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吸貓時代:社交網路上最具侵略性的寵物和它背後的行業

吸貓時代:社交網路上最具侵略性的寵物和它背後的行業

碰到喜歡的貓,賓惠敏會點開那個人的朋友圈從頭翻到尾,如果是熟一點的朋友,她還會小窗私信求視頻,就為了看看對方家的貓。「一般我求她10次,她會答應一次,總而言之她是一個好人。」賓惠敏說。

文 | 姚胤米

編輯 | 金匝

人類在馬路上遛狗,在互聯網上曬貓。

《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60.3%飼養寵物的家庭選擇了狗,剩餘的選擇了貓——儘管寵物狗的數量比寵物貓多出1200萬隻,但如今只要打開手機和電腦,在社交網路上出現更多的是貓的圖片、動圖和視頻。

這些毛茸茸的小寵物,正以勢不可擋的速度佔領現代人的生活。

在英國,人們每天上傳至互聯網的自拍照片是140萬張,而貓咪照片則是380萬張。回到國內,問答社區知乎上,以「貓」為話題的關注人數是18萬,而以「狗」為話題的關注人數只有9萬。過去一年,微信公眾號「樂活」類榜單中,排名第一的賬號是以貓為主角的「大愛貓咪控」,人們為這種可愛生物貢獻了2.1億次閱讀量。

一名年輕的採訪對象在面對「為什麼喜歡貓」這個問題時,給出了一個頗有深意的回答,她說:「這個時代,可愛就是正義。」

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貓能夠成為社交網路上最有「侵略性」的寵物。

1

每天早上10點,位於上海市虹口區的罐頭場文化辦公室,餅乾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那隻藍眼大白貓——酥餅,用手機給它拍一支幾十秒的小視頻,發一條「微博故事」。

酥餅就是《日食記》里常常出鏡的那隻網紅貓咪,在微博上,它還是擁有404萬粉絲的寵物大V「酥餅大人」,而作為賬號運營者,餅乾每天打開微博都能收到上百條給酥餅的留言,除了評論,還有催更。

酥餅大人

視頻上傳沒幾分鐘,就能收到粉絲的報到和打卡,「看到餅餅真好」、「每天都來吸貓」——「吸貓」,最先使用這個名詞的在美留學生ranranking從沒想過,它會成為當今一種流行文化的代稱。

2016年,ranranking在租住屋裡養了兩隻貓,自稱是「死宅」的他某天興起,在動漫論壇stage1st上發布了一條名為《貓為什麼這麼容易上癮》的帖子,描述自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貓抱起來,不光用臉,用手臂脖子渾身上下使勁蹭」,ranranking自我調侃說,「這樣子簡直就是吸毒,沒人打擾我可以蹭一個小時,回過神來連自己都嚇一跳」。

在使用「吸」這個字時,ranranking的本意是想描述自己親近貓的方式,「像厚厚的毛衣很多人也會忍不住捂住鼻子吸嘛,我覺得人對毛茸茸的存在是沒有抵抗力的」。

「大爺」和「老闆」陪伴了ranranking在美國讀研的時光。受訪者供圖

他的帖子發出後,迅速獲得一大波人的認同,「吸貓」二字向外流行開來。這兩個字背後的含義也擴展為:一種對貓極度的喜愛之情,會忍不住做出一些親親抱抱的親昵舉動,和貓咪相處會有極大的滿足感。而吸貓的方式,也從親近一隻真實存在的貓,泛化為在互聯網上看貓圖、貓視頻來獲得某種滿足感,稱之為「雲吸貓」。

賓惠敏就是一個典型的雲吸貓愛好者,這個沒有養貓的姑娘經常出沒的地方是各種聚集了養貓人的微信群。像是一個潛伏的「偷窺者」,賓惠敏每天都暗戳戳地等各個群里的「貓奴」們發自己家貓的圖片,圖片彈出,如獲至寶,「啊,終於發圖了,快吸快吸,然後趕緊存起來」。

她「像個廢宅一樣癱著,一邊劃手機,一邊呵呵地發出痴漢笑」,沉浸在貓片中的時間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就溜掉了。

碰到喜歡的貓,賓惠敏會點開那個人的朋友圈從頭翻到尾,如果是熟一點的朋友,她還會小窗私信求視頻,就為了看看對方家的貓。「一般我求她10次,她會答應一次,總而言之她是一個好人。」賓惠敏說。

2

賓惠敏只是萬千雲吸貓族中的一員。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在 5720 個反饋中,超過四成的人在路上碰到萌貓都想去擼一擼,但愛貓的人中,僅有 16.1% 的人養貓;22.5% 的人表示會在微博上關注萌寵博主,「雲吸貓」正在取代養貓,成為愛貓人士的日常。

