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這才是中國人該用的日曆!

這才是中國人該用的日曆!

小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本老黃曆。




母親總會看一看日曆上寫著的歲時節氣,然後告訴我們該注意點什麼,比如: 「立秋了,該吃點好的貼貼秋膘了。」


遇到重要的時刻,像搬家、請客,還要看看日曆上的「今日宜忌」,再選定日子。


她說,這叫跟著日曆過日子。





今天,一條生活館為你推薦這本:

2018

《傳家日曆》


用377張手繪彩圖

,畫出中國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傳統的節氣習俗和生活智慧

細細收藏其中;


老黃曆的形式

,一天講述一個中國人最地道的生活方式。






買給家人,表達一份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念和感恩。


買給自己,願自己在新的一年裡,每一天都過得安定且有歸屬感。




家,

對人們來說,總是寄託了深情的地方。


2018《傳家日曆》,真誠而細緻地記錄了中國各地的建築、人文、風俗和生活方式。





一月,北京四合院被小雪覆蓋,透露出一種市井氣息和文藝范兒的混搭風格。




二月,關山迢迢,黃土地上的屋頂飄出縷縷炊煙,那是家的味道。





三月,江南細雨浸濕了青石板的街巷,白牆黛瓦中,小河靜靜地流淌。




四月,春茶初收,嶺南人圍坐一桌,把草木清香裝進了茶壺中,喝到了肚子里。





五月,西南的竹樓臨水而立,潺潺的水流聲如歌如訴,講述著平常人家的故事。




六月,蒙古的草場一片碧綠,牧民的吆喝聲、歌聲如駿馬般馳騁,回蕩在曠野上……


2018《傳家日曆》,每月都有一個主題地域,

從江南到塞外,從北國到嶺南,上圖這樣的插畫,一共有12幅,分作12個月的開端。


在翻看日曆的過程中,也許不知不覺就遇到了那片你最熟悉的故鄉風景。



2018《傳家日曆》,由有禮有節?品牌聯合RLON工作室共同創作。





從統籌創意,到內容書寫,到繪製插畫,再到裝幀設計和技術開發,


這是

50個人

耗費

300天

的心血結晶。







一共查閱了40萬字的文字資料,


設計有2000張創意構圖,


畫出了1000張插畫手稿,


討論了無

數次,


才完成了這本《傳家日曆》。


他們希望用這本小小的日曆,完成一次傳統文化的文藝復興。



除了美美的圖以外,2018《傳家日曆》另一個特色是:


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分解成「歲時節慶」、「節氣生活」、「文化基因」、「生活智慧」4大版塊,提供全年不重樣的生活指南。


?

遵循歲時節慶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每個節日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紀念日。


2018《傳家日曆》用當下生活的視角,告訴我們怎麼過年過節。


?

跟著節氣生活



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生活智慧。


面對繁忙的現代都市生活,2018《傳家日曆》提醒我們放慢腳步、感受自然。




?

尋找文化基因




街巷、祠堂、牌坊、神佛……都是最中國的元素,也是刻在我們記憶里的文化基因。


2018《傳家日曆》,讓這些漸漸遠去的場景再度重現。




?

發現生活智慧



平淡的生活,一樣需要詩意。


2018《傳家日曆》將

古代詩詞中的閑情雅趣隨手拈來,裝點今天的日子。





365天,天天不重樣,每天都精彩!



● ● ●


為了適應大家不同的需要,日曆有「手撕版」和「翻頁版」兩種形態,每款均有正紅色和淺粉色兩種可選。


手撕版




手撕版《傳家日曆》,翻折封面後可立於台上,更有老黃曆的味道。





日曆頂部壓有鋼線,方便撕扯。


翻頁版




翻頁版《傳家日曆》,左邊為畫,右邊是大容量的記事簿,好看又好用。





擺在桌上,也是一個極美的裝飾。


● ● ●



為了鼓勵大家的創作欲,讓日曆更貼近生活,設計團隊又開發了相應的應用程序——「有禮有節」APP。





用手機掃描標有「AR+」的日曆頁面,可以看到飄雪、看到游魚,看到飛鳥,畫面無比真實,無比驚艷。


AR,即增強現實技術,目前非常流行。它是一種利用數碼設備,讓虛擬的事物得以在現實世界中展現的技術。





在APP中點擊「創作我的傳家日曆」版塊,通過簡單的圖文編輯操作,還可以創作自己的《傳家日曆》。





希望這本2018《傳家日曆》,不僅帶給你過去的味道,更帶給你一種承上啟下的中國生活方式。




現在下單,還贈送價值30元的小手帳一冊,(有紅色和粉色兩種,顏色隨機),至10月11日23:59截止。






高顏值禮物清單








下載APP,查看更多一條生活館限時特惠商品












▼ 

點這裡,購2018《傳家日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食台 的精彩文章:

不用人工色素,做漂亮的千層糕!
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來了!又大又肥,滿滿都是蟹膏蟹黃
他隱居小村莊多年,做了個焚香的小盒子,很多文人雅士都爭相收藏!
貴州名菜酸湯魚,原來要這樣燒!

TAG:美食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