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校對中醫中藥著作書稿要注意哪些事項?

校對中醫中藥著作書稿要注意哪些事項?

中醫中藥源遠流長,有幾千年的歷史。有些中醫學著作,始自遠古,字義深奧自不必說。即使一般中醫中藥書稿,也有不少它獨有的術語和生僻字,再加上中藥品類繁多,有好些別名,中醫中藥著作中字體繁簡混雜,同音、形似字又多,所以校對起來更要仔細。如經絡穴位的名稱,有些很 相像或只有些許差別,如,三陰、三陽,少陰、少陽,太陰、太陽;手三里、足三里,天突、天鼎,少海、小海等等。

古典中醫中藥類著作稿件的校對注意事項,可以參考古籍校對條目。另外要注意一些古代醫學作品的名稱、作者和年代,以免相互混淆。例如,中藥統稱本草,關於本草的著作,最有名的當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同類書籍,還有早於它的《神農本草經》(漢代)、《神農本草經集注》(南北朝陶弘景)、《新修本草》(唐代)及晚於它的《本草綱目拾遺》(清代趙學敏)、《本草求原》(清代趙寅谷)等。下面再列舉幾位古代名醫及其作品。《內經》是《黃帝內經》簡稱,現分《素問》《靈樞》兩書,可算是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了。戰國時的扁鵲,姓秦名越人,所著《內經》《外經》已失傳。現傳《難經》是後人偽托之作。漢末的華佗,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擅長,首創麻沸散及五禽戲,現存《中藏經》系後人託名之作。漢代張仲景,其名著《金匱要略》及《傷寒論》。唐代孫思邈,有名作《千金要方》及其續編《千金翼方》。他在世102年,這樣高齡在科學家中少有,可記住以免校到他的生卒年份時,又生疑竇。

中藥處方,過去是直寫的,現在大多橫寫了。它的寫法是先寫藥名,緊接著(小1號字)附寫劑量(在校樣上,最好各行藥名對齊,回行頂格寫)。中藥過去所用單位是斤、兩、錢、分(舊市制1斤合16兩),處方所用劑量多以錢為單位。現在則改為以公制計量單位「克」為主單位(毫克為輔),書寫時「g」「mg」表示,也可用中文名稱。1兩等於50克,所以每味中藥劑量數大多在50克以下。藥名、劑量關係到用藥的正確和效果,校對時要做到根據原稿絕對正確,以保證用藥患者的安全,遇有疑問,要及時提出來。

中醫中藥書稿中的插圖,也是校對注意重點之一。如針灸圖上的穴位及其名稱的正確是很重要的,錯了一點,就達不到治療的效果。有的穴位用注碼代替,注文與注碼要嚴格核對,保證無誤,又如中草藥圖,有的形態很相似,稍稍疏忽,便會張冠李戴。校對時要再三審視,以免差錯。

中醫中藥書中有些術語,有它的特定含義,它的詞序、用字都是不能隨便更動的,如:「望、聞、問、切」、「辨證施治」、「如法炮製」等,常被誤寫或誤排為「望、問、聞、切」、「辯證施治」「如法泡製」等。類似的易於錯排的字還有(括弧內是不正確的):黃連(蓮)、枸(構)杞、針灸(炙)、當歸(舊)、茵(蔭)陳、苦楝(棟)、黃芩(苓)、芒硝(消)、川芎(弓)、茯苓(芩)、柴(紫)胡、便溏(糖)、消渴(喝)、咯(嘔)血、背癰(痛)、皰(泡)疹、溢膿(濃)、咳嗽(漱)、癔(臆)病、黃疸(疽)、脈搏(膊)、器官(管)、藥劑(濟)、腎盂(孟)、中樞(軀)、痙攣(欒)、鬆弛(馳)、膿胸(腦)、鈍(純)痛…遇到這些詞時,校對時務必小心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