養貓的人喜歡給貓拍照,也喜歡晒圖,這幾乎是吸貓界的「宇宙定律」。晒圖一方面滿足了養貓人的展示欲,也給雲吸貓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吸食素材」,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完整的「吸貓閉環」。

因為經常在社交網路上發貓圖,在北京讀書的劉值卓本科時就有了個外號:「貓哥」。幾乎所有認識的人都知道他特別喜歡貓。平時,劉值卓一閑下來就會去知乎上看貓,他發現在這個國內最大的問答社區下,每一個以「貓」為關鍵詞的問題後邊,幾乎每一個回答都附帶了大量的貓圖。

網紅貓nala。圖 / @Nala_cat

最令他覺得「喪心病狂」的是,在「為什麼我覺得貓是很恐怖的動物?」的回答下,依然有許多人曬貓圖,也由此引發了一些爭議。有人因此調侃說:「知乎已經被貓奴佔領。」劉值卓理解,養貓的人曬貓就和養娃的人曬娃一樣,貓也是一個家庭的「寶寶」。

不僅如此,文藝小清新的豆瓣,也正在成為貓奴曬貓、雲吸貓愛好者的主要陣地,早有人對此感慨:「如今文青的標配已經不是西藏和大理,而是拜貓。」

拜貓教正在風靡全世界,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曾經在2012年做過一個AI測試,當時他用1.6萬台電腦搭建了一個人腦神經網路,並向這個網路展示了1000萬段從YouTube上隨機選取的視頻。這個AI系統以81.7%的識別率從這些視頻中認識到了「貓」是怎樣的一種動物,並成功找到了貓的照片。這種識別建立在大量的樣本訓練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吳恩達在做這個實驗時,YouTube上已經存在海量與貓相關的影像。

而到了2014 年,YouTube 上當年又新增了超過 200 萬支貓片(以貓為主角的視頻),引來 260 億次觀看,單支平均擁有 12000 多個點擊,比其它分類內容都高得多。

在社交網路里,人們已經開始把貓比作一種「新型毒品」,今年2月6日,微博上的插畫師「鬼師ensoul」發布了一張「科學戒貓圖」,場景模仿戒毒所,人們蹲在空地上,牆壁寫著「科學戒貓所,一日養貓,終生想貓」幾個大字。這條微博迅速被攻佔,圖片也被多位知名大V轉出。平時評論量不足30個的她,那條微博獲得了超過4800次評論和將近14000次的轉發。「果然只有畫貓才能火」,幾天之後,她在微博上感慨。

3

接下來要解答的問題是——為什麼是貓?

在BBC的系列紀錄片《貓科動物的故事》里,專家解讀說,貓因為擁有大眼睛、短鼻樑和小小的嘴巴,與嬰兒的形象較為接近。和嬰兒一樣,貓的可愛能夠刺激人的大腦釋放感覺良好的多巴胺,使人的態度變得友好、溫柔,這被研究者稱為「可愛回應」。

除了長相之外,貓的一些表情和動作也成為讓它們在互聯網躥紅的理由。貓的面部神經較少,很多動作是沒有含義的,拍攝的人捕捉到一些貓的瞬間將其製作成圖片或視頻,並配以文字使其人格化,看的人也會將情感投射其中,繼而引發轉發、點贊和評論的行為。

一段非常風靡的典型貓片就是如此,視頻前幾秒是一個很普通平靜的場景,但當一根香蕉出現,貓會突然彈出去,這個出乎意料的反應讓很多觀眾大笑著為其買賬。

人們把從貓身上獲得的滿足感稱為「治癒」,每一個喜歡貓的人都能說出好幾個被貓治癒的小故事,而蘊藏在其中的情感像一根透明的線,微妙地把人和貓這兩個物種緊密地牽引到一起。

劉值卓從小和貓一起長大,上幼兒園時他被寄養到爺爺奶奶家,家裡一共有6隻貓。他至今仍記得童年時和貓玩耍的一個畫面,陽光透過窗子打在家裡的地面上,白色的獅子貓在前面跑,小小的他在後面追,跑了一圈又一圈,「它的尾巴很滑,一抓就溜掉了。停下來之後,它又會走過來,坐在你旁邊」。對於劉值卓而言,這種陪伴的感覺在此後的很多年裡都難以被替代。

賓惠敏則有一個更形象的比喻,對她來說,平時工作和生活導致心情煩悶的時候,「別人一般會出去吸吸煙,我就打開手機吸吸貓。看下貓片,爽飛上天」。

而小貓獨有的脆弱能夠激發人類的同情心和保護欲,讓人類對貓生出更多喜愛。

林森大學讀書時宿舍里曾經溜進來一隻流浪貓,彼時室友兇巴巴地把貓往出趕,正好被林森撞了個正著,看到小貓被粗暴地對待,這個山東男孩突然覺得貓很可憐。救下那隻貓後,林森對於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在雲吸貓幾年之後,現在他終於自己養起了貓。

