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昨天開始,秋風到長沙。早上出門穿了一件T恤,家門與停車場數步遠的距離都涼的瑟瑟發抖。這秋天,感覺久違了。喜歡這個季節,落葉、秋風、大雁、蘆葦與紅楓。小時候生活在山東,家那邊秋天來的更早,暑假一過,開學的時候秋天就來了,涼氣漸重,早上和晚上都必須穿長袖,那時候記憶最深的是穿上媽媽給我買的長袖襯衣,遮掩住暑假曬得黝黑的胳膊,感覺特別的帥氣。周末不上學就被爸媽喊到田裡去收拾棉花,(我們那叫拾棉花,就是棉花成熟後採摘棉絮)那時候喜歡偷懶,鑽到棉花地裡面,沒幹幾分鐘就躺在棉花地裡面睡大覺,枕著新採摘的棉絮、聞著泥土味、太陽透過發黃的棉花葉斑落到臉上,淺淺的入睡。不到一會就被看不到我身影的爸媽喊起來,睜開惺忪雙眼,重新認真的干起活來,並饒有興趣的聽爸媽聊著村裡的家長里短,偶爾和我談一下學習的事情,這時候的我往往自己暢想著長大後的樣子。生長在農村,卻是很幸福的家庭,爸媽對我學習要求沒那麼高,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學習好了是為了什麼,可能是為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開心的笑容和在別人面前聊到自己孩子時的那種驕傲感,反正不是為了考大學(對於大學那時候根本不知為何物)。童年的秋天記憶很多,河邊大片的蘆葦地、成熟的玉米田、開學新課本的氣味…那時候早晚天涼,穿起一件外套就能暖暖的感覺現在還是秋天的第一知覺。

長大了,讀了大學,來到了南方,如今在這裡已經生活了六七年,這邊的秋天來的要晚的多。10月底秋天才剛剛到來,這裡秋天的味道是上大學時一起騎車出去玩路邊黃色的稻田、農家院里飄來的炊煙,邊騎車邊偷偷摘到的別人家門前的橘子。秋天,萬山紅遍,都會約上同學一起爬嶽麓山,拿著相機拍下那火紅的楓葉,然後互相炫耀著自己的拍照技能…很快讀書時的秋天的那些樂趣很快就被時光甩在了身後,畢業了,工作後對秋天的感知也慢慢變得麻木,不是昨天的一場降溫可能也不會留意秋的到來。

秋來了,當自己穿起外套的時候,會想起小時候,也會想起北方家裡的爸爸媽媽,那感覺隨著外套一起溫暖著自己的身體和內心。

在這個公眾號裡面自己已經很久沒去寫一些東西了。可能寫完了自己都會覺得很幼稚,覺得讀者朋友可能都不屑去看,但又覺得這種「幼稚」不能丟,或許這是情懷的一種表達方式,或許這是人內心感情的一種釋放,所以才啰嗦了這麼多。

好了,我們來欣賞柳永的這首秋詞《八聲甘州》。柳永,一位浪跡天涯懷才不遇的浪子,受挫後與歌姬為伍,白衣卿相,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一時繁華,全被他的詩詞唱的柔曼。落魄的情懷,在汴京的石巷間傳唱。奉旨填詞,不過是龍案後的自忖自負。詩人的花香清酒,調琴歌舞,筆墨靈動,才是真情所在。宛如灰雨暗閣的江南,溫柔的凄迷里,盡去繁華。然而故鄉渺邈,日暮是何處,天際識歸舟。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一個秋天的傍晚,對著日暮秋雨,涼意襲懷,宦遊在外多年的柳三變登上樓閣,寫下了這首詞。這可能是柳永在路途中登樓避雨時寫下的,登臨高閣,秋風秋雨秋景,雨後,滿目凄涼,殘陽斜照,陣陣涼意讓羈旅多年的遊子想起遠方的故鄉。

究竟是什麼苦苦到處滯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邊畫樓,眺望我的歸舟誤認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樓眺望,心中充滿了思念家鄉的憂愁苦悶?

【注釋】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寫眼前的景象。瀟瀟暮雨在遼闊江天飄灑,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涼。瀟瀟,下雨聲。一說雨勢急驟的樣子。一作「蕭蕭」,義同。清秋,清冷的秋景。

霜風:指秋風。

凄緊:凄涼緊迫。

關河:關塞與河流,此指山河。

殘照:落日餘光。當,對。

是處:到處。

紅衰翠減:指花葉凋零。

紅,代指花。

翠,代指綠葉。此句為借代用法。

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時光消逝,漸漸(過去)的意思。

物華:美好的景物。

休:這裡是衰殘的意思。

渺邈(miao3):遠貌,渺茫遙遠。一作「渺渺」,義同。

歸思(舊讀:sì,做心緒愁思講):渴望回家團聚的心思。

淹留:長期停留。

佳人:美女。古詩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懷念的對象。

顒(yóng)望:抬頭凝望。顒,一作「長」。

誤幾回: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隻當作心上人的歸舟。語意出溫庭鈞《望江南》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天際,指目力所能達到的極遠之處。

爭(zěn):怎。處:這裡表示時間。

「倚欄杆處」即「倚欄杆時」。

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專註不已。

【名家評論】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東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云:『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

清劉體仁《七頌堂詞繹》:詞有與古詩同妙者:「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姜夔《惜紅衣》)即霸岸(王粲《七哀詩》)之興也。「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即勅勒之歌也。

鄭文焯《與人論詞遺札》:柳詞本以柔婉見長,此詞卻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

梁令嫻《藝蘅館詞選》乙卷:家大人(梁啟超)云:「飛卿詞:『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此詞境頗似之。」

作者:素心

也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你心中的宋詞

音頻下載:【荔枝fm】【網易雲】等

文章得到作者同意刊登,如有轉載請聯繫

圖片來源於網路

「詩詞臨摹字帖」套裝詩意禮品 素心草堂 寒露 上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宋詞 的精彩文章:

蕭蕭秋意,暖暖相思

TAG:每天讀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