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明朝稅收只有彈丸之地的南宋的十分之一?

為什麼明朝稅收只有彈丸之地的南宋的十分之一?

國家經濟沒有差那麼多。

我曾經看到了一份乾貨,明宋兩朝的稅收比較。

引用自《兩宋財政史》

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的賦稅情況:稅糧3257萬4248石;布帛118萬6784疋,絲綿22萬6960斤,棉花絨24萬371斤;課鈔1920萬8277錠;金495兩,銀39萬3949兩,銅2699斤,鐵8萬6829斤,鉛9萬864斤;硃砂1240兩,海肥33萬9753索,條102萬1474斤;鹽142萬4287引;屯田子粒973萬8690石;馬27萬1961匹。

比一比關鍵的幾項:首先是糧食,《長篇》與《通考》有差別,按3000萬石算,而且宋朝一石比明朝一石少1/3。

絲線和棉,宋代按兩算,一斤16兩,但明一兩為宋一兩約37/40左右。

宋代收入按錢來算為465萬貫,明代那個課鈔實際上不值錢。

對比一下可以看出,宋明兩代的稅收差距不大,實際上宋代初期的收入是不如明朝的。但是宋朝中後期的鹽酒茶稅上來後,明朝收入就低於宋朝了,但差距也不大。

而且據黃啟臣教授著的《十四——十七世紀中國鋼鐵生產史》北宋皇祐年間(1049—1054 年)年產生鐵7241000 斤,南宋初年(約1127—1162 年)年產生鐵2162144 斤,明洪武初年(約1368 年)年產生鐵18476026 斤。永樂初年(十五世紀初),官營鐵冶的生鐵產量是9237 噸,宣德九年(1434年)民營鐵冶的生鐵產量就達到13831 噸,嘉靖以後更達到45000 噸;而食鹽產量同樣看看上面的表也能清楚,明朝和宋朝對於鹽都是專營制度,宋朝一席鹽重116.5宋斤,明朝一引鹽不一定,但即使一小引鹽也有兩百多明斤。

引用網友的一句話,從邏輯上來說,一個後繼王朝,在人口不急劇減少或者是經歷長久戰亂的情況下經濟低於前代王朝也不合理,什麼重大意外才能導致這種社會倒退呢。

但宋朝的商業確實也很發達,宋代在政府財政的整理以及金融方面的功夫,確實比明朝強一個檔次。明朝的財政制度問題也確實不少,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就詳細說過。我認為明朝就屬於拔鵝毛最少(稅率較低,商業稅較低),聽鵝叫最多(偷稅漏稅抗稅不少)的朝代之一。

至於有些明粉宋粉互相吹噓,互相歧視,沒有任何意義。爸爸歧視兒子,孫子瞧不起爺爺,打斷了骨頭還是連著筋。不管什麼朝代,都是中國的歷史,沒有必要互相攻擊。

最後引國學宗師錢穆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當真有「推出午門斬首」一說?
他建立這個王朝將近三百年,卻影響了後世近七百年
此陵墓修了30年,卻淹埋水下300年,躲過盜墓賊被國家挖出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