對於像林森一樣的獨居者而言,養一隻貓的感覺,在某些時候還真像養了個女朋友,貓帶來的陪伴既填補了生活的部分空白,也消除了心理上的一些孤獨感。

4

想要搞清楚吸貓愛好者的群體畫像並不難。

年輕是第一個指標。公眾號「貓來了」提供的產品手冊顯示,它的粉絲年齡集中在18-35歲,「最近還有很多小學生關注起來」。

另一個標準是大城市裡的空巢青年,個性偏內向。美國統計局關於家庭寵物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獨居者中,養狗的只有1/5,養貓的則有1/4。Facebook Research曾經分析16萬名用戶的資料,他們發現寵物和主人的個性密切相關。貓主人多半內向,住大城市,喜歡宅在家裡看電影或讀書。而相比之下,狗主人則比較外向、性格開朗,好友人數比貓主人平均多出26人。

因為「宅」這種屬性,很多養貓的採訪對象都謝絕了採訪邀請,即便應允採訪,也更傾向用文字而不是語音或電話溝通,不止一人表達「語音對一個死宅來說太難」的想法。

貓的活動半徑小,馴化時間比狗短,即便是家養貓,在個性上也保留了一些野性,因此與狗「熱情」地撲上來討好主人不同,貓顯得更加高冷和獨立,這也成為許多吸貓愛好者喜歡貓的一個理由。

收藏家馬未都家裡養了許多隻貓,在他看來,貓和狗帶來的陪伴感是完全不同的。有時馬未都一個人在書房寫文章,貓就在離他半米之外的地方一趴,不鬧不叫。這是屬於貓特有的帶有距離感的陪伴,與其說是人飼養貓,這種關係更像是人和貓是同一個屋檐下的房客。

馬未都創辦的觀復博物館裡收養的貓王情聖。圖 / @觀復貓

「若即若離」的親近,也許正是現代人追求的理想交往模式。

姜敏敏是個90後,獨生女,從小習慣一個人生活,在周圍人看來,工作了兩年的她個性獨立,職場上待人接物也很職業,不過分親近,有適度的距離感,這導致常有接觸她的人會覺得她有些「高冷」。

作為一個輕度的雲吸貓愛好者,姜敏敏雖不至於每天都上網搜索貓的圖片和視頻,但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北京的貓咖啡店坐坐,偶爾也會看看朋友發的貓照。在她看來,貓在某種程度上是自己的老師。「貓是很洒脫的動物,它好像是那種能夠看透一切真相,然後又率性為之的樣子,比較自我吧。」姜敏敏承認,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做到這麼率性,「畢竟是職場上的年輕人,還是要收斂一些個性,所以每當受了委屈,都會覺得做一隻貓真好」。

5

也有一些養貓人正在利用專業優勢讓「吸貓」變得更為便利。

李晶(化名)在上海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家裡養了兩隻貓,今年5月,她和幾個搞技術的朋友一起開發了專門給雲吸貓愛好者使用的小程序「吸貓君」,利用技術爬取國外社交網站Instagram上用戶發布的貓圖,發布到這個小程序上。

蘊藏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小程序背後的是一個更大的目標:李晶(化名)想藉助它成為一個「網紅貓星探」,人們在網路上留下的數據表露出他們對貓的偏好,在大量的信息中,利用技術完全可以找到具有網紅潛質的貓。

在龐大的互聯網,幾乎任何一種對貓有「口味偏好」的人群都能獲取更適合自己的吸貓內容,因此,對經營貓賬號的人來說,需要花費更多心思,依靠創意發揮更大的內容價值。

餅乾是2015年入職酥餅所在公司的,之所以聽說這家公司,就是因為在微博上經常看酥餅。起初她應聘的崗位是財務,入職不久後,公司決定將「酥餅大人」作為獨立的寵物賬號運營,因為她熱愛動物且細心溫柔,深得酥餅的「青睞」,餅乾被選為了這個賬號的主要負責人。

每周,餅乾都要發布一套酥餅的壁紙,也盡量保證每周更新一條精剪的短視頻,這個頻率既符合工作節奏,又能夠維持住粉絲黏性。因為自己也是個喜歡貓的年輕女孩,餅乾懂得如何抓住粉絲的心理需求。她觀察到粉絲更喜歡「賤賤的、很接地氣」的酥餅,會特地抓拍這樣的圖片和視頻。文案上,酥餅常以「朕」自稱,喜歡玩麻繩,喝水時會舔手,也會伸爪子「暴打」獨角獸布偶,字體選擇的也是萌萌的手寫體。

