,王家衛的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和王晶的鬼片喜劇《撞邪先生》同一天公映,對陣結束,王晶的票房略略勝出。不過近三十年後,《旺角卡門》依然有很多人記得,而《撞邪先生》則已泯然眾人。但王晶依然理直氣壯:「我為什麼要他記得呢?當時我票房比《旺角卡門》高就夠了,這就是市場。記得你也不會給我錢,我讓你記得幹嗎?你快點忘了,記住我下一部。」

香港95%的明星都曾與他有過合作

「我要是真的爛,能從19歲一直紅到現在?你當觀眾都是傻的呀!」靠喜劇打天下的王晶,也曾是大名鼎鼎的「喜劇和賭片王」,「我也拍過很好的電影,只是你太年輕沒看到而已。」

的確如此,除卻爛片,賭片、情色、晶女郎也都是貼在他身上的標籤,也都曾是香港電影的風向標,而且或多或少代表了香港電影的一個時期。

比如被自己親手用《澳門風雲》系列「毀」了的《賭神》系列。1988年橫空出世的《賭神》,被認為是一部開創香港賭片潮流的經典。

你可知道她是誰?快來猜猜猜!

此後,王晶在90年代堆出了相當多的賭博電影,從賭神、賭聖、賭俠一直到整蠱、千王等等,尤其是娛樂性更強的《賭神2》,更像王晶的風格,又有多少人在本部影片看到邱淑貞一襲紅衣後開始喜歡上了她。

王晶的電影開啟了香港賭片的全盛時代,也把香港的情色片事業發展至蓬勃,捧紅了他電影里的那些俊男靚女。從李麗珍、邱淑貞到舒淇,晶女郎的出身讓她們成為了大眾視野里的性感尤物。

他與周星馳的珠聯璧合,則讓觀眾見識了前所未見的《鹿鼎記》《九品芝麻官》等搞笑古裝片。金庸曾經說過周星馳版的韋小寶是他最認可的,這無非是對星爺最大的稱讚,而這又何嘗不是對王晶的褒獎。

王晶與星爺也是一對歡喜冤家

王晶的喜劇電影伴隨著一代人長大,可觀眾成長了,王晶卻似乎「落伍」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老說橋段老套,可是觀眾看了會開心會笑,觀眾喜歡的元素,為什麼不保留呢。」

出道至今30餘年,王晶參與編劇和導演的作品多達150餘部,監製作品160多部,還有超過1000小時的電視劇。他的電影破過兩次香港票房紀錄,也許是二十年來香港累計票房總收入最高的導演。

看過他片子的你或會發現,不論多爛的片子,總有明星大腕捧場。據說,香港95%的明星,都曾與這個被賦予爛片之王稱號的胖子合作過。

沒人能把他在華語電影史中刪除

1955年出生於香港的王晶,進入電影圈,也算是子從父業。

其父王天林是香港影壇教父級人物,導過《83版射鵰英雄傳》,在眾多港片中扮演過黑社會大佬。香港黑白兩道都要敬他三分,杜琪峰稱他恩師。2010年王天林去世時,震動了整個香港娛樂圈,扶靈者有八位,四個演員,四個導演,其中謝賢和杜琪峰打頭陣。

王天林王晶父子

「當時入行,年少輕狂,要能讓我挑,我不會挑喜劇的。」1975年,不到20歲的王晶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繫念書,為掙錢幫補家用,由父親介紹到TVB打零工。他想參與更過癮的動作戲,甚至當演員。但得到的工作是為直播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寫笑話,一條笑話八元,一個八分鐘短劇八十。

帶他的師傅劉天賜是喜劇大師許冠文的徒弟。一入行首先學禁忌。電視上搞笑,三大禁忌不能碰:政治、宗教、性。「可是私底下我們常常拿這三種笑話講,笑翻了。」

王晶說,《歡樂今宵》一個禮拜播五天,天天像擠牛奶一樣要擠出喜劇點子。「我每天晚上都蹲在電視前看,要看觀眾什麼事會笑,什麼不笑。其他人很多就把這當成一個工作而已,晚上就去打麻將了。所以慢慢他們就進步沒我快。」

第一個月,王晶寫的兩個笑話、一個短劇得到採用,稿酬九十六元。第二個月他拿到八百,第三個月過千,幾個月後,師傅給他一份固定的兼職,王晶留在了TVB。

王晶本來是影迷,看片量很大,卻並不專好喜劇。為了TVB的工作,他開始狂看伍迪·艾倫以及班尼·希爾的作品。伍迪·艾倫早期影片不像後來那樣哲學和文藝,是單純搞笑,王晶最記得一部《傻瓜入獄記》,「如果大家小心看,伍迪·艾倫坐地鐵時被一個人打劫,那個人是還沒有紅的史泰龍。」班尼·希爾的無台詞動作喜劇,以性暗示笑料見長,對電視台笑話寫作幫不上太大忙。王晶曾承認這二人對他後來的喜劇影響不小。

1984年的「追女仔」喜劇《青蛙王子》是他執導的第五部電影,復活節假期檔攬收1800萬票房。29歲的王晶成為邵氏公司最賣座導演。但《青蛙王子》也為他贏來「屎屁尿導演」的蔑稱,成為其至今擺脫不掉的標籤。

王晶的喜劇電影風格成型於1987年的《精裝追女仔》。「當時沒人敢拍得像我那麼瘋。」車房老闆馮淬帆和手下周潤發、陳百祥、曾志偉幾人在追求女友時彼此捉弄,陳百祥偷偷往馮淬帆洗澡水裡加入大量女子緊膚用的收縮水,使他全身縮成一團,行動艱難。「很多形體動作笑料。以前的喜劇大都是嘴巴說說,裝腔作勢。還讓那幾個男的,大跳男子脫衣舞,這比英國的《光豬六壯士》早了十幾年。」

《精裝追女仔》上映的第一個午夜場,王晶「匿身」電影院觀察觀眾,「大家基本上在狂歡,劇院裡面最少大笑了50次。」有的觀眾笑到踢椅背,前排的人翻臉了,打起架來。兩周時間,票房收了2400萬,「那部戲之後,我就一直是王了。」

2010年,王晶在《明報周刊》連載自己的回憶錄《少年王晶》,說他強迫自己在片子里絕不提屎屁尿三個字,但評論照舊,「我再也不把這種評論放在心裡。我心裡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把王晶二字在華語電影史中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99%的人都錯過的良心動畫,你一定得推薦給你爸媽
喝酒跪求排片,最爛電影碰瓷,影院幽靈頻現……國慶檔7大怪現狀
小孽障讓女友在親媽墳上蹦迪,這部腦殘片你們竟給8分
咱組團去好萊塢一起高呼「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吧
它是史上最魔性日漫,網路流行語都得跪下叫爸爸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