酥餅大人

平時,餅乾也會花一些時間淘一些貓咪穿的小衣服、小帽子和布偶玩具,這些都成為酥餅大人吸引微博粉絲尖叫、打call的利器。

9月初的一天,餅乾翻看手機里之前拍過的視頻,突然想到經常有粉絲留言想聽酥餅的聲音,於是便把視頻里所有貓叫的片段剪接在一起,「既然想聽,就讓粉絲一次聽個夠」。這條視頻發出至今,已經獲得了290萬次播放。

雲吸貓也走到了線下,漫畫角色「吾皇萬睡」今年與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大悅城合作,在商場明顯位置擺放大型吾皇形象,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前來合影,展覽期間客流量也增加了10%左右。

「吾皇萬睡」在北京、上海的線下主題展覽

在「吾皇」的作者白茶所創立的公司,兩隻貓和一隻狗成了辦公室里最好的氣氛調味劑,員工的人員構成以90後為主。負責品牌與市場推廣的江楠介紹,今年「吾皇」的形象授權合作更「跨界」,除了某品牌牛奶,「吾皇」還與一家主攻年輕女性群體的面膜合作了。而將廣告砸在貓咪類內容生產者上,本質上是瞄準了這個市場中基數龐大的吸貓群體。

6

微信公眾號「貓來了」的運營者喵大人正在經歷一場與吸貓有關的巨變。

他剛從公司接手這個微信賬號時,就跟領導申請以貓為內容做起,理由是自己平時就很喜歡貓。那是2015年,寵物內容市場還比較冷清,除了他,幾乎沒人看好這個賬號。兩年過去,「貓來了」已經成為新榜「樂活」版塊里第二名最受關注的貓咪類微信公眾號。

喵大人也會介紹養貓知識,比如喵星人是通過眨巴眼來表示kiss的

今年第二季度起,陸續有各類新聞客戶端邀請「貓來了」入駐,並給予內容上的流量扶持,一些平台還特地將「寵物」板塊獨立出來,安排專人運營。關注度上升,粉絲變多,投廣告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是喵大人今年感受到的最大變化。

儘管沒法從後台里統計出哪些粉絲是真正的養貓人,哪些是純粹的「雲吸貓愛好者」,但喵大人能從留言中察覺到,雲吸貓的人更偏愛可愛、好玩、搞笑和有話題度的內容,而對於一些更為日常的「養貓之苦」並不了解。

「比如,貓害怕水,給貓洗澡的時候就很麻煩」,喵大人說,但是這部分粉絲卻很喜歡聽真正的貓奴講故事,「去聽這些故事的時候,雲吸貓的人心理上也會得到很大滿足。」

對於像賓惠敏這樣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來說,細膩地去照顧一隻真實的貓的成本太大了。除去繁瑣的手續、穩定的經濟收入,還需要精心照料,以及生活狀態最好沒有大的波動。她去年畢業,今年把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從廣州換到了南京,平時還要跑劇組,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一隻貓。

以前曾經有朋友因為出差,把貓短暫地寄養在賓惠敏家,貓砂盆的臭味還算是小問題,但更讓賓惠敏覺得「受牽制」的是,要為另一個小生命操心的那份壓力。「加了很多貓群,就會發現一個人說自家的貓出了什麼問題,別人都會想自己家的貓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毛病,立刻帶到寵物醫院檢查。類似的情況很多,其實都是因為你要對它負責。」賓惠敏說,朋友把貓接回去時,她第一反應不是「沒有貓的失落」,而是「舒了一口氣」。

「願意雲吸貓,是因為我不需要去幫貓鏟屎,觀察它是不是有耳蟎,或者是眼角怎麼樣,諸如此類的問題都不用操心,我只要去吸它的美貌和可愛就好了。」賓惠敏說。

但還有一年就畢業的劉值卓和賓惠敏不同,他並不滿足於僅僅是雲吸貓,而是在未來規劃里早就給貓留了一個位置。劉值卓一邊滑動著手機上儲存的400多張貓的照片,一邊興緻勃勃地說:「第一選擇是回到重慶,找一個類似公務員一樣相對穩定的工作,因為這樣就可以自己一個人住一間房子。」

「然後,養兩隻貓。」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梅艷芳模仿者每月漂白頭髮,打肉毒瘦臉,說要對得起梅姐
告訴你一個不知道的竇唯:中國搖滾圈裡最勤奮的人
小店動江湖,新零售下的商業機遇
貴州一家四口自帶槳板船漂流溺亡 親屬:子女都有所成,經濟條件也好
不可以變美,不可以脆弱,「女諧星」稱呼曾讓愛美的馬麗徹底崩潰

TAG:每日人